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疗法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电刺激疗法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研究

李艳茹

琼海市中医院  571400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产后康复中心就诊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盆底肌力的评分和生活质量的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40/5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的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采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盆底电刺激疗法;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盆底肌功能训练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妊娠期间胎儿不断发育,子宫体积增大而压迫盆底组织,使盆底肌张力减弱,肌纤维逐渐延伸,造成盆底肌松弛,加之阴道分娩直接损伤盆底筋膜支持结构,进一步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因无分娩经历,产程较长,盆底肌群长时间超负荷,易出现肌肉疲劳或萎缩,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影响产后恢复,降低产后生命质量。相关的文献指出,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力的评分。本文对100 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研究用盆底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产后康复中心就诊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被确诊患有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单胎;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生殖系统手术史;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死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合并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分配,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30.1±1.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30.2±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使用由我中心提供的无线盆底肌治疗仪(生产企业:深圳市讯丰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XFT-0010E观察),将无线探头轻轻插入患者阴道内,输出电刺激进行治疗。此刺激仪需连接患者手机,在手机观察PP上由患者自行操作。在使用前,医师会为患者讲解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调节电刺激的频率、脉冲宽度及电流的大小(以其能够感受到盆底肌收缩,但无疼痛感为宜)。为减少往返医院的时间,治疗仪首次在我中心由医师指导使用后,再由患者携带居家自行治疗,每次使用30min,每周使用5次,连续治疗5周。在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由我中心护士每周进行电话随访,嘱家属督促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完成5周治疗后,返回医院复查。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法进行治疗。方法是指导(1)收缩肛提肌。仰卧,身体自然放松,双下肢微弯曲,缓慢收缩肛提肌,5s/次,后放松5s,25次/组;再选择站立位,收缩上提肛门,5s后放松,重复以上动作,25次/组,3组/d。(2)会阴收缩。选择平卧位,深吸气的同时收缩会阴,坚持5s后缓慢放松呼吸,25次/组,3组 /d。(3)腹式呼吸:取平卧位,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隆起腹部,经口呼气并尽量收缩腹部,抬起臀部,收缩盆底肌肉,吸气时收缩臀部和腹部即可,呼气时还原。5s/次,10次/组,60组/d。由患者居家完成每日训练,由我中心护士进行电话随访,1周/次,嘱家属督促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连续训练5周后,返回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其盆底肌力的评分及生活质量的评分。采用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法评价患者的盆底肌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盆底肌力越大。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生命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的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的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的症状未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 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 40 例(占80%),为有效的患者有 9例(占 18%),为无效的患者有 1例(占2%);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 29 例(占 58%),为有效的患者有 11 例(占 22%),为无效的患者有 10 例(占2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40/50)〕,

P<0.05。详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40(80)

9(18)

1(2)

49(98)

对照组

50

29(58)

11(22)

10(20)

40(80)

χ ²

6.537

P

0.011

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2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的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x ± s

组别

例数

盆底肌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

50

4.45±0.22

89.49±1.18

对照组

50

4.01±0.10

70.13±1.30

t

12.875

77.973

P

0.000

0.000

3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形成原因较复杂,阴道分娩时产妇的盆底肌肉与神经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压迫,已知产道扩张、产钳使用及产中吸引等操作会进一步加重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损伤。盆底功能训练是盆底功能康复的常用方法,通过指导产妇持续收缩会阴、肛提肌等部位,可增强盆底肌群收缩能力和盆底支撑结构力量,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盆腔肌肉恢复,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控尿能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产后恢复,但单一盆底功能训练效果不佳。相关的文献指出,用盆底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的功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40/50)〕,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的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采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芳,张吉翠。初产妇自控镇痛分娩后盆底功能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5):3463-3465.

[2]胡婷,刘玲,韩婵娜。基于POP-Q评分系统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比较[J]. 浙江医学,2019,41(17):1879-1882.

[3]程芳,杨云洁,罗亚,等。不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初产妇的恢复作用 [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9,15(3):334-342.

[4]李超,李渊,李芷茹,等。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影响的研究[J]. 中国康复,2019,34(1): 22-25.

[5]李秀琴。产后康复操锻炼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9,26(6):59-61.

[6]卢桂娥。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8,25(4):68-70.

[7]陈晓欢,林润,金调芬,等。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8):3113-3117。

[8]骆玉彬。Kegel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9):1491-1501.

[9]蒋惠瑜,黄亚莲。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8,58(17):75-77.

[10]丁林娟,冯丽萍,褚小梅,等。产后妇女盆底肌锻炼持续干预对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18,46(2):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