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此次调研围绕疫情下文旅建设展开,针对性地研究西双版纳州文旅建设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业态;西双版纳自治州文旅建设;创新融合;发展对策
一、西双版纳自治州文旅建设概况
(一)自然资源丰富
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
(二)非遗文化丰厚
西双版纳州现有各级非遗项目205项,其中有包括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象脚鼓舞、傣族泼水节在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个、州级非遗项目59项、县级非遗项目118项。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新业态文旅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文旅发展现状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破坏了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大趋势,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疫情管控下,前所未见的封城网格化管理和行政管制打破了群众所有计划,面临交通管制、景区停止开放、电影文体娱乐活动被禁止、餐饮停业等众多调整,文旅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受限。
(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新业态文旅融合建设存在众多问题
1.新业态文旅建设下体验旅游发展不足
(1)线上体验模式开发少,并不普及
如今体验式旅行产品逐渐进入旅行者的视野,我国各地对旅行产品进行了广泛的设计和开发,不少旅游景点都增加了体验式旅行产品,但内容和形式大多雷同,缺乏鲜明个性和民族特色。同时具备创意和趣味的线上体验模式如VR体验馆相较于主题公园、水上乐园等早期线下体验产品来说市场规模较小,开发与投资都远远不够,难以普及。
(2)产品开发单一重复,内容缺乏创新
一般来说,线上体验旅游产品的体验类型越丰富,旅游者的体验效果越佳,在我们目前较为普遍的体验项目中,多注重文化层面和教育层面的开发,缺乏创新和趣味性,可能面临年轻受众的流失。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线上体验文旅产品,大多数产品将非遗文化设计成冷硬的文字版面设计,只是为了具备教育职能而开发体验项目,缺乏创意。
2.文旅融合建设发展面临众多问题
(1)文旅管理体制缺乏融合
资料显示,政府缺乏对文旅产业建设严格管理体制是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首要因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是平行的两个部门,由于各自职责不同,导致沟通不畅。文化管理部门管理文化场馆和娱乐场所,专注从文化建设的维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对于市场需求、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的思考,缺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旅游管理部门侧重于市场化运行、旅游服务,造成旅游发展缺乏文化资源的支撑而停滞于表面化的现状。
(2)融合深度不够,层次不高
高科技元素、文化创意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纵向延伸不充分。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旅游产品等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缺少具有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融合精品。文旅产业开发模式较为单一,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体验性和特色。
三、文旅建设商业宣传模式新动能
发挥文化遗产时代价值作用,助力文化传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缩影,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点内容。
发挥文旅赋能“催化”作用,推动产业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可通过IP形象构建路径得出基于用户认知与情感互动而形成的系统,依此打造“出圈吸粉”的特色文旅IP。
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新业态文旅发展对策
(一)文旅融合和旅游新业态创新的建设
首先,在西双版纳自治州文化产业旅游化层面,旅游演艺、节庆活动、研学旅行等业态都是在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叠加旅游元素发展而来,在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的影响下,这些业态成为地方文化宣传及形象打造的窗口。其次,在西双版纳自治州旅游业文化层面,以旅游业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基础,结合地方文化内容挖掘文旅融合新业态,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旅游业的各环节中赋予历史或时尚的文化元素和内涵。
(二)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推进西双版纳自治州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在职专业技能培训,为定制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推进智库建设,加快建设西双版纳自治州文旅智库平台,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三)构建文艺创作体系
1.坚持对文艺创作的正确引导
紧扣“文化强国”战略,始终坚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全州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等全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培育文艺创作人才,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与服务质量。
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对接云南文化精品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聚焦民族团结题材、革命历史题材、边境文化题材、知青题材及现实题材等,讲好西双版纳改革发展故事。强化国有文艺院团的“国家队”意识,担得住国家和当地重大主题性创作演出任务,完善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法人治理结构。
五、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新业态文旅建设结论及相关建议
(一)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不断衍生出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
据分析,文旅融合中还需突破融合不充分、数字泛化、法律法规真空以及发展诉求和属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才能构建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本文以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利用数字技术融入文旅建设,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新业态新模式的项目方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以原创IP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为特色文旅企业品牌赋能、输血
本文对IP形象构建是否为文化因子传播提供有效路径并实现商业价值这一方面展开研究,认识到文创产品承载着文化性与功能性,产品能否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就看开发者和设计者的创造性能否打动消费者。
(三)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解决在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建设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本文探讨了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困境,基于此,为其提出“文化+旅游+传媒”一盘棋建设,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也给旅游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怡丹.马振龙.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多元化传播研究[J].中国广告.2020.z2.
[2]张燕.傣族象脚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民间音乐.2015.03.
[3]刘建华.论数字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一体化功能[D].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11.06.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S2022102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