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思融通”课堂实施途径和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高中数学“学思融通”课堂实施途径和策略

刘强

江苏省滨海中学

摘要:“学思融通”课堂的建立,是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有效方法,是对课堂教学途径和策略的优化,促使学科教学综合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学思融通”课堂是以学生为本,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以学思融合的模式,开启新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学思融通;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学思融通”课堂,能够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实施的途径和有效策略,旨在唤醒学生内心对数学世界变幻莫测的好奇,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领域知识的向往,并孜孜不倦的对其进行探索和追求。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看到更好的自己。

一、教学途径和策略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的著名理论。由此可见,“学思融通”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哲学思想,而把这种哲学思想科学运用到现代课堂中去,让学思课堂发挥出新的动能,仍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教学实施的途径和策略,都是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缺少了思考过程,知识就不能真正升华为自己的能力和积累。而思考的过程,必定也是学习的过程,否则思考就是成为盲目的行为,不能为学习带来效用。基于此,“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做支撑。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加入仍旧采用“重学轻思”理念开展教学,学生很快就会陷入泥沼。例如,在对《集合》进行教学时,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知识点没有深入理解,停留在表层,尤其是数学概念、原理、公式,对这些背后的演变过程缺乏深入、透彻的认知,这就直接导致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时,思维受限,仍旧停留在表面,不能形成深入的数学思维,对数学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缺乏思考技巧。而“学思融通”课堂实施途径和策略,能够极大地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教”与“学”实现完美的结合,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由此可见,“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开启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篇章,让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有了实践做支撑,教学实践也让“学思融通”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综合质量更高。

二、教学途径和策略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

“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其主导理念是通过有效途径和策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思考过程,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理论知识必须经过自主思考,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不会停留在表层,坚持不懈的“学思融通”,才会让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有利于数学知识框架的搭建,促进数学知识的实践和钻研。

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将学习和思考以及实践相结合,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真。例如,在对《函数》进行教学时,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变化的过程里,假设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任意一个X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Y和它相对应,那么久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X的取值范围饺子这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应Y的取值范围叫作函数的值域。这些看似复杂的函数知识,令有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转而成了死记硬背,只有思考和实践融入进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学习有一个透彻的吸收。“知行合一”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思考能够促进实践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生成。“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路径和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各种方法扩大对数学新知的感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学思融通”理念的引导,促进学生将知行合一根植于内心,以此推动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夯实数学理论知识点,促进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思维模式。

三、“学思融通”课堂实施途径和策略促进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对个体差异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尤其是两个极端的学生,针对学习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往往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而相对较弱的学生,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全部学到已经非常不易了。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公平,并不是指教学中的决定平均要对这两个相对极端的学生给与足够的关注,让教育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要从重视大多数个体朝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向转变。

例如,在对《立体几何初步》进行教学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如果缺乏这两种能力,学习这一节时学生就会感到吃力。因此,对于这样数学基础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夯实基础为教学主要方向。直线和平面这两部分,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这两部分学习的扎实,对于较快进入到立体几何章节进行学习则是一个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建立立体思维和想象空间,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手里的笔、尺子等学习用具搭建图形,以框架搭建的动手过程,促进想象力空间的锻炼和提升,对于学生快速进入立体几何进行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数学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的这部分学生,要积极引导这部分学生在相对规范的练习和学习中思考总结数学规律。立体几何在解题过程里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学思融通”课堂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促进对数学问题分析的严谨性、逻辑性形成。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表明,教育的核心在于对每一个学生内在学习力的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正能量。而教师的使命,在于利用“学思融通”教学课堂,实施科学的教学途径和策略,助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学思融通”模式下的课堂,成为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有效途径,回归“且学且思且行”。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科思维为灵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促进对每一个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裴青芸.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3):62-64.

[2]王应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学习模式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3(03):17-19.DOI:10.14161/j.cnki.qzdk.2023.03.023.

[3]王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研[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四).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四),2022:189-191.DOI:10.26914/c.cnkihy.2022.04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