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矿智汇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近些年来,为更好地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部分矿山在开展过程中以及闭坑之后,对矿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影响相对明显。如不合理的开采活动会对区域地下水分布造成破坏影响,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加上大多数矿山在闭坑之后并未得到及时生态恢复与重建处理,尤其是对于立地条件相对恶劣的边坡坡面而言,很容易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形下,选择合适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路径成为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对策
引言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破坏自然景观,存在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当地生物种群,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势在必行。修复体系的主要方面,如修复机制、修复资金、修复模式、修复工程、修复技术等存在诸多不足,导致修复质量低、速度慢,因此对矿山生态修复问题进行归纳,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和建议,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矿山修复体系,加快推进矿山修复进度。
1废弃矿山治理背景分析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始终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体系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在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初步胜利成果,如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取得了良好成就。然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因实际国情制约以及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容量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存在的结构性以及根源性压力特点仍旧明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并未完全落实到位,在某些细节层面还是存在制约性问题。在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该深刻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同根同源特点,并突出一体化以及协调统筹工作目标,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健康持续开展。
2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现状
矿山开采多为露天开采,对山体和植被破坏较为严重,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受损,山体崩塌和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矿区周围人民群众的生活。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治理开采造成的污染,使之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民众对废弃矿山治理需求迫切。2021年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收到大量群众关于矿山开采造成污染的投诉,部分矿山违法占用林地,山体大面积裸露,扬尘污染大气,重金属污染果园等现象严重,已经作为督察典型案例在生态环境部官网通报。矿山修复施工前需办理开工手续,规划批示,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等一系列资料,资料准备和审批程序繁琐、审批难、办理耗时过长等是矿山治理工程的“堵点”。施工过程,当地政府需协调部门之间、施工单位、矿区、村民等多重关系。矿区占用土地多为集体土地,施工后需处理农户土地流转租金支付问题,村民对复垦后的土地质量担忧,不愿意接收复垦土地等社会问题。
3建议
3.1矿山生态修复要提高科技修复水平
矿山生态修复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废弃矿山的污染形式主要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粉尘污染,废弃矿山的修复不能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土地复垦、填埋,而要围绕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开展。由于废弃矿山的地形条件、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修复质量,因而有必要在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科技修复水平。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持续加大绿色生态科技水平投入力度,重点在废弃矿山污染土体、水体以及生态的修复上进行科研攻关,研制具有切实可操作性的生态修复新装备和新技术,充分结合现行的仿自然地貌修复技术、露天采矿边采边复技术以及高潜水位井工矿区边采边复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2地形整治
针对区内渣堆和采坑,主要治理措施为清理渣堆,随坡就势形成平台,渣堆进行清理后回填至采坑,采坑的边坡治理控制放坡坡度不大于27°,形成适宜种植的平台及边坡。经过渣堆清理、采坑回填后,研究区整理出平台6个。各个渣堆及采坑的挖填方量根据典型剖面计算,合理控制平台标高,做到土石方挖填方区内平衡,不外运。对于区内的渣坡,采取地形整治放坡方式进行治理,与渣堆、采坑整理出的6个平台形成7个边坡,边坡坡顶、坡底高差不一,其中3个边坡按照坡度27°的坡面放坡;2个边坡按照14°坡度放坡;2个边坡由于坡度较小按原状坡度,坡形保持不变。边坡坡脚修建挡墙,靠近公路一侧坡脚设置浆砌石挡墙;高差较大的边坡坡顶布设截水沟,坡面及坡脚布设排水沟。研究区内沿小路修建3m宽施工便道,目的是方便施工过程中树种运输、作业的机械转移,同时也可用作工程完毕后的森林防火通道。
3.3生态修复工作标准规范的调整
在我国高度关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背景下,碳中和目标已经纳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并且国内有关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标准已经包括了矿区环境污染防治、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景观重建等多项内容,但因为这些标准制定的部门没有完全一致,又或者相关标准文件出台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现行标准以及规范出现了名词、内容不统一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矿产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的落实相对较为困难,甚至于出现了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没有标准依据的问题。在国内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效率,需要结合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要求,更新现行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标准,在始终坚持统一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原则的前提下,将其中的工程环节修复内容、标准和规范给出明确的规定,确保能够为碳中和背景下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必要的标准支持。
3.4明确生态修复影响因素
为确保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达到预期,在前期生态修复计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主动掌握影响生态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一般来说,地形地貌以及气象水温条件是影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矿山修复场地,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地形地貌资料进行详细掌握。其中,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地形地貌特征针对性生态修复治理措施进行处理,并且需要对坡面截排水措施进行重点考虑。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该对边坡稳定性表现予以高度重视。对于欠稳定的边坡结构,应该结合其风险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除险加固。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该对现场适宜种植的植被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可以通过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合理确定,做好生物群落的构建工作。
结束语
中国是矿产资源存量和使用大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政策和技术不能满足矿山修复的要求,应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提高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树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增强矿山修复治理统筹推进的合力,实现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付天池,叶小舟,何宝林.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现代矿业,2020,36(12):230-233.
[2]张进德,郗富瑞.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J].生态学报,2020,40(21):7921-7930.
[3]孙晓玲,韦宝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探讨[J].环境生态学,2020,2(10):55-58+63.
[4]柴寿军.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问题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3):225-226.
[5]赵双林.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1):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