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杨璇

420106199005096025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众所周知,我国医疗领域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对医疗器械进行优化,不仅研发出了各类功能的检查设备,还能从数量、安全性、先进性等角度出发满足医疗领域的发展需求,继而通过医疗器械来展现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的成绩。围绕这一角度所开展的医疗活动,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力度,同时还应当着重关注医疗器械应用中所产生的风险,医院或是科室都应该针对性地提出器械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在保证医疗器械功能的基础上,为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医疗器械是治疗手段最基本的设备和工具,但是医疗器械作为特殊的硬件设施,风险普遍存在。在引进前或者故障状态以及正常状态下运行,甚至报废处置后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医疗器械的引进、维护、检修、保养、报废等各个环节都做好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提升医疗诊断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现通过对医疗器械管控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阐释,可为国内各大型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1检验能力有待提升

医疗器械的检查离不开培养与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检验能力,同时也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检验人员日常管理制度。但现如今国内普遍缺少专业的医疗器械检验人员。医疗器械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很高,但是各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所以对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通常缺少足够重视度,并且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致使检验机构出现了严重的人员配置不合理情况,检验工作力度明显不足,所以检验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因为医疗器械专业检测机构较少,再加上检测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对我国现代化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造成了不利影响。

1.2行业发展水平较低

首先,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较为迅猛,但是因为存在企业规模受限的情况,行业基础不够扎实,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并且一些企业还存在生产期间将生产条件自行降低的情况,医疗器械产品没有经过全方位质量检验便匆忙投放到市场中,致使临床医疗期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其次,投放产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区,医疗器械的使用机构不仅包含医疗机构,还包含一些非医疗机构,比如常见的按摩店、美容店等也会采购一些医疗器械,这给市场当中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造成了更大难度,同时针对投放到市场当中的医疗器械,企业无法对其加以严密监控,从而也就无法开展全面且有效的管理。

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2.1增加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工作

大型的医疗环境中,为确保医疗设备功能的稳定,需要医疗人员工作期间对医疗设备使用寿命、报废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确保在医疗器械发生功能性故障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判断并解决。当发现医疗器械本身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时,医疗人员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保养,而当发现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操作时,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立即停止对器械的操作,将医疗器械问题现象报告给上级部门进行解决。在此期间,除了根据医疗设备问题大小来开展不同维护工作之外,还应当确立完善的医疗器械设备监管体系,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通过培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医疗器械建设水平的提升创造有效的制度条件。

2.2加强和医院的合作

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加强和医院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设备检测工作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委派专业人员开展设备性能测试与计量测试工作,进一步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就是在医疗器械还未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安排相应工程师做好定期监测和检查,针对没有出现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做好日常养护管理,针对问题不大的医疗器械进行预防性维修,针对问题严重的医疗器械需要及时维修或者直接更换。预防性维修属于预防医疗器械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设备问题不严重的情况下及时解决,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疗器械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还可以延长医疗器械的整体使用寿命,让其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2.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中,给医疗器械设备的精准度、清晰度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在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还较为困难。因为医疗器械设备的应用是直接面向患者的,在应用的时候还无法按照具体的方法来执行,容易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所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十分必要。临床上,工作人员要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但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因此,医院要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引进,促使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准确应用,也会降低医疗机械设备面对的风险。

2.4构建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建设发展期间所建立的医疗结构、监督部门都未意识到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工作项目之中均缺少对医疗设备的专业化管理。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医疗器械设备的摆放十分随意,也正是因为缺少专业的存放位置,导致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进行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器械保养的时间、应用时间等信息都无法清楚地了解。那么在后续的应用中医疗器械一旦出现问题,质量控制工作便存在缺陷,所以医疗器械设备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落实期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2.5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

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有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切切实实地保障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效果。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全面强化监管工作,提高对医疗器械的日常控制与检查。首先,需要结合相关条例,严格要求相关企业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根据要求执行,遵守相关生产程序,并根据规定生产标准的医疗器械产品;同时,应当加大处罚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保障企业在生产周期内可以得到全程监管,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现今的医疗器械监督方式,确立企业为医疗器械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基本地位,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承担主体责任,如果发生风险问题,则极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严重处罚,以此督促企业配合质检部门开展严格的监管工作,做好对安全生产、产品上市和产品售后等环节的把控,这也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医疗器械风险防控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在于预防性,工作繁琐且难以带来直接效益,“墨菲法则”揭示:如果一个东西存在风险隐患,那么风险一定会发生,而且会使损失最大化。因此,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将医疗器械风险防控做实做细,使每个医工人员应当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世梅.浅谈医疗器械生产和生产后风险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9,38(4):287-289.

[2]朱永丽,高关心,李庚,等.我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8(8):101-103.

[3]王宇轩.试论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经济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2(30):17-19.

[4]曲研博.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研究[J].品牌,2018(6下半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