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技师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在弥渡,有“翰林虀”的说法,其来源于乡先辈师范的一句诗“未食翰林虀,时烹小宰羊”。所谓“虀”,就是细切后用盐酱等浸渍的蔬果,如腌菜﹑酱菜﹑果酱之类。这里的翰林,据说指的便是龚渤。弥渡寅街镇莘野村人龚渤天赋才华,25岁即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侍讲学士,辞官归里后栽花种菜,田园牧歌。让人想不到的是,龚翰林还是做咸菜的高手,否则,史学家师范怎么命名他做的咸菜为“翰林虀”呢?同村人师范怎么宦游大江南北也对“翰林虀”唇齿留香呢?让人想不到的是,时隔40年之后,弥渡县谷旗营村人谷际岐继之考中进士,成为翰林。和龚翰林不同的是,谷翰林是一个对豆腐有着深厚情感的人,是一个品尝豆腐的行家。
豆腐是最为平常的美食。据说,其制作方法来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是他使用石膏制作长寿仙丹过程中的偶然发现,故而人们把制作豆腐技术称作“淮南术”。元明以降,随着大量中原人南迁,豆腐也就走进了弥渡这个南方丝路必经之地,摆上了每一户寻常人家的餐桌,征服了这里世世代代居民的味蕾。谷际岐,只是这些不可胜数的被征服者中的一个,显得有些特别的是,因他身为翰林,弥渡豆腐就称为“翰林豆腐”,弥渡豆腐文化因其显得更加丰富而生动起来。
历代名流学士、骚人墨客,多与豆腐结下不解之缘,如东坡豆腐。在弥渡,翰林与豆腐的结缘,源于弥渡土生土长的翰林谷际岐,源于他与豆腐非同寻常的感情,他曾经情不自禁地写诗赞美豆腐,诗名《豆腐诗》,即如豆腐,朴实而无华。其诗云:
盐鼓调羹未得参,个中滋液好咀含。
滤能去滓膏方腻,煮不燃箕味自甘。
淡点已同香雪聚,轻拈仍共乳化探。
寻常菽粟原如此,何怪田家饫尽酣?
为学,谷际岐以“宋五子”为宗,“学以自守为本,有用为宗”,博通经史,文高理奥,一生著述宏富,除参与纂修《四库全书》多种国家典籍外,还辑著《五华讲义》、《历代大儒诗钞》、《西阿诗草》、《学易秘旨》、《历法秘旨》、《声调谱》。为师,谷际岐1782年起任云南五华书院山长三年,1811年起主讲扬州梅花书院五年,直至1815年12月离逝,生徒皆“以山斗师之”。为官,谷际岐历任翰林院检讨、福建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清正坦荡,不畏强权,与贪污腐败形同水火,先后上奏章谏疏,请求惩贪治腐、改革云南盐政,屡屡被朝廷采纳施行,赢得了“清谏”之名。
豆腐,堪称中华国粹之一,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豆腐文化。和谷际岐先祖从江南合肥迁居弥渡一样,豆腐从发明地淮南向南再向南,经千里辗转落籍弥渡,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气质。弥渡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据道光《赵州志》记载,仅豆类就有八种,而制作豆腐的原材料——大豆,仅是其中之一种。选料、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卤、凝固、成型,尤其温度、时间、力度的把握,制作豆腐的每一个环节均顺其自然,恬淡自如,完成从黄豆到豆腐的升华,无不浸濡着弥渡人的过人智慧,打造着弥渡人的独有气质,呈现出弥渡豆腐的独特风味。
如果说做豆腐的人懂得“顺其自然”,那么爱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这就是中国传统豆腐文化盛赞的和德,其中要义便是,人们借豆腐的特别质地来赞美廉洁节操和高雅品格。谷翰林亦如此,他为谏官“廉公有威,捧简待业,不避强御,峻操贞行,台阁生风”,史称“自乾隆末,云南之官于朝以直言著者,尹壮图、钱沣,时与际岐并称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正廉洁的翰林,最终却因“诋毁大臣,所举劾不实”,以刑部员外郎致仕。是谷翰林如豆腐耶?抑或豆腐如谷翰林耶?
谷际岐是由乾隆甲午科乡试解元中进士,入翰林院的。谷翰林说,豆腐由一粒寻常的黄豆磨砺而出,软嫩味甘,洁白清廉如雪,不流于世俗,难怪人们那么爱吃呢。如今,祖祖辈辈生活在弥川大地上人们,继承着“翰林豆腐”的品行,世世代代勤劳淳朴而创新,把寻常豆腐变得绚丽多姿。走进旅游小镇密祉,步入文盛街古驿道的农家乐,无不为一餐豆腐盛宴而惊喜赞叹。白豆腐菜品有,豆腐圆子、鸡腰豆腐、口水豆腐、黄金豆腐、香辣豆腐丝、荷花豆腐、口袋豆腐、怀胎豆腐、豆花、豆浆;臭豆腐菜品有,蛋松豆腐、金丝豆腐、油炸豆腐、火烧豆腐、瓦烤豆腐、豆鼓炒豆腐、青蒜苗豆腐。不胜枚举,眼花缭乱,可以说,在豆腐的加工上,弥渡人的想象力令人吃惊,只要想得出来的,煮、煎、炖、蒸、烤运用得心应手,甚至制作风味各式的卤腐,都能鲜美地呈现出来,在菜系林立的中华美食家族中做成“翰林级”的水准,成为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食风景。
字数:1800字 通联:大理技师学院 邮编:671006 电话:135772055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