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文化虚无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存在着价值观念扭曲、主体意识弱化等问题,它们依凭文化渗透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迅速蔓延至社会各个领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载体。本文就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课程改革
引言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具有很深的渊源,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对日本的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唐宋时期,日本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吸收中国文化,形成了文化移植现象。因此,在日语基础教学中,有大量的可挖掘的思政元素,这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
1高校日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许多高校日语课堂教学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开展传统课堂教学任务,并且在教学时只注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布置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在日语课堂学习中增添过多的压力和负担,逐渐消磨掉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并不注重对教师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活动,所以高教日语课堂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认知水平比较低,在教学时注重的重点偏离教学原则,并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单纯地认为本职工作便是进行日语知识教学,只要在课堂中完成教学流程,便可以结课收工。在该类课堂中,学生并不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也不会在高校日语教学课堂中丰富专业语言知识,不能在教学课堂中增强思政学习领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众多高校日语专业教育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将日语语言知识进行单方面输出,这样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己的工作职责,所以并不会在课堂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该环境下,高校英语课堂教育教师也不会刻意地加强思政知识的教学,认为与日语知识不符合的相关内容若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现,那么就会占用过多的专业教学时间,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导致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在高校日语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全面的融合,不仅日语课堂教育教师对思政教学比较陌生,而且学生在高校日语教学课堂中进行学习时,对思政教学内容也比较陌生。学生长时间处于同一学习环境,致使学生对日语教学内容丝毫提不起学习兴趣,难以提升日语学习效果。若想改善高考日语课堂教学的现状,那么首先要对日语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这样日语专业教师才能在课堂中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思政教学理念加强领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日语课堂学习中提高日语学习成绩,提高日语核心素养。
2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路径
2.1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修订是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第一要务,它要求在二外日语课程目标中除保持原有的专业目标外,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二外日语课程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在二外日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设定中,要把二外日语与中国历史、文化、价值观等要素联系起来,突出中国优秀文化所宣扬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道德等,使大学生在二外日语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进而通过中日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智慧”等,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2.2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鉴于目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诸多问题,可采用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解决上述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化移动教学工具,把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的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构建“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完整的教学闭环,创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诸多优势:一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阶段,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图书、音视频等学习资源,其中既包含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动漫、日剧等影视频资源,又涵盖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思政元素,这将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及形式。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课前,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学习后通过测试发现问题;课中,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等教学互动环节;课下,学生围绕讨论话题,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这些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三是有利于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第二外语日语课程课时少的问题,打破了课内外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和讨论变成了课堂的延伸,日语学习因智慧化移动教学工具的应用走出了教室,拥有了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的“泛在”属性。
2.3日语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开展日语教学评价活动
日语评价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升教师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教师可以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以此来构建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的主要目标便是调动学生在日语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积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学习进步。例如,高校日语专业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学期末尾阶段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学生可以在该活动中检验学习的质量检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明确哪项学习任务没有学习得更加通透。教师可以在该活动中检验自身的教学质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不足;为适应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输出都更加合理,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得更为有效。
结语
当前,高校正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资源是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起点,也是课程思政工作的主要抓手。积极推进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就必然地成为了高校二外日语课程自觉肩负立德树人、培育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的使命的内在要求,对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东娟.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导入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2,120(2):107-109.
[2]权玉华.传播学视域下的日语课程思政教学及课程资源库建设[J].新闻爱好者,2021(10):103-104.
[3]胡季静.如何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包容力和文化自信力的教学研究——以日式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0(00):18-20.
[4]马琳琳.课程思政在第二外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3):126-127.
[5]陈蓓.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基础日语》教学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21,39(3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