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摘要目的:探究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中,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这一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选取68例展开对照研究。应用信封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4,常规治疗配合胸腔置管引流),观察组(n=34,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以相关指标比较结果为依据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超敏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良好,建议推广。

【关键词】胸腔置管引流;尿激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属肺外结核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产生自溶产物及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机体的胸膜腔引发。组织病理特征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或干酪性坏死,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胸闷、气促、发热、盗汗、呼吸困难等,若患者未能及时治疗干预,可出现脓胸、胸膜结核瘤、肺不张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安全构建较大威胁[1]。大量炎症渗出物产生就会发展成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由于胸腔积液增多会对肺组织、心脏组织造成压迫,继而诱发一系列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既往临床常采用传统间断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来消除胸腔积液及减少炎症渗出,但预后效果不甚理想,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比较高,故需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旨在探究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信封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4),男21例,女13例;年龄26~74(47.18±2.47)岁。观察组(n=34),男20例,女14例;年龄26~75(47.09±2.51)岁。两组基础信息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证实可比性强。纳入标准:(1)与《内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胸腔积液;(2)发病时间在14天内;(3)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此次试验。排除标准:(1)恶性胸腔积液;(2)不符合胸膜腔穿刺相关条件;(3)合并严重心肺疾病;(4)中途退出。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和保肝治疗,治疗方案为2HREZ/10HRE。

对照组配合胸腔置管引流: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将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胸腔引流装置,完成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待回抽有积液后,胸膜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0~15cm,接着将导丝抽出,采取固定措施对外部导管进行处理。引流管远端接一次性引流袋,做好时间和深度的标识和记录,第1d引流胸腔积液在800mL之内,第2d在1000mL之内,每日引流胸腔积液量达到最大要求量时将引流管暂时关闭。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充分引流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尿激酶10万U混合液经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内注射,随后夹闭开启的引流管,注药后叮嘱患者转动身体,以确保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保留4~24小时,抽出胸腔积液,每日1次,共7次。

1.3观察指标

(1)血清炎性指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RP。(2)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抽液总量、胸膜厚度、无胸腔积液时间、无胸闷气促症状时间。(3)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积液完全吸收,胸膜厚度无变化或变薄,视为治愈;症状好转,存在积液渗出的情况,但面积小,呈胸膜腔少许积液包裹的状态,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要求,视为无效[3]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8.0对相关数据和观察指标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pacer.gif±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c2检验,P<0.05意味着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指标

见表1,治疗后,两组WBC、超敏CRP水有所降低,且此时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

表1 两组血清炎性指标对比(spacer.gif±s)

组别

n

WBC(×109 /L)

超敏CRP(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4

8.84±1.22

6.37±0.74

96.38±6.49

30.13±2.84

对照组

34

8.79±1.25

7.31±1.18

96.42±6.47

37.55±2.67

t


0.1669

3.9352

0.0255

11.0994

P


0.8679

0.0002

0.9798

0.0000

2.2 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

见表2,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pacer.gif

组别

n

抽液总量(mL)

胸膜厚度(mm)

无胸腔积液(d)

无胸闷气促(d)

观察组

34

1566.49±459.16

6.51±0.81

16.81±2.76

5.45±1.21

对照组

34

1200.32±400.25

10.39±1.24

22.55±3.85

10.91±1.96

t


3.5052

15.2750

7.0654

13.8217

P


0.0008

0.0000

0.0000

0.0000

2.3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见表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20

13

1

33(97.061)

对照组

34

10

18

6

28(82.35)

c2





3.9813

P





0.0460

3 讨论

临床针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主张尽早抽尽胸腔积液,及时促进患侧肺有效复张,以达到改善呼吸功能、防治并发症的效果。既往临床所采用的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技术虽能起到消除胸腔积液的作用,但存在反复穿刺、胸水吸收慢等缺点,导致胸膜反应、胸腔感染的风险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病情好转[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胸腔置管引流装置以操作简便、痛苦小、愈合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弥补了间断反复胸腔穿刺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在胸腔置管引流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因为尿激酶作为第一代溶栓药物,可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血肿溶解、改善血液循环、降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进而有效降低胸腔积液粘稠性[5],利于胸膜腔积液充分引流,使胸腔积液易于抽出、吸收。不仅如此,尿激酶还能抑制多种胸膜纤维化有关因子,以降低胸膜粘连和胸膜肥厚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WBC、超敏CPR、抽液总量、胸膜厚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也更高,说明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改善血清炎性指标及抽液总量、胸膜厚度等其他临床指标中有积极的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冯永忠,蔡智群,罗立全.胸腔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2):105-108.

[2]张文利.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432-433.

[3]田瑶,吴浩宇,李然,等.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36-1041.

[4]杨玉前,翟瑶,渠随群.等.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J].辽宁医学杂志,2021,35(2):38-40.

[5]黄莅娟,许康飞.胸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6):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