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其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妊娠期合并症,对母体以及腹中胎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根据医嘱要求,及时用药控制血糖,进一步减轻对母亲、宝宝的不良影响,最终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但是生完孩子以后,血糖会恢复正常吗,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机会有多大?下面我来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发病风险较高的妊娠期合并症,是因为糖代谢失衡所致。本来妊娠之前没有糖尿病,但在怀孕之后出现,这种被视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宝妈们在怀孕之前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那么怀孕妊娠之后,就会被视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的类型有1型、2型之分,其中1型只需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即可;如果是2型糖尿病,除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之外,还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随着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糖尿病发生率近年来逐渐攀升,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妊娠期血糖控制越好,对母体以及腹中胎儿的负面影响就越小。反之,如果血糖大幅度波动,不仅会产生较多的近期或远期并发症,而且还有可能会威胁到母婴安全。
(1)对于宝妈们来说,血糖持续升高会不利于胚胎发育,在高血糖的不断刺激之下,将会增大胚胎死亡几率,进而引起流产。高血糖还会诱发高血压,与非糖尿病的宝妈们比较,糖尿病宝妈们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要高出2-4倍,这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严重抵抗有关。没有按照要求用药控制血糖的宝妈们,发生感染的风险也非常大。相比于非糖尿病的宝妈们,妊娠期糖尿病的宝妈们还会不断增加羊水量,可能是因为高渗性利尿有关。
(2)对于腹中胎儿来说,血糖持续升高会抑制脂肪分解,促使脂肪、蛋白不断合成,加之高血糖的孕育环境,容易导致腹中胎儿过度发育,引起巨大儿,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加分娩难度,提高剖宫产率。
(3)对于新生儿来说,在高血糖环境下生长,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低钙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三、妊娠期糖尿病怎么治疗?
妊娠期维持正常的糖脂代谢、将血糖降低至合理范围、积极预防母婴并发症、保护母婴安全健康,是现代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目标。其控制标准如下:当一日三餐之前半小时的血糖水平或者是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低于5.3mmol/L、饭后2小时血糖水平低于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5.5%、夜间血糖≥3.3mol/L并且白天没有出现低血糖症状。
通常情况下,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欠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胰岛素治疗,比如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等,每日三餐之前采用短效胰岛素,每天晚上上床睡觉之前一般会采用长效胰岛素。遵循小剂量用药原则,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用药剂量。需注意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消耗快、血糖变化幅度较大、饮食少,所以低血糖发生风险很高,产程中暂停胰岛素皮下注射,每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四、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如何恢复?
(1)生完孩子之后,胎盘也已经娩出,此时母体的糖代谢会慢慢恢复正常,所以产后通常无需在进行特别的治疗,但是要警惕复发。如果产后不注意控制体重、饮食,有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这个时候的宝妈们,就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以此来限制饮食,控制体重,这样一来,相比于产后无任何干预的宝妈们来说,产后健康生活的宝妈们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至少会降低50%左右。
(2)产后哺乳期无需过度控制饮食,只需要合理化、科学化饮食即可。但是一定要远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能量超标。通过限制蛋糕、巧克力等糖分较高的食物摄入,可以改善血糖代谢。“生完孩子了,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吃大喝了”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依然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多餐少食、按时按量进餐。
(3)产后锻炼也非常重要,这是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超标的最佳手段。超重肥胖其实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运动,将体重降低至合理范围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4)产后还要注意血糖监测。生完孩子以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尤其是血糖恢复正常的宝妈们,一定要及时复查,以便于早发现、早控制。产后第2个月,需要进行一次糖耐量测试,若是糖耐量检查结果一切正常,那么之后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查即可,若是检查发现糖耐量受损,就必须到进一步接受内分泌治疗。
(5)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保持愉悦轻松的身心、戒烟戒酒等等,长此以往,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可以降低50%。
所以只要根据医嘱要求,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一定的康复几率的。这就需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拥有持之以恒的心态,产后才能循序渐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