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3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张海燕

(吴川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吴川524500)

【摘要】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接受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包括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0、杀伤T细胞,则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杀伤T细胞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4%,大幅优于对照组患儿的82.86%(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炎症因子与免疫指标,还能确保用药安全性,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炎症因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免疫指标;疗效;安全性

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因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肠道炎症引起,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腹部胀痛、腹泻、呕吐、低热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两季的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肠套叠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临床多采取调节饮食、补液等措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但因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效果一般而无法取得满意疗效[2]。布拉酵母菌作为当下流行的辅助治疗肠炎的益生菌,能有效抑制肠道感染、保护肠道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2)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患儿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需接受手术治疗者;(2)严重营养不良者;(3)伴有低血容性休克、重度脱水者;(4)心、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者;(5)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0.5~3岁,平均年龄(1.7±0.4)岁,病程0.5~4d,平均病程(2.2±0.5)d,患儿入院时的症状包括:24例呕吐,14例发热,10例轻度脱水,20例中度脱水,5例重度脱水;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0.7~2.9岁,平均年龄(1.8±0.5)岁,病程0.8~3.5d,平均病程(2.1±0.4)d,患儿入院时的症状包括:23例呕吐,13例发热,11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脱水,6例重度脱水。两组受试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数据相近,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纠正脱水、维持酸碱、水和电解质平衡、补液溶液等治疗;同时服用蒙脱石散(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050),小于1岁者每日3g,分3次口服,1~2岁者每日3~6g,分3次口服,大于2岁者每日6~9g,分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法国百科达制药厂(BIOCODEX)生产,批准文号:S20150051)治疗,不超过3岁者每次1袋(0.25g),每日1次,超过3岁者每次1袋(0.25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

1.3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免疫指标(辅助T细胞、杀伤T细胞)、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继发性肠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疗效评判标准[3]:治疗3d内,患儿每日的大便次数不超过2次,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消退,大便性状、颜色复常,即为显效;患儿的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消退,大便性状、颜色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无好转,或者病情加重,即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_±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对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0、杀伤T细胞,则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杀伤T细胞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比较x_±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介素-2(pg/ml)

白细胞介素-10(pg/ml)

辅助T细胞(%)

杀伤T细胞(%)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5

36.85±5.19

53.64±7.92

72.10±9.14

59.65±6.21

33.14±5.60

42.11±6.53

33.28±5.98

35.65±5.44

观察组

35

37.12±5.22

76.35±10.01

71.78±9.05

41.87±4.57

33.58±5.71

47.32±7.14

34.10±6.04

35.26±5.37

t

-

0.217

10.526

0.147

13.642

0.325

3.186

0.571

0.302

P

-

0.829

0.000

0.883

0.000

0.746

0.002

0.570

0.764

2.2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4%,大幅优于对照组患儿的82.86%,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n(%)]

对照组

35

10(28.57)

19(54.29)

6(17.14)

29(82.86)

观察组

35

24(68.57)

10(28.57)

1(2.86)

34(97.14)

x2

-

3.968

P

-

0.046

2.3两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发热

皮疹

胃肠道反应

继发性肠道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n(%)]

对照组

35

1(2.86)

0(0)

1(2.86)

1(2.86)

3(8.57)

观察组

35

0(0)

2(5.71)

1(2.86)

1(2.86)

4(11.43)

x2

-

0.159

P

-

0.690

2.4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比较x_±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d)

脱水纠正时间(d)

呕吐时间(d)

腹泻时间(d)

观察组

35

1.42±0.47

1.64±0.32

1.42±0.42

3.65±0.98

对照组

35

3.68±0.63

2.35±0.61

2.63±0.65

4.87±1.07

t

-

18.427

6.098

9.250

4.974

P

-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3 讨论

临床表明,如今临床上出现的轮状病毒肠炎病例越来越多,该病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医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绝大部分临床研究者认为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已高达40%左右。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会导致患儿发生腹部胀痛、腹泻、呕吐、低热等症状,且多数患儿在病情初期会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及影响因素较多,如患儿性别年龄、呼吸道感染、吐泻程度、发热程度、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因素。轮状病毒肠炎在半岁以上、2岁以下的婴儿群体中发病率最高,尤其是低于2岁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病,年龄越小,病情程度往往也越重,该群体患者由于病毒血症的存在,一旦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对患儿的心肌造成损伤,造成严重后果。国外相关报道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起患儿脱水与酸中毒等,损伤患儿的呼吸道及循环系统。临床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制存在相关性,这是由于轮状病毒能激活抗炎信号通道,大量分泌炎性因子,介导疾病发展[4~5]

临床普遍认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的致病原因为肠道菌群失衡,因此临床应采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的原则治疗该病[6~7]。然而,目前为止,临床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特效药,而主要采取补液等基础方法予以治疗[8~9]。作为一类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布拉酵母菌由于不属于人体胃肠道的原籍菌,因此不易遭到胃酸胆酸等破坏,加之其天然耐受抗菌药物,使得患儿服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其肠道微生态平衡,还能较大程度缓解患儿的腹部胀痛、腹泻、呕吐、低热等各项临床症状,调节机体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

确保宿主肠道正常功能[10~11]

国外相关报道称,人道肠道寄生着上百种、上千个微生物,正常情况,肠道内的正常菌种能够维护肠道的生理功能、正常结构,能够有效的拮抗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和感染、刺激或调解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一旦机体受到了轮状病毒感染则会造成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多种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并进一步造成患儿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患儿出现腹部胀痛、腹泻、呕吐、低热等症状,目前临床上采取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纠正脱水、腹泻、发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虽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但在整体治愈率上不够理想,治疗结束后容易出现复发。布拉氏酵母菌则属于一类生理性真菌制剂,该类制剂能够有效的分泌某种蛋白,能够有效改善肠道上皮细胞内cAMP的活性,并进一步促使分泌性腹泻大便中的含水量降低。另一方面,该类蛋白还可以促进肠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激活,有效的提升肠道内分泌型 lgA 的含量,以此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

本次研究中,我院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经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后,结果发现,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0、杀伤T细胞,则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杀伤T细胞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抑制患儿的炎性反应,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4%,大幅优于对照组患儿的82.86%,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可切实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加速病情好转,改善患儿预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相关文献报道[12],证实了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更能加快患者的症状改善,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炎症因子与免疫指标,还能确保用药安全性,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时间、腹泻时间,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晨虹,张贝.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RVE患儿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9):92-94.

[2]黄金,高若飞,于静,李小芹.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外周血IL-8、TGF-β_1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06):80-83.

[3]肖洪亮,林思峰,游晓燕,李双勇,黄文生,谢海燕.重组人干扰素α_(1b)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5):3553-3554.

[4]朱志萍,王朝阳,陈建群,万晓龙.布拉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粪便IL-6、TNF-α及IFN-γ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06):68-71.

[5]占桂香,黄新造.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05):29-31.

[6]张红,邓国雄,王颖提.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炎性反应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5):103-105.

[7]宋翠领,曹锦芬,张晓,李丽,张慧颖.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瑞安吉口服液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3):3275-3277+3281.

[8]赵雨芳,邵晓婷,徐斌,周笑,卢俏春.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感染儿童血清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1):4989-4991+5025.

[9]亢安娜,刘波.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防治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观察[A].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2012:1.

[10]黄莹华.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心肌损伤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05):32-34.

[11]罗艳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11):141-142.

[12]闯新鑫.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