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水产服务中心 015400
摘要:鱼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关乎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对养殖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充分重视鱼病防治措施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能够针对潜在发生的疾病发病状况,常见疾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对后续的预防工作要点进行把握。另外一方面,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鱼病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从而在降低应用成本的基础上,提升防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未推动水产养殖行业领域的深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水产养殖;鱼病;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在显著提升,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产生了更多的关注。而水产养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扩张养殖规模和整体数量。本文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技术人员结合多元化的防治措施有效搭建鱼病防控的相关机制,既能够应对这些年来越来越频繁的疾病发病问题,同时也是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架构。
一、进一步做好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工作
水体作为鱼类生存的必要环境,不仅能够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而且也对鱼的健康情况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一些水产养殖的相关企业往往忽略了水质调控工作的开展效果,这样造成了水体当中带入了多种病原体,不仅会对规模化养殖产生负面作用,而且也容易造成外部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实际情况,养殖技术人员首先需要针对养殖池塘当中的水体进行定期的洁净和更换,一方面能够保持池塘用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有效增强了水体的洁净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外部病原体的繁殖风险,有效保障了鱼类的生长健康情况。其次,在高温的养殖季节,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在池塘水体当中添加微生物抑制剂和水质改良剂,这样能够持续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频繁更换水体的养殖成本投入。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应当定期针对水体的pH值进行有效测定,并且通过加入生石灰对波动性较大的水体区域进行调节[1]。另外,为了更好地增强鱼类在水体当中的生长质量和适应性,技术人员需要对持水的溶解氧参数进行有效提升,一般应用增氧机设备配合池塘底部的水体搅拌工作进行供氧处理,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水体的整体品质。
二、全面优化水产养殖环境
水产养殖过程中面对的鱼病问题常常由池塘,工具,苗种和饲料几个方面原因引发,因此只有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控制才能够更好地优化鱼病防治的实际效果。首先,养殖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养殖池塘的整体外部条件和自然因素进行有效勘查,在有效结合养殖计划的相关要求过程中结合气候环境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后续养殖池塘的改造和升级工作开展,同时也降低了外部鱼病因素的影响。其次,技术人员应当对养殖过程中的鱼苗种类设置更高的筛选要求,一方面能够与养殖的整体计划进行有效适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购置和引进鱼苗的过程中增强疾病抗性的因素考量,从而降低了养殖后期大规模出现鱼病问题的风险概率。而在进行水质因素的把控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制定适当的投喂计划,结合优质的饵料来提升养殖鱼类的疾病抵抗力,同时也能够降低饵料对水体的负面影响[2]。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应当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工具应用标准进行合理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养殖人员使用工具的清洁和消毒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养殖环境内部的疾病自身风险。另外一方面,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增加改良剂的使用,对水体和养殖周边环境的有毒物质进行抑制。
三、全面提升鱼类投喂的合理性
鱼类投喂方法的科学性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鱼病的发生概率,因此需要技术人员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落实要点。首先,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弱肉强食的投原则,在养殖水体当中投入适当的凶猛类鱼类,不仅能够提升养殖主体鱼群的生命活力,从而降低大规模杂鱼和弱病鱼的产生。而且通过有效控制凶猛鱼类的数量,也能够避免鱼类养殖的大规模检查问题。其次,技术人员应当遵循敌害消灭的相关原则,在水体中针对极易产生疾病的相关敌害动物种类进行杀灭处理。例如水体当中常见的剑水藻,水蜈蚣以及水洼等生物,不仅会对养殖鱼类的鱼苗或鱼卵进行腐蚀和破坏,而且也会大规模消耗水体的含量。技术人员一般通过撒入硫酸铜或者敌百虫等药物来进行杀灭处理,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能够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引入害虫天敌来进行针对性杀灭[3]。另外,技术人员在针对鱼类身上的寄生虫问题进行解决时,需要考虑到不同鱼类的抵抗力差异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不同种类鱼病的交叉感染,技术人员一般采取周期性的轮换养殖方式来阻断不同的与病根源。这样有助于针对不同鱼类的寄生虫和致病菌进行更好的针对性杀灭,同时对其他鱼类的轮换养殖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全面加强后期的捕捞和防控工作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鱼病的防控经常对后期的捕捞工作产生忽略。这样的实际情况造成了鱼病的部分根源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形成一波又一波的鱼群致病损失。为了有效优化这样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应当全面加强后期的捕捞和防控工作,在捕捞过程中通过降低池塘养殖密度的方式来减少鱼类的缺氧问题,同时也能够对有关于病的蔓延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
[4]。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应当投入更多的巡查人力资源,从而水体的好坏和养殖鱼类的设施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估。这样能够在捕捞的过程中存在的疾病问题进行及时的响应和整改,同时也能够保证养殖捕捞过程中的鱼类出品安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和社会,对于未来水产养殖行业领域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核心要求指导下,养殖技术人员应当转变自身的鱼病防控观念,一方面能够针对多种疾病产生和蔓延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控制,从而提升了鱼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效率。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也需要定期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群体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引入更多的防控技术和创新理念,不断对水产养殖的技术体系进行完善。最终能够更好的掌握鱼病发生的规律并进行提前应对,并为供应更大规模的安全健康水产养殖鱼产品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宪钧,李保民.三门峡市水产养殖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21(09):57-61.
[2]司文辉.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J].江西水产科技,2019(05):32-33.
[3]赵静静.水产养殖中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J].山西农经,2018(19):85.
[4]罗友华,万小凤.水产养殖中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J].南方农业,2017,9(3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