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王立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骨伤病是老年大概率病,严重影响老年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的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及因病致贫和因病致残。伴随着数字影像学科技的发展,认为骨伤病所导致的“酸、涨、疼、痛、麻”等证候主要是“水肿”所导致。本文就这个观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骨伤病、水肿、诊断、治疗
骨伤病占每日门诊量的35-40%,属于大概率病,更多发于老年患者。骨伤病的战略诊断主要是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生物动态平衡过程中由量变最后发展成质变,引发各种证候群及产生有形的症状。在战术诊断上长久以来关注点主要是骨结构损害,而忽略了骨内科和骨病理的诊断。2000年后伴随数字影像学发展,从微骨折的认识逐渐发展为骨髓和骨的水肿认知。[1]孙志远等研究证实;使用MRI对患者进行诊断,可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骨伤病数字影像学骨水肿病理这个片段从新论证骨伤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1、骨伤病
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骨折、关节错位脱位、骨关节退行性变、骨折手术后以及一些特殊骨病,如风湿骨病、强制性脊柱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等都可以归于骨伤病。骨伤病目前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和药品不低于8000种,但是无论是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形成“诊断明确、治疗有效、不治疗就容易复发、劳累及受风寒湿侵袭而易复发”的错误共识。
1.2骨伤病的诊断
骨伤病诊断常规为体征检查、数字影像学检查、特定生化检查。
骨伤病体征检查是患者所必须的检查步奏,患者躯干和四肢的活动范围受限,可以起到初步判定疾病的目的,生理反射和病理发射的检查也可以判定神经的损害与否。特定的辅助生化检查如;风湿因子定量、抗“O”、血沉、C-反应蛋白等都可以判定和诊断某些特殊骨伤病的目的。数字影像学检查就可以比较直观的通过平面、矢状面、冠状面、CT三维数字化成像、增强CT、同位素扫描等都可以直观的反应骨伤病患。
1.3传统CT和MIR在骨伤病数字影像学的诊断发展
CT和 MIR设备引入我国不超过60年,90年代末期和2010年后开始在我国医疗机构普及,早期在骨伤病诊断中多是注重骨结构的大损害和骨的细微损害检查,自2008年后伴随着设备的升级和研究工作者的不断探索,[2]李绍林等研究证实MIR是诊断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从而研究者们在CT和MIR骨伤片中认识到“水肿”这个病理细节。
2、骨伤病所有的证候群所表现的有形症状都是“水肿”引起的
骨伤病证候群表现主要是;酸、困、涨、痛、疼、麻、病患部位活动受限、受风、寒、湿、潮症状加重,活动劳作加重,休息后好转、得温后好转。[3]张卓莉等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的递进式发展中认为,骨水肿是骨髓炎症的表现,与骨侵蚀的关系密切,MIR发现骨水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在相应部位出现骨侵蚀。因此“骨水肿”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独立的骨侵蚀独立性危险因素。由于MIR可以非常敏感的反应骨水肿病变,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及常规骨伤病的MIR中只要发现“骨水肿”患者证候群中的有形病症都表现的十分明显。
2.1无水肿则无有形明显症状
在循证医学实践中,无水肿则无明显症状,使常规病患初期慢性叠加期,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命名就是这样,由于劳作和年龄关系通过MIR检查都有一定程度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或膨出、突出但是患者并无多少有形症状表现(无水肿数字影像表现)只是在劳作生活中出现病患部位易劳累、轻度症状表现,所以医者将这种患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但是MIR检查只要有“骨水肿、韧带水肿、骨髓水肿、神经水肿”者都会表现出多个骨伤病有形症状。医者则将这种患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个有“症”一个无“症”的病名命名,就是MIR检查中有“骨水肿”则有症状,无“骨水肿”则无症状的具体表现。
2.2、MIR数字影像学“骨水肿”在传统骨伤病的深度理解
MIR数字影像学“骨水肿”在传统骨伤病的深度理解中要注意1、无“骨水肿”则是有病变而轻或无症状,属于病变叠加期,有“骨水肿”则是有病变而具有中、重明确症状,属于病变急性发作期。2、MIR数字影像学“骨水肿”表现越深,患者病症越重,骨、骨髓、神经的水肿表现属于组织深层水肿,组织水肿越深,说明患者病程越长,越深,说明患者病症越重,越深,说明患者越加难以彻底康复。3、MIR数字影像学“骨水肿”面积越大,患者症状越明显。
3、关于“骨水肿”的常规治疗地位
常规的关于骨水肿的治疗有甘露醇、马栗种子提取物、柑橘黄酮提取物,主要是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由于给药途径属于全身给药,以及毒副作用的影响,以上药物在骨伤病治疗解决方案中不占主要地位,不属于主要解决方案。
3.1、关于“骨水肿”治疗与气血关系
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组织结构损害越严重、体质越弱、气血越弱者“骨水肿”治疗越加困难,消“骨水肿”的药物在体内体现药效能的过程是要借助身体素质、气血运行力度的。所以全身及病患部位的气血运行力度也直接的影响着消除骨水肿的效果体现。
3.2、关于“骨水肿”深度和面积对治疗预后的影响
传统骨伤病治疗医患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骨伤病“不可治愈”,治愈后也由于劳作或者受风、寒、湿、潮以及不当外力的影响而多次复发。这都是伴随常规治疗后骨伤病组织水肿治疗不彻底所导致的。在长期循证医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消水肿药物联合再生诱导因子萃取物和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萃取物,所辩证配方,使用前后MIR对照“骨水肿”消除完全消除后即便组织损害存在,骨伤病也可以长期不复发。
讨论;
伴随着MIR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IR数字影像学在骨伤病传统检查中,关于“骨水肿”病理片段已经得到证实,甚至MIR对骨伤病中“骨水肿”检查中其水肿深度、面积、程度可以用于病症程度、进展和用药治疗的明确预判。MIR数字影像学在骨伤病传统检查中,关于“骨水肿”病理片段的证实,也打破了传统骨伤病医患不正确的骨伤病“不能治愈,治愈后会多次复发”认知。同时也给予骨伤病治疗方案转向“骨水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志远,王娅,陈立顶.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的MRI诊断和临床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211-212.
[2]李绍林,张雪林,王钢等.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的M RI诊断和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08):737-740.
[3]张卓莉.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的递进式发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0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