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4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王丽辉,赵敬瑜,刘珊*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岛 266033)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岛 266033)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岛 266033)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特色空间,是传承城市文化脉络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1]]。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大鲍岛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以此为依托为后续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提供设计策略支持。面对不同的街区保留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对策,让历史文化街区既能够保留自身的传统特性的同时又能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当今社会,使其文化价值在当今时代持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品质提升、使用后评价

引 言

历史文化街区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时隔百年生活在其中的人或者旅游到此的人,依然能够体验和感受当时的生活状态和风俗特色。青岛大鲍岛区域是青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本文研究的项目所在地为聊城路,是属于大鲍岛街区的,通过综合分析聊城路15号和海泊路15号的各项条件和现存保留完好程度,对其进行完整的使用后评价,并为项目目标引入新元素使其能够拥有更具有应对历史长河的能力,同时利用新元素的时代特色解决掉使用后评价的各项问题和反馈,并同时带动区域性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启动[[2]],为青岛带来更加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并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价值。

1 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调研基础

为了对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有更充足的准备,在已改造完成的聊城路、海泊路等街区进行实地调研,从文化体验途径、多样业态类型、人性化环境、专属品牌体系、科学管理机制以及基于现存历史文化加入时代特征六个方面为使用后评价体系积累评价指标,分析并记录旧城街道现状,并通过实地调研、网络问卷等方式汲取大众的想法,以此制定相应的改造计划。

1.1青岛历史街区形态分析

大鲍岛片区位于青岛老城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公共资源丰富,内有大量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发展特色鲜明。里院建筑属于院内天井式,大多为2~3层,平面形式丰富,有“口、日、凸、回”等字形[[3]]。建筑底层多作商业,二层以上为住宅所用。内院作为空间组合中的核心部分,承载了里院空间从私密—半私密—公共的过渡,作为里院居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场所。青岛里院作为青岛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拥有中国古典四合院与国外的独栋住宅的综合特征,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和青岛市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青岛市历史建筑的重要承载体之一。

4fa2c70c24113a073e9b3b5795ed232

图1 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建筑形态

1.2 街区历史沿革与发展

历史街区的大规模的更新活动始于 198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其破坏了传统空间形态,对于历史文脉的传承打击较大;2000年之后,历史文化街区几乎不再进行大规模拆除重建的更新活动,而是主张小规模、循序渐进地保护更新策略,保持街区的肌理形态和传承历史文脉[[4]]

聊城路10号是位于聊城路与海泊路相交区域,是由二类保护建筑和内院的三类保护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落。海泊路和济宁路十字交叉口的东北侧则是海泊路15号历史建筑区域,也是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域。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德租时期到民国时期集中建设,是青岛里院发源地和现存最集中的区域。经过实地调研,目前聊城路10号建筑外观已基本修缮完毕,占地489.02m2,建筑保护完整,里院建筑下部采用花岗岩石材,青岛的独特地理构造使得火山岩层丰富并且暴露广泛,为建筑取材提供极大便利,这种石材也有利于建筑的稳定性;中部墙面使用混水砖或清水砖,外廊的材质分为木质和钢筋混凝土两种。大多数是红油漆粉刷的出檐木制,其檐板、木扶栏、外廊柱头处有雕花的现存里院中己经较为少见,有的是因为经年后木头被雨水侵烛,经过大修的里院建筑都己加固水泥[[5]],墙面窗户是竖向开窗,院内地面平坦,几乎完全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和结构,部分商铺营业,大部分为展示空间。海泊路15号为二层瓦顶砖木结构建筑。沿街立面墙面做法为水泥砂浆抹灰,外刷白色涂料。内院立面完整保持了德租末期初建时的面貌。整体呈现出外西内中的风格特征[[6]]

总的来说,青岛市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虽历经多次整治与改造但效果依旧不

佳,有的改造属于大拆大建、侧重于商业开发等改造方式已然破坏了大鲍岛区的历史建筑与街道天际线,使其失去了街道的独特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更新”模式,与大规模拆除重建和有机更新模式相比,更加注重提升街区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积极融入城市公众的情感,合理增加街区的功能,更加注重以用户(或单位)为主体,紧密结合聊城路10号和海泊路15号的空间环境,推崇实施小尺度的更新建设活动[[7]]

1.3 街区现存问题和街巷空间分析

青岛老城区在规划建设时,由于年代较早,对车辆和行人交通特性考虑不够充分,难以满足现代化的交通需求。同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源自于人们对高密度的需求书上。对“消费城市”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城市经济需求

[[8]]。随着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旅客较多,居民与游客路线重合,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且里院建设初期只考虑大量的居住需求,景观规划布局缺乏,绿化分布不均,周围缺乏相应的公共体闲空间,户外活动设施不足,公共设施缺乏。部分楼梯和回廊破损最少栏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忠,居住环境较差。

青岛里院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长期历史岁月机军,老城区建筑保有现状呈现以下趋处。

(1)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保存较好。

(2)未受到关注,甚至废置的建筑破败不堪。

(3)院落内大量的乱搭乱建与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穿插等现象严重。

(4)老城区在更新初期,由于资金短缺和保护意识淡薄,加上人口规模膨胀加剧,片区内建筑一直作为改造拆迁对象。里院始建于二十世纪初,是独具青岛地方特色的住宅建筑形式,其外部轮廓由城市街道走向决定[[9]]

针对以上问题,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对公共空间进行了提升设计,里院建筑的整体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与西方商住一体式公寓建筑的有机结合,它既为单栋又似群联,构成了老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这种规划理念也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的“街道墙”概念,此概念核思想是城市结构的稳定需要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并且使他们共存,城市建筑的内空间为私人的用途服务,而城市建筑外部空间构成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建筑沿道整齐排列时,它们的沿街外立面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如雕塑般的整体立面道墙。街道墙的概念使得不同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在沿街立面上互补组合,形整体构图的立面,多个整体立面的交叉结合又形成我们所熟知的大街。同时,在交通方面,将地铁线路结合现有公交等工具,满足游客的通行需求。在吸引人流方面,加入很多地方性的特色小吃,吸引着外来游客,增加了区域的特色。针对夜景的品质设计,该区域夜晚的街区道路有很多灯光秀展示,为夜晚的大鲍岛街区增加了又一靓丽的风景线。

79712b4098d319d08613b44c351cc32

图2 大鲍岛历史街区景色图

2 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

2.1 指标建立

调查者通过在知网搜索与题目相近意思的词语——“青岛里院”、“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使用后评价”,通过词云对选取论文进行词频分析,生成关键词。并依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兼顾构成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2方面,本研究选取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4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评价,选取易于理解的词汇对评价指标进行概括,并通过对使用主体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构建联系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应被测者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11]]

表1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主体

评价要素

一级

评价指标

二级

评价指标

大鲍岛历史文化

街区公共空间

物质要素

街道

街道宽度

街道铺装

街道肌理

建筑

建筑修复

院落布局

建筑材质

沿街设计

景观

绿化程度

雕塑小品

花箱花池

基础设施

标志标识

休憩座椅

交通可达性

照明设施

消防设施

垃圾回收

公共厕所

地面铺装

精神要素

环境体验

服务满意度

管理程度

情感认同

历史文化特色

人文精神

环境氛围

活动体验

2.2 调查问卷中重要性排序

   权重是在所有评价指标中某一项指标所占的比重,可以通过量化的方法反映出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否合理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权重赋值。计算权重的方式有很多,本文选择AHP层次分析法,根据调查中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本文对POE评价因素的权重赋值方法是在构建的评价因素集的基础上,同一层级的各个因素以上一层为基准进行两两比较,再对每一层级的因素进行权重计算。

2.2.1 一级评价指标计算

本文构建判断矩阵的方式为:计算出各分析项的平均值,然后利用平均值大小相差除得到判断矩阵,平均值越大意味着重要性越高,权重也会越高。

本文一级指标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物质要素包括街道、建筑、景观、基础设施。通过问卷调查,得到4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为景观>建筑>街道>基础设施。通过平均值法计算出物质要素的判断矩阵如下:

表2 物质因素判断矩阵图

判断矩阵

平均值

目标层

街道

景观

建筑

基础设施

2.220

街道

1

0.695

0.798

1.227

3.192

景观

1.438

1

1.148

1.765

2.780

建筑

1.253

0.871

1

1.537

1.808

基础设施

0.815

0.567

0.650

1

经过计算整理,得到结果如下:

表3 因子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目标层

街道

景观

建筑

基础设施

平均值

权重

街道

1

0.695

0.798

1.227

2.220

27.804%

景观

1.438

1

1.148

1.765

3.192

18.084%

建筑

1.253

0.871

1

1.537

2.780

47.261%

基础设施

0.815

0.567

0.650

1

1.808

22.196%

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根=4,CI=0,CR=0,通过一致性检验

从表可以看出使用者认为在四个因素中景观最重要,权重为32%,其次为建筑、街道、基础设施,权重分别为28%、22%、18%。

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一级指标的另一个层面精神要素,结果见第三部分的表格。

2.2.2 二级评价指标计算

同样地,可以得到二级评价因子的权重,如下所示。

街道:街道铺装>街道宽度>街道肌理,计算得到下表。

表4 因子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目标层

街道宽度

街道铺装

街道肌理

平均值

权重

街道宽度

1

0.840

1.257

1

33.489%

街道铺装

1.191

1

1.497

1.191

39.875%

街道肌理

0.795

0.668

1

0.795

26.636%

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根=3,CI=0,CR=0,通过一致性检验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认为在三个评价因素中,街道铺装最为重要,权重为39.8%,街道宽度、街道肌理为其次,分别为33.5%、26.7%。

2.2.3 二级评价因子计算

表5 因子权重分析表

评价要素

一级因子

权重

二级因子

权重

物质要素

街道

27.804%

街道宽度

33.489%

街道铺装

33.875%

街道肌理

32.636%

建筑

47.261%

建筑修复

34.682%

院落布局

26.037%

建筑材质

24.019%

沿街设计

15.262%

景观

18.084%

绿化程度

33.879%

雕塑小品

40.187%

花箱花池

25.935%

基础设施

22.196%

标志标识

6.545%

休憩座椅

20.681%

交通可达性

13.987%

照明设施

17.608%

消防设施

8.887%

垃圾回收

12.259%

公共厕所

20.033%

精神要素

环境体验

52.739%

服务满意度

24.233%

管理程度

17.163%

情感认同

31.907%

历史文化特色

26.698%

人文精神

31.916%

环境氛围

53.894%

活动体验

46.106%

在物质因素的 4 个一级因子中,“建筑”的权重约占 5 成不到,“街道”与“基础设施”约占到 2 成,“景观”约占到两成。在精神因素的 2 个一级因子中,“环境体验”的权重约占到 5 成多,“人文精神”约占到 3 成。说明更多使用者认为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环境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止满足于物质需求,现在更多的是精神需求,使用者到景点旅游观光也更多的想得到身心上的满足,能感受到更加良好的环境体验,重点更在于体验而非物质的满足。在 23 个二级因子中,权重最高的三个因子分别是“建筑修复”、“街道铺装”、“雕塑小品”,物质需求是基础,大多数使用者认为要加雕塑小品和建筑的修复工作,达到美化物质环境并彰显自身文化特点的程度。文化建设是贯穿整个街区的体系,所有建筑、景观、文化都是基于文化建设,所以使用者认为更要重视对文化的突出。

3 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持续改进策略

基于以上历史街区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指标来看,图表中沿街设计与标志标识、消防设施和照明设施都属于一级评价元素中的物质要素,分数最低。主要原因为大部分使用者认为历史街区内硬件条件有所欠缺,在细枝末节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投入和规划设计,与同类型的历史街区相比缺少更多的修复和更新。除此之外,服务满意度与管理程度分数较低,大鲍岛到目前为止由于刚刚开放对外商服,商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自家店铺经营理念也有各自的风格,进而导致服务满意度与管理程度在精神要素中分数过低。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现实生活的容器[[12]]。以上情况的出现也是目前历史街区在高速城市化发展下的尴尬局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现代较年轻的群体已经很少去追忆历史文化,大鲍岛所展现的文化特色并不突出,且有很大的形式改变,仿佛使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木偶。其次在节假日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并未对私家车辆进行管控,很可能对双方造成伤害。最后店铺商品的出售方面价格昂贵,且没体现出地方特色,很难留住长久的顾客。而大鲍岛历史街区身为更新不不久的街区面临的问题是繁杂而又多样的,不光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待分析也要从街区自身条件去研究,调动与游客的积极性不光要依靠历史文化同样也要确保街区硬件条件的完整度,在短时间内利用文化吸引力依附于高品质的硬件条件以后起之秀的魄力去打造历史街区的黑马形象,不以时间论业绩进一步加快更新步伐及时高效调整设计策略,确保历史文化氛围能够在健全稳定的物质条件帮助下,打造优秀的历史文化街区。

4 结论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城镇建筑公共空间进行了很大调整,以便改善交通、生活以及经济环境,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历史街升级改造工作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环节[[13]]。大鲍岛作为青岛著名历史街区,有着百年的历史,是青岛历史文化和商业的母脉,承载了老一辈青岛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历史的心灵寄托。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当今人们除了对基础物质的需求之外,同时也更加地重视精神层面的体验。笔者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建立起对大鲍岛历史街区的评估体系,并在充分尊重并保护历史街区原有肌理及文脉基础上, 对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机更新,保护好原有风貌, 使其文化价值在当今时代得以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锦泽.关于地域文化下的历史街区景观设计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08):70-72.DOI:10.16824/j.cnki.issn10082832.2021.08.016.

[2] 戚露曦. 旅游经济背景下青岛里院建筑的城市民宿改造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22.DOI:10.27050/d.cnki.gglgc.2022.000613.

[3] 杨倩. 循根·寻路[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 郭婧. 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构成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5] 李刚.青岛里院建筑特色研究[J].艺术探索,2013,27(01):109-112.DOI:10.13574/j.cnki.artsexp.2013.01.004.

[6] 孟梁.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7] 孙恺翊,田原.青岛里院建筑艺术的保护与更新探究[J].艺术教育,2019,No.346(06):193-194.

[8] 黄国磊,梁志刚,胡梦玲.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对策——以王若飞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3,30(03):17-19.

[9] 邵力民,杨元帅,张宗元.青岛里院建筑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调查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No.311(10):27-29.DOI:10.13655/j.cnki.ibci.2022.10.006.

[10]徐杨菲,郑思齐,王江浩.城市活力:本地化消费机会的需求与供给[J].新建筑,2016(01):26-31..

[11]薛凯,岳利中.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提升策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57-8765.

[12]黄囡囡. 基于地域文化的即墨古城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0.DOI:10.27263/d.cnki.gqudc.2020.000216.

[13]张靓.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特色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苏州十全街为例[J].华中建筑,2016,34(04):98-102.DOI:10.13942/j.cnki.hzjz.2016.04.021.

[14]张凯菱.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No.488(08):95-97.

作者简介:王丽辉,女,汉族,2000.12,山东聊城,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学;

赵敬瑜,女,汉族,2001.08,河北石家庄,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学;

通讯作者:刘珊,女,汉族,1981.12,山东青岛,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邮箱:12933778@qq.com。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青岛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设计(批准号:202210429032)


[[1]]张锦泽.关于地域文化下的历史街区景观设计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08):70-72.DOI:10.16824/j.cnki.issn10082832.2021.08.016.

[[2]] 戚露曦. 旅游经济背景下青岛里院建筑的城市民宿改造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22.DOI:10.27050/d.cnki.gglgc.2022.000613.

[[3]] 孙恺翊,田原.青岛里院建筑艺术的保护与更新探究[J].艺术教育,2019,No.346(06):193-194.

[[4]] 杨倩. 循根·寻路[D].青岛理工大学,2015.

[[5]]  郭婧. 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构成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6]] 李刚.青岛里院建筑特色研究[J].艺术探索,2013,27(01):109-112.DOI:10.13574/j.cnki.artsexp.2013.01.004.

[[7]] 孟梁.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8]] 徐杨菲,郑思齐,王江浩.城市活力:本地化消费机会的需求与供给[J].新建筑,2016(01):26-31.

[[9]]邵力民,杨元帅,张宗元.青岛里院建筑及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调查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No.311(10):27-29.DOI:10.13655/j.cnki.ibci.2022.10.006.

[[10]] 薛凯,岳利中.青岛大鲍岛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提升策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57-8765.

[[11]] 黄囡囡. 基于地域文化的即墨古城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0.DOI:10.27263/d.cnki.gqudc.2020.000216.

[[12]] 张靓.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特色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苏州十全街为例[J].华中建筑,2016,34(04):98-102.DOI:10.13942/j.cnki.hzjz.2016.04.021.

[[13]] 张凯菱.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No.488(0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