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传统,让中华文化与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相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2

亲近传统,让中华文化与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相结合

周彩红

(五华县南山小学;广东梅州;514400)

摘要:语文教学内容涵括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吸引小学生了解传统内容,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将语文教学植入传统文化的土壤,可以让学生在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角度,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并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区出发,展开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活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低年级:传统文化;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

我国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轻视的态度。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总体要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寻找到好的案例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只有在广大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时,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才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只有肩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中国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我们国家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教师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思想意识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就提出要求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语文,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的过程[1]。语文教育之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语感、思维、审美、创造、合作等素质,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承我国传统文明。教师加大力度从语文课堂中向学生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穿插如语文古诗当中所蕴涵的历史传说以及文化典故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培养学生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文化鉴赏和审美能力的等等,这些能力既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二、低年级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一)于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础认知

中国的文字经过了历史的变迁,从最初的象形文字文字到甲骨文再到而今的文字,承载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识词教学工作上,若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可以确保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生词的同时,对汉字的来源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国汉字非常的有趣,以前都是古人通过物体的形状来对字进行创造并方便人们记忆[2]。古人的智慧不穷,所以造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日"字是通过太阳的形状来创造出来的;"人"字的演变是因为人们需要劳动来维持生存,而只有用两条腿来走路才能进行劳动,这就是"人"字的由来;古人都用一个绳结两个绳结来表示发生的大事,这就是现在"一、二、三"等这些数字的由来。文字的演变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汉字的起源是怎样的,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想到创造文字的,他们造字的方法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够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对汉字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让传统文化能够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扎根。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的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源于中国古诗不仅用字精准,而且在简短的诗句表达过程中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的主要难度来自不同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古诗词较为复杂的词句理解和情感要素,从而促使学生对抽象的古诗词有一定的距离感[3]。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上,可以通过有效的运用这些古诗歌来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有突出价值。

如《锄禾》一诗句式工整、词汇精练且朗朗上口。教师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将古诗节奏层次划分出来,按照韵律节拍进行朗诵,如可以使用2、1、2形式、1、1、3形式或2、3形式,体会诗词当中的韵律之美;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呈现“正午阳光下农夫辛苦劳作”的视频,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为其理解古诗词内容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古诗内容,将“画诗”环节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使用绘画的方式将诗词事物使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来,促进学生感悟古诗含义,领悟诗词情感,增强诗词学习体验,实现思维创造力的提升。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活动是丰富学生传统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为他们打造良好文化氛围,于活动中带领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励他们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真正养成良好文化素养。

比如,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传说、美德和优良品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传统节日也变得特别的隆重。教师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下,以中华传统节日学习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如可以号召学生借助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针对某一个传统节日,收集这一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再用自己的画笔画下某一场景,或可以了解它的起源、习俗、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等,推动学生参与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涵养,并形成独特的文化自信

[4]

结束语

语文教学内容涵括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吸引小学生了解传统内容,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总体要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方向,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基础认知,深化学生文化理解,落实学生文化传承,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永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9(4):24-25.

[2] 林妹珍. 试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写字教学技巧[J]. 考试周刊,2020(48):40-41.

[3] 夏兰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 读与写,2019,16(21):90.

[4] 张君娴.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思路探讨[J]. 语文课内外,2020(19):264.

作者信息:周彩红,女,(1977.10),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人,本科,五华县南山小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