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第五中学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范畴。掌握民俗文化是学生必备素养与关键能力,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主题的。民谚民谣作为蕴涵丰富的口头文学,是中国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优质的语文乡土课程资源。鉴于此,本文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并在大语文观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相关教育理念指导下,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地方俗话谚语的特色呈现。
关键词:民谚民谣;初中语文教学;乡土文化;乡土课程资源
引言:我国“大语文教育”倡导者、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曾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将乡土文化整合在语文教学中,是“大语文观”实践的一个方面。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革新的需求,是课改的召唤。怎样灵活运用民谚民谣,实现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最大限度的整合呢?本文以乡土民谚民谣为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探讨如何巧借善用民谚民谣,丰富语文课堂,有效助力初中语文教学。
一、挖掘教材资源 解读民俗文本
在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便于理解,更好的学习了解民俗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初中语文的民俗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为学生进行深入的渗透讲解,融入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与当地民俗文化中的《灯夹戏》和《龙狮文化》等相融合渗透,带领学生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提高对当地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在上这一个单元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文化《龙狮文化》和龙狮舞的特点,让学生去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的区别。并在上课的时候展示龙狮表演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在融合驱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探究的小任务,让学生自制香龙和长鼓,并写一篇制作的过程的作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思考,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学。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过程中,通过自主的查找资料,自主的搜集总结,自主思考的方式,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提高自主实践能力。
二、确定教学目标 渗透民俗认知
语文教材选编民俗文化类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塑造学生的民族品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回延安》一文中,抒写了久别之后重回延安的感悟,用信天游的形式,用“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西北色彩的词语,从听觉上展示浓郁的陕北风情。用小米饭、东山糜、西山谷、米酒油馍等地域特色美食,从味觉上勾勒当地生活细节和场景。鉴于此,在授课时确定了这样的民俗文化目标:联系生活,学会和父母、他人沟通,试找出本地的地域风俗,如特色美食,土特产,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为家人制作一道特色美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以“民谚民谣”为主题的一系列专题综合性活动,学生根据制定好的采风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通过走访、探寻、上网等方式,去搜集广泛流传的民谣民谚,可以培养学生学生的听说能力、调查访问等社会交往能力。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民谚民谣分成生活、劳动、气象、道德等几大类,并查阅相关文献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分类、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在成果展示中,让学生介绍搜集民谚民谣的经验和感受,举行“讲民谚诵民谣”的朗读分享会、诵唱交流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开展民谚民谣创作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民谚民谣还可以开发成校本课程,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一系列的专题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素养的积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巧用民谚民谣,助力阅读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新课导入得好,就能一开课吸引住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多种多样,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若能巧妙借用民谚民谣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上小说阅读课《变色龙》时,可以借用本地的一句俗语来新课导入,既显得自然巧妙,直截了当,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使其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情景中。导语可设计成这样:“俗话说’打狗睇主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小说,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打狗睇主人’的典型,他对一条咬了人的狗的评价和判决总是随着‘狗主人’身份的改变而反复变化”。通过置换词语,保留了原意,可以使俗语与教学内容更贴近,联系更紧密,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比如在《西游记》名著导读课中,不仅可以用传统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引入,还可以请同学用本地方言吟诵这首歌谣来导入新课。“唐僧骑马咚呀咚,后面跟住(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住(着)个猪八戒;猪八戒,行得慢,后面跟住(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担(挑)担箩,后面跟住(着)个老妖婆;老妖婆,真心毒,一心想吃唐僧肉······”一开始就用这耳熟能详的新兴本土版的童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语文教学中,民谚民谣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学习“对比”这种表现手法时,可以举出“有情饮水饱,无情吃饭饥”“少年记事如刻石,老年记事风吹沙”等本土民谚,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用上“有边读边,没边读角”的民谚教给学生认读生字的小窍门,在遇到不懂的字时,可以先看偏旁,念半边。简单易懂的一句民谚就能轻松轻松帮助学生化解了这个小难题。
四、结束语
民谚民谣,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粹和灵魂。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巧妙选用、灵活运用民谚民谣,能让学生领略到民谚民谣这一乡土文化特有的质朴和芬芳,充分感受生活化语文的乐趣,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陈桂贤,《俗语课堂,效不俗》[N],《语文报·初中教师版》2007年第105期
[2]陈锦昌,《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