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511024198706263143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机制
1区域水资源
1.1区域水资源的界定
区域水资源的定义是以水资源的定义为基础,简单地说,区域水资源便是可供区域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利用的水资源,其不单单指区域的自产水资源。
1.2区域水资源组成
区域水资源按其来源可由以下几类组成:地表水资源量Ws、地下水资源量 W、储存于土壤一定深度土层中可供作物及林木吸收利用的土壤水WI、本区域的污水处理回用水量Wq、海水淡化水量Wh、所以,区域水资源总量可表示为:W = Ws +Wg +WI -Wo +Wq +Wh。式中:Wo为地表水Ws、地下水Wg与土壤水WI的重复计算量。
2我国水资源现状
2.1我国水资源特点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跨越了高中低三个维度,因此,在地理特征与季风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均衡。
(1)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其中,南方地区具有发达的水系,水量十分充沛,其水资源总量占到了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部和北部、东北西部等地区干旱少水,水资源严重缺乏,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00m3左右,已低于国际水资源紧缺限度(≤1000m3)。
(2)水量时间性差别明显
在季风的影响之下,我国的降水量在年内分配十分不均,丰水年与枯水年持续出现。年际之间的降水量差别十分严重,在此影响之下,年径流量也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连续多年的少水段或者多水段。一般而言,我国南方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水文循环强烈;北方在冰雪的影响之下,水文循环弱;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文循环较弱。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
我国的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在我国北方,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14.4%,而人口却占到了全国人口总量的40%,耕地更是占到了全国耕地总量的近60%。这与南方的水资源占有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水资源分布的现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北方水资源占有量较为短缺,因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较南方高很多。
2.2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对水资源性质认识不清,规划和管理不善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水资源的性质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结果造成很多地区、很多部门没有计划或管理不善,肆意兴建工厂,随意扩大灌溉面积,滥用水资源。
(2)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治理不力
由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不力,我国的地表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再有,我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几十个大城市,而这些城市多紧邻江河湖畔,其污水排放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下游江段河流的水质,进而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工业废水是我国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来源,1m3的污水会造成20m3清水遭受污染。而我国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较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3)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在水资源有限、短缺的现实面前,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严峻。据统计,在农业方面,我国尚有0.067亿km2的耕地缺少灌溉水资源;工业及城市用水方面,每天的缺水量保持在1200万m3左右。再加上巢湖、鄱阳湖、洪泽湖、洞庭湖、太湖等五大淡水湖面积的逐年缩减,我国的水资源供求矛盾将更加严峻。
(4)超量开采地下水且补给不足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在地下的自然储备形式,如果开采不当极易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而造成地面下陷。据统计,河北平原、长江三角洲、西北地区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漏斗,尤其以河北平原最为严重。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3.1生态与环境原则
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说明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可见,水资源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模型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用水的经济效益评价,生态环境的用水权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政府作为生态环境用水的发言人,其应该充分维护好生态环境的水资源使用权,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3.2经济与财政原则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社会对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水资源的使用率方面。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经济原则便是对这一要求的总结。具体而言,由于同一流域的不同用水行业,或者同一用水行业的不同用户之间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效益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先保证用水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行业或者企业用水需求,最终达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3社会原则
水资源的配置必须考虑社会原则,即全社会不同地区、阶层的人们享有平等的水资源使用权,每个人都享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须的高品质的水资源的权利。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但是不能因为发达地区而损失欠发达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权。
4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4.1水污染治理
我国水资源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污染问题,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首要任务是减少水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治理方案出台,水利管理与执法实务全书中曾提到建立循环型的城市,完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将治理后的污水重新利用起来。一是循环型城市的建立,需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深度处理,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全面实施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二是用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回水重复利用,作为城市的稳定供应水源,减少城市自然水用量,以此减少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减小处理后的污水对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干扰。再生水可以为城市的景观水提供来源,可用作工业冷却水、道路、绿地浇洒用水,作为城区中水道,中水道以冲厕所等杂用水为主。三是环保部门加大管控力度,对于污染大的企业让其进行整改,上环保设施,使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
4.2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水忧患意识对于水资源丰富区域,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要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意识,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现在当代社会宣传平台较为广阔,微信、电视传媒、大型广告等都可以进行宣传,进而逐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3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机制
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要做好水资源的利用规划,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各个方面入手。针对各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实施调水工程,将丰富区的水资源调至缺水地带,如南水北调工程。另外,针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在城市、乡镇建设时,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建立健全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机制。按照“谁污染水质谁负责”的原则,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用水。
5结论
水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式,我们更应该在这样形式之下,对区域中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只有保护好区域中的水资源,才能够以点到面的实行统一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态平衡。所以在对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中我们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区域水资源的发展得到更好的保护,让水资源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生活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2]冯耀龙.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2(2):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