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作为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名将”,也创造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的“降将”。以蜀汉降将马超、张辽为个案,探讨其形成的缘由、后果、时代背景。
关键词:《三国演义》;降将;马超;作者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擎天巨柱,它所塑造的数百位鲜活生动的将军形象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在这数百位将军之中,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角色,就是“降将”。在读《三国》时,我觉得这个团体并没有中国传统观念里所说的“臣服者”那么卑鄙,其中许多角色不但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而且还在三国战争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鉴于目前关于《三国》中降将的研究还很缺乏,笔者希望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结合蜀汉时期的知名降将马超这个例子,来说明本人对于这个角色的几点看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三国演义》的文本神韵,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
二、投降的原因
《三国》里的人物很多都是投降的,根据数据显示:“《三国演义》里一共有四百余人,而投降的人就有四十余人,几乎占据了全部将领的十分之一。”
(一)主动投降
自愿投降的将领,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要么不满足于现在的地位,要么就是不能得到现在的统治者的宠爱,比如,他们宁愿抛弃先帝,也要加入孙权;又或者认为自己的才华应该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得到发挥,比如徐晃抛弃了杨奉,投靠了曹操;还有一些人以为现在的主人已经无法自立门户,所以想要投靠别人来对付以前的主人,比如孟达就是其中之一,他接受了张松的建议,向刘备投降,帮助他打败了以前的主人。在三国纷乱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被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危险,这些将军们选择了自己的领袖,这就证明了他们的运气。
也有一种是主动投降,或者是假降。为了击溃敌军,他们会假意投降,然后在敌军大本营内执行刺探、破环、挑拨敌军,最后在适当的时候发动叛变,配合敌军取得大获全胜,就像是著名的赤壁之战,黄盖最后以一把火将曹操的军队烧成了灰烬,这对孙刘两国的大获全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被动投降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被迫投降的。所谓的“俘虏”,有时并不是真的“俘虏”,许多将领之所以会投降,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绝境,不投降就只有等死。在最基本的利弊对比之下,他们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而那些人也算是比较庆幸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而且在大败之后还有一个抉择,哪怕不能更改自己的宿命,却也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就像是当初的关羽投降曹魏,黄忠投降蜀国一样。姜维投降钟会,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但因为他的投降明显是为了挑拨钟、邓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佯攻,只可惜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来看还算英雄。
而其他投降的将领,则是最为凄惨的那种。他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他们在战斗中被俘虏,就像是一群待宰的绵羊,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命运根本就不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而是取决于胜利的一方。吕布在百花城下苦苦求饶,最终被曹操斩杀,这一点从董卓和丁原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而张辽则是另外一个俘虏,面对曹操的时候宁死也不肯投降,反而让曹操觉得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亲解其缚”的劝说之下,将其收服。对他们来说,事实往往比他们的意志更重要。
马超降蜀,属于第一种,因为他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降的。被曹操击败后,投靠张鲁,起初颇得器重,但由于自己的过人勇武,引起了张鲁的同党们的妒忌,张鲁听了恶人的话,对马超起了疑心;再加上张飞也是个猛将,死死守住葭萌关,让他寸步难行,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他左右为难。这个时候,刘备派人来告诉他,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刘备臣服。“马超很清楚,若是自己不投降刘备,那么自己就会再一次的流落街头,这种流落街头的滋味,他可是深有体会的,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流落街头了。”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马超的决定无疑是对的,但是此后,他的身世与自己所想的完全背离,这也让葭萌关一战,变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契机。
三、投降前后人物的际遇
从这些降将的待遇和地位上,就能看出他们的臣服有没有成功。这种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身份上升,一种是身份下降。
(一)投降成功
张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辽在战败曹军前,不过是吕布麾下的一个副将,并没有立下多少功劳,再加上吕布性格倔强,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当他被俘虏的时候,因为他的勇毅,再加上刘备和关羽的担保,曹操立刻就给了他一个将军和一个侯爵的头衔,后来因为他的战绩,曹操也得到了更多的赏赐,得到了比夏侯渊更多的赏赐。“太祖在下邳城击败吕布,辽将其部下归附,拜中郎将军,封为北疆侯爷。立下汗马功劳,升副将军。”而张辽则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在关羽被曹军包围的时候,就是他出面说服关羽投降曹操的,后来张辽被杀,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大放异彩了。
张辽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就是在逍遥津之战中。虽然在合肥战败,但曹操还是派了他为前锋,后来张辽用自己的计策,击败了甘宁和吕蒙率领的吴军,在逍遥津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这一战,江南上下都是人心惶惶,听到张辽的名字,连小孩子都要吓哭。”直到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张辽依旧拥有极高的身份,被册封为“千夫长”,甚至在他生病的时候,还可以请御医为其诊治。曹丕称:"辽、典在合肥一战,以步卒八百,歼敌10万,此乃古今征战,所未有之事。"可以说是国家的一员大将了。其封辽邑、典邑各有百余户,赐一子爵,为“关内候”。这是对张辽在曹魏势力中的功绩的一种认可。不得不说,张辽一开始就选择了臣服,非常英明。
(二)投降失败
马超向蜀汉臣服就是一个很大的败笔,而且最终还落得个惨不忍睹的下场。马超未归顺刘备以前,依附于张鲁,由于张鲁不相信他,加上马超自己的才能又非张鲁能所能控制,因此马超脱离张鲁投靠别人只是迟早的事情,却被刘备趁机收编。这其中既有刘备诸葛亮惧怕马超的因素,也有马超自身人格上的一些缺点。首先,从他与韩遂的冲突,以及没有及时地帮助孙吴对抗曹操来看,马超虽然勇猛,但是却缺少了一名老谋深算的谋士,注定了他迟早会落败,而且,马超也是一个狂妄自大,粗心大意的人。其次,自从马超做了左帅,就开始冷落刘备,在军机商议的时候,更是直接称呼刘备的名字,惹得关羽和张飞大动肝火,后来又传出马超向彭羕举报的事情,更是让他逐渐被蜀汉势力所排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马超并没有一个政客该有的精明和低调,虽然关羽和张飞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因为他是将军,所以犯下的错误并不像张飞那么多,而且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刘备,最终只会让自己远离权利的核心。马超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只得到了诸葛亮的一段简短的点评,甚至还得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封号。
参考文献:
[1]贾勇星,陈飞.论《三国演义》文学呈现战争性质及结局走向[J].武夷学院学报,2020,29(03):33-36.
[2]佘福春.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忠义观[J].青年文学家,2020(23):70-71.
[3]昝风华.汉代的预知信仰与历史散文的叙事模式[J].中华文化论坛,2018(02):61-67.
[4]田娜.论《三国演义》中的谶谣文化[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4):40-42.
[5]王前程.《三国演义》与古代将相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7(01):71-75.
[6]王小蓉[1],.论马超的政治抱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7]蔡美云,.《三国演义》对马超形象的重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
[8]刘立,.《三国演义》中马超的悲剧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