聊城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癫痫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采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32例)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持续观察治疗1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状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肝肾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8.75%,对照组19.2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梗死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且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丙戊酸钠治疗。
关键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癫痫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后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癫痫、吞咽障碍等[1]。既往研究证实,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接近10%,脑卒中后患者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自限性异常放电引发癫痫,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2]。临床上丙戊酸钠为癫痫的一线治疗药物,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无法快速控制病情。左乙拉西坦为新型吡咯烷酮类抗癫痫药,药代动力学稳定且生物利用度高,有较强的抗癫痫活性[3]。本文对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癫痫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23±5.17)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7.16±1.03)月。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67.62±4.75)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6.83±1.57)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评判标准、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初始剂量10-15mg/kg,疗效欠佳者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最佳用药剂量为每日20-30mg/k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初始用药剂量0.5g/次,bid,结合患者病情可调整药量至1.5g/d,bid。
两组患者均持续观察治疗1年。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癫痫发作频率(次/年)、发作持续时间(min)。
②肝肾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
③有效率[4]:参照Graham疗效判定标准。完全控制:治疗期间患者无癫痫发作;显效: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降低≥75%;有效:癫痫发作次数降低50%~74%;无效:癫痫发作次数降低≤49%。
④不良反应:皮疹、恶心呕吐、嗜睡。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对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肝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
组别 | 例数 | 发作频率(次) | 发作持续时间(min)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26 | 27.46±2.36 | 13.51±1.53 | 5.62±0.84 | 3.58±0.72 |
观察组 | 32 | 28.15±2.64 | 10.26±1.46 | 5.71±0.91 | 2.67±0.69 |
t | -1.038 | 8.252 | -0.388 | 4.899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肝肾功能指标情况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情况比较
组别 | 例数 | ALT | AST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26 | 32.14±3.17 | 35.61±3.61 | 23.46±1.42 | 28.56±1.83 |
观察组 | 32 | 32.23±3.24 | 35.93±3.58 | 24.14±1.57 | 29.18±1.95 |
t | -0.106 | -0.337 | -1.711 | -1.238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BUN | Cr | UA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4.61±0.84 | 5.84±1.04 | 78.32±8.27 | 83.26±5.34 | 215.34±13.94 | 313.42±12.34 |
4.72±0.79 | 5.94±1.10 | 81.41±9.36 | 84.16±7.15 | 221.54±19.34 | 322.56±14.23 |
-0.513 | -0.353 | -1.316 | -0.532 | -1.370 | -2.580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3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完全控制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26 | 3 | 9 | 7 | 7 | 73.07% |
观察组 | 32 | 6 | 15 | 9 | 2 | 90.91% |
t | 4.677 | |||||
P | <0.05 |
2.4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75%,对照组为19.2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 例数 | 皮疹 | 恶心呕吐 | 嗜睡 | 不良反应率 |
对照组 | 26 | 2 | 2 | 1 | 19.23% |
观察组 | 32 | 3 | 1 | 2 | 18.75% |
t | 0.002 | ||||
P | >0.05 |
3.讨论
脑卒中后脑部结构受损,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肢体、意识障碍,早期干预不及时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失。丙戊酸钠为一线抗癫痫药,可阻断 Na+通道并抑制Ca2+内流,提高脑部γ-氨基丁酸(GABA)代谢水平,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稳定神经元细胞膜,使癫痫症状得以缓解[5]。但既往研究指出,丙戊酸钠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左乙拉西坦为新型抗癫痫药,可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通道活性,调控神经递质分泌,抑制癫痫样突发放电,适用于不同类型癫痫患者,且对患者认知功能无不良影响[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组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小于单纯应用丙戊酸钠组,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病发症状且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损伤。与此同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优于观察组73.0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7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9.23%水平相当,表明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联合能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未增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率。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用于脑卒中后癫痫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贾真,杨宇,廖志敏,曹景莹,廖亚碧.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及对神经、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1,39(04):407-410.
[2]刘晓晗.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11):106-109.
[3]李苗,胡如,穆锋.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4):68-70.
[4]王艳艳,梁智跃.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NF-α、NSE、MMP-9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6):39-42.
[5]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贾珂.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及对患者血NSE、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5):1-2+16.
[6]樊媛媛.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