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的工笔描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景物的工笔描绘策略

邓小红

湖南省桂阳三中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几则实例中,引导学生探讨工笔描写景物的策略,以解决学生作文写景中的问题,提升语言思维的品质,形成作文的良好构思。

关键词:景物 描写 工笔 分解 有物 有序

景物描写常常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让人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最后又重归自然,因此,人和自然存在着天然的依存关系,作为自然重要元素的景物与人也便有了难以割舍的亲缘。所以,在记叙、抒情类的文章里,往往需要借助于景物描写来实现表情达意之目的。景物描写是高中学生的必备技能,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个重要手段。

2022年《高考评分细则》(江苏、上海卷),对“一类上(68-70)”作文的标准是“记叙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构思巧妙,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其中就有“描写生动形象”的要求。

那么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

首先要善于观察、分析并概括景物特征。

景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分析元素组件来把握。

“深秋的傍晚,天空的云彩,绮丽多姿……已很好看。且有一群晚归的鸭子,聚成三角形,在那彩色的水波上,向它们的归宿慢慢地划蹼游去,江水被分成两路,每只鸭子犁起的水波向左右展开,一直缓缓地涌到江边的小草里,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静美之感;隔江望去,对岸金鸡山下的农家,炊烟袅袅,冉冉上升,村上牛羊哞咩,金鸡晚唱,江边,村姑村妇们,一簇簇,一群群,一边笑语,一边洗衣……”(节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上段文字就是通过多姿的云彩,晚归的鸭子、牛羊,晚唱的金鸡,浣衣的村女等元素组件,来突显水乡“宁静秀美”这一特征的。

景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元素来显示。

“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节选自余秋雨《阳关雪》)

文章通过烽火台、已坍的土墩、飘扬的苇草等西北特有的景物元素,呈现出阳关故地旷远、荒寂的特点。

当然。特征还可以通过比较显示出来。

同是松树,黄山的“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泰山的则“挺拔苍劲,迎风傲雪,姿态万千,历史悠远,文化深邃”。两者一比,各显风骚。

有了特征,如何描绘,具体来说有两种策略。

一、大笔勾勒: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景物的大致的形貌。如碧野《天山景物记》:“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的积雪高插云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作者用广角镜似的,寥寥几笔就把天山美丽多姿的形象突显出来,给读者留下一个总体印象。

二、工笔描绘:指用较多笔墨细致入微地描绘一个景物,将其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如朱自清《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作者用特写镜似的,从视角、听觉、触觉等方面,采用比喻、比较、通感等方式细致生动地显示了梅雨潭的温润多姿,美丽可人的特征。

理论好说,但实际写作中,尤其是中学生的作文中却常常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要么空空无物,要么杂乱无章。

如何解决,笔者这里特意结合几例典型文段,从分解的角度,对景物的工笔描绘策略作一点探讨。

工笔描写景物,一是要解决有物可写,即“言之有物”,二是要解决写得有序,即“言之有序”。前一问题主要靠平时多观察、体会、联想、积累,此处不多说。恰当的分解组合则可以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这里主要谈后一方面。

一是空间分解工笔描写法。即将景物组件元素从空间的角度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依照恰当的顺序一一予以描绘展现。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地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崭新气派;向东望去,一切在阳光里更显得柔和透明……;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楼和它身后的钟楼,如今虽默默据守在那里,却难免让人联想到几百年间那晨钟暮鼓是怎样标志着孤独每天的生活节奏的;而钟鼓楼背后,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莹莹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韩少华《万春亭远眺》)

选段中,作者以万春亭为原点,先向南、向东“望去“,然后回身向北“看去”,由远而近,方位转换十分清楚,景物组合错落有致,亭台高旷无碍、雄视天下的特征彰显无遗。

二是时间分解工笔描写法。即将景物组件元素从时间的角度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依照恰当的顺序一一予以描绘展现。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一颗金星……

夜色更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象,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选段中,作者将笼统的夜分解成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夜色更浓等几个具体时段,然后分别对这几个时段显示出的不同景物予以描绘,具体地、纵深地、变化地展现了海滨夏夜的独特美景。

三是感觉分解工笔描写法。即将景物组件元素从不同感觉的角度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依照恰当的顺序一一予以描绘展现。

如朱自清的《春》,视觉上的描写有“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触觉上的描写有“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嗅觉上的描写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有湿的空气里酝酿。”听觉上的描写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文章以感觉为切分点,全方位的、立体的、深刻的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是综合工笔描写法。即将景物组件元素从时间、空间、感觉等角度分解成几个部分,进行综合描绘展现。

“当我正为夜色降临而惋借的时候,黑夜里的长江却向我展开另外一种魅力。开始是,这里一星灯火,那儿一簇灯火,好象长江在对你眨着眼睛。而一会儿又是漆黑一片,你从船身微微的荡漾中感到波涛正在翻滚沸腾。一派特别雄伟的景象,出现在深宵。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象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刘白《长江三日》)

选段先写所见,用时间分解法,从“夜色降临”到“深宵”突出三峡景物的夜间变幻美。接着在所见之中穿插所闻“江风猎猎”“风声水声”这又是感觉分解工笔描写。综合手法的运用使描写更丰富多彩。

用分解工笔描绘法指导写作,主要是促进我们写作过程中讲求“有序”,另外更重要的也可以此反过来促进我们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搜索到更多的景物组件元素,使写作有物。你要分解,首先要有比较多的东西,于是你就要去想,写山,要想到树、草、水、石、云雾、道路、高低、远近、色彩等;写花,要想到色、香、枝叶、蜂蝶、雨露、讴歌它的诗文等。

写作者如果平时经常这样去拓展写作的思路,做到了有物、有序,写景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