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3

高密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摘要:高密境域,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后历为东夷族居之地。殷商属夷维方国地,春秋为莱夷维邑地。战国高密之名,与东夷“高禖”习俗活动密切相关。战国末,高密已置县。秦置高密县。东汉后,县名不改,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改,终属维坊市。

关键词:维邑;高密;夷安;地名源流

高密境域,距今10000年以前,考古发现今山东东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距今七八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这一带定居的部落统称为东夷族。今高密境域,已发觉数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000年前,境内就有人聚居。[1]春秋为莱夷维邑,战国已有高密之名。

高密得名后,作为县级政区地名,仅在王莽新政时(公元9年)改为章牟。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又复称高密县。至此后,县名不改,县治3迁,境域数折,[2]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属,终属维坊市。现就高密境域地名源流,作初步考释。

夷维,古邑地名,今高密县治。春秋初中期以前称夷维,属莱国。

夷,字出甲骨文,字形像人蹲踞之形,与人字有别,用作方国名,[3]当是东夷之简称。我国古代东部民族名,殷商时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后泛指东方各族,亦指古国名。《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东方曰夷。”《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由此推知,春秋时“九夷”之域,当以齐国之地为主体(亦即今山东半岛之域)。《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这并非具指,古“九”为多数之意。

维,系物的大绳索。《论衡·谈天》:“[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诗·小雅·白驹》:“系之维之,以永今朝。”皆释为此义。此维当与《仪礼·大射礼》中的“大射之仪”有关,或曰“大射”时诸侯之车盖,或曰诸侯系马之绳索。《公羊传·昭公二十四年》:“且夫牛马维娄。注:系马曰维,系牛曰娄。”后世多引申为维系、连结、纲要、纲纪之多义。《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4][正义]:“晏氏《齐记》云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应劭云故莱夷维邑。”由此可知,夷维邑,春秋初中期已属莱国。春秋末齐灭莱国,夷维邑属齐。不过,按《后汉书·东夷传》所称“九夷”之语序,“夷维”地名可能为“维夷”之称。

高密。古邑名,亦作人名、地名。最早见于“高密造戈”战国铭文(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史记·夏本纪》[索隐]引《世本》(系本)“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这表战国时“高密”原系禹的名字。《吴越春秋》亦称禹为高密。西晋《帝王世纪》,梁《金楼子》皆认为:帝禹,字高密。显然,以上诸说认为:高密为大禹人名。

《史记·乐毅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后世学者及方志常认为:“高密”是大禹人名,也为大禹的封国。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引宋衷语曰:“高密,禹所封国。”(宋衷为东汉末学者)。南宋《路史》注:“密,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路史·卷二十二》:“禹锡玄全,告厥成功……。封之高密,以处于擽,是为有夏,曰夏伯。”《‘高密’地名由来》一文,详细梳理了高密作为禹名、封国名、地名的由来。其结论是“夏初即有‘高密’一词,战国时期始有‘高密’地名。”并在此文中强调“高密与大禹从逻辑上应有关联”。[5]以上诸说皆值得商榷。

其一,大禹并非虚构人物,无论从先秦文献及出土文物,皆可证大禹的存在。我在《杭州地名源流考》《绍兴地名源流考》中,尤其是后文中作了较多考述。[6]然而,大禹出生地及活动区域,有“夏墟”“大夏”“骰”“帝丘”“东夏”诸说,以上皆见载于《左传》;有“伊、洛”说,“崇山、有崇”说,以上见载于《国语·周语上》;有“斟寻、斟灌”说,此说为《古本竹书纪年》所载;有今四川说,《孟子》《史记》《吴越春秋》《水经注》《禹本纪》,皆认为“禹兴于西羌”。

不过,今学界从古文献梳理及考古文物角度考证,多认为禹兴于今山西。王玉哲《中华远古史》考证认为:禹都当在今山西境内,似无可疑。大概夏代初期在山西南部(汾河流域),后来向南向东发展到今河南省西部、中部伊、洛、嵩高一带,东可达豫、鲁、冀三省交界的地方,西到渭水下游。[7]这是理据充分的说法。甚至不排除大禹到达江苏、浙江一带。

其二,高密为“大禹封国”说,难以成立。禹,姓姒,名文命,高密。亦称大禹、夏禹,夏朝开国君主,亦为夏后氏首领。《史记·夏本纪》载: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崇伯鲧(今河南登封县嵩山附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8]之后《荀子·儒效》载:周公之后已有封国71国,其中姬姓则占有53个。《吕氏春秋·观世》载:“周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以上实难考证。但学术界认为周武王始行封国制,是史实。《史记·夏本纪》中的“崇伯鲧”,含有封国邑之意。因此,“大禹封国”于今高密市,并无实据。

其三,高密极可能与东夷“高禖”习俗活动,密切相关。

据考在夏代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生育之神)古文中禖、媒、腜通。高禖,又称郊禖,因活动于郊外而得名。江晓原 高禖之祀与仲春之会——中国古代性文化探索之一》一文中认为:高禖之祀后继之以仲春之会,即一种可以放松性规范的男女狂欢之会。活跃性生活有利于人口繁衍,同时也有助于青壮年男女释放情欲。《水经注·潍水》:“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9]“密水入潍。潍亦兼密通称……盖自其源言之谓之高。”此谓高密得名于密水。,当与东夷诸族“高襟”习俗活动密切相关。郭泮溪《高密与齐社》一文认为:“高密(包括密水)应该是因此地原系高禖社祀的处所而得名的,高密与齐社应有密不可分的联系。”[10]实际上是仲春时节,遗存在齐国青年男女间,为繁衍人口一种无禁忌的野交习俗活动

《礼记·月令》中“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11]《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句芒是位女性,为少昊(少皞)的后裔,主管草木的萌发及人间的生育,故又称为“木神”“春神”。

从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叫扶桑,归句芒分管,其形象如《山海经·海外东经》所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为女性。这表明住在东方的太皞帝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以上所载及历代学者所注,与郭泮溪先生的文章考述,有暗合之处。因此,我们认为:郭文言高密即高禖活动的地方,值得学术界重视。

战国末,高密已置县。

其一,春秋时期,齐国同中原各国一样,社会组织实行“国(都)”和“野(鄙)”二级制,到管仲为相时,《国语·齐语》载:“参其国而任其鄙”,而对“都鄙”进行系列改革。改革后全国设二十一个乡(非政区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另外,又制鄙为五属,即将郊外的地区划分为五区,属下有乡,乡下有卒。每县三乡,每属10县,[12]县设大夫管理。

其二,齐灭莱国置县。《春秋左传·径六年》:“十有二月,齐侯灭莱。”[13]学术界公认鲁襄公六年(前567年),亦即齐灵公十年齐侯命晏弱率军采取“堙之环城”战术,迫使莱国军队出城大战,结果大败,齐军乘胜攻入莱国都城。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地。大将正舆子、王湫逃亡到莒国,被莒人所杀。四月,陈无宇献出莱国宗庙的宝器,接着晏弱卒齐军包围了棠邑灭之。[14]《公羊传》说莱“国灭君死之”,应属史实。灭莱后以原莱国地域置为齐县,是否置属(郡),无考。

其三,叔夷钟铭文出土,证实齐灭莱后置县广泛。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青州临淄县民于齐故城耕地时,得“叔夷钟”等13器,其中叔夷钟铭文有613字。经专家考证:铭辞与“齐侯灭莱”等史实有关。叔夷其人,不见史籍记载,仅见叔夷钟。灭莱立有殊功,齐灵公赐“厘(莱)仆三百又五十家”,又“余锡汝厘(注:莱)都囗囗(注:子邑),其县三百,余命汝司治厘邑,造囗(注:兵器)徒四千,为汝敌寮”,“余赐汝车马戎兵”等。[14]90由此可见,在齐灭莱之前,齐国已置县;赐叔夷300个县,可见其时灭莱置县,县域范围不会很大,每县应不超过3乡之域。

其四,先秦古文献有明载。春秋时《管子·乘马篇第五》载:“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五暴而长,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邑制也。”战国初《国语·齐语》记管仲治齐,以“三乡为县,县有县师。”其时,齐国之都有五属,每属下辖10县,每县有9000户,略同晋国万家(户)之县。[15]《国语·桓公为政》载:桓公为政。“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16]这表明齐桓公时期(前685-前643),已有家、邑、卒、乡、县、属等社会管理组织。《说苑·臣术》:“令吏至千家之县一于晏子。”这时汉代人追记齐国春秋时晏子有一县之赋税。其时一县只有千家,实在太小,但还是一县之制。这也证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置县的大小,是有较大区别的。

其五,春秋早中期,高密称夷维,属莱国。春秋末,齐灵公十五年(前567年),齐灭莱,属齐。战国时,有高密邑,今前后田庄一带,始有高密之名。[1]41《叔夷钟铭》载:赐叔夷“县三百”,其时这300个县,多数应在原莱国境域上设置。战国时高密邑,当为县邑。

秦灭六国,沿袭齐制仍置高密县,治城阴城(今高密市西北),属胶东郡。两汉因之,为高密国治;又于原夷维邑(今市治)置夷安县,属高密国。东汉并高密国入北海国,高密、夷安随属。三国魏、晋同属城阳郡。隋初,县治移至县东南故城址,隋开皇十六年(596),另置胶西县。隋大业末废高密县。

夷安。夷,东夷方国邑。安,字出甲骨文,其本义指安稳、静适。《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焦延寿《易林·坤之中孚》:“安如泰山,福喜屡臻。”《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皆释为此义。夷安,以东夷安适之意得名。

唐武德六年(623年),省胶西县入高密县,移治夷安城(今高密市城区)。宋、金因之,属密州。元属益都路胶州。明、清属莱州。民国2年(1913年)属胶东道。之后直至1983年,政区频调,归属随之而变,县名仍不改,县域略调。1983年属潍坊市。1994年撤高密县为高密市,由潍坊市代管。[17]

境内丘岗平原交错,气候半温湿。富有农产,多矿藏。交通方便,工业有良好基础。古迹有晏婴冢、郑公祠(郑玄故里)。民间“三宝”有泥塑、剪纸、朴灰年画等,被授予“全国艺术之乡”的称号。市内文艺创作活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高密东北乡人。

参考文献:

[1]高密县志编纂委员会.高密县志[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

[2]薛国屏.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32.

[3]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5.

[4](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697.

[5]马清平.“高密”地名由来[N].维坊日报,2026-04-08.

[6]彭雪开.绍兴地名源流考[J].中国教师,2022:(21).

[7]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55.

[8](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309.

[9](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632.

[10]郭泮溪.高密与齐社.[J].管子学刊,1993:(2).

[1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M].岳麓书社,1989.340.

[12]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76.

[13]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552.

[14]夏麦陵.叔夷钟铭与齐侯灭莱[J].管子学刊,1993:(2).

[15]吕文郁.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J].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4).

[16]左丘明/刘向.国语·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88:61.

[17]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496.

(2023.02.24小改,拟发《今日头条》《美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