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骨科二病区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究电针疗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进行电针疗法分期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电针疗法分期治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针;阿昔洛韦;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目前普遍认为此疾病的发生,是面部神经出现特异性炎症所引发的,此疾病的发病率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并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中,通常为一侧面部发病,早期的病理改变是周围神经炎性水肿,严重者可能发生坏死等[1]。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在急性期使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等,从而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缓解炎性神经水肿的症状[2]。而相关资料显示,电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电针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基于“分期治疗”的原则,通过多次治疗,逐步促进面肌肌肉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电针刺激面部穴位,以增加面部神经的兴奋性,促进面肌肌肉的收缩和恢复,从而改善面部表情和功能。此外,电针疗法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减轻面部疼痛和肿胀。总之,电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择[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周围性面瘫;(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醋酸泼尼松片日30 毫克口服,3 d后减量为日 20 毫克,口服7 d后停药。维生素B,针剂1 00毫克及维生素B,针剂5 00克,肌肉注射, 日1次,持续用药1周。
1.2.2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电针治疗取 穴:翳风、丝竹空、攒竹、睛明、地仓、太阳、合谷、内关、水沟、牵正穴。辩证配穴:闭目皱眉困难者,加阳白、四 白、颧穆穴;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素髂穴;口角歪斜者,加地 仓透刺颊车、承浆穴。电针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采用 0.35毫米×4 0毫米毫针,各穴采用透刺或斜刺法,得气后选取7个穴,疏波,频率为15次/分钟,治疗 20~30 分钟/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2)应用阿昔洛韦(针剂5 毫克/(kg/d),静滴,日2次,连使用7日。
1.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治疗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0 | 13(43.33) | 9(30.00) | 8(26.67) | 22(73.33) |
观察组 | 30 | 17(56.66) | 12(40.00) | 1(3.33) | 29(96.67) |
2 | - | - | - | - | 6.405 |
P | - | - | - | - | <0.05 |
2.2对比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 认知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角色功能 | 情绪功能 | |
干预前 | 对照组(n=30) | 66.69±5.15 | 64.35±6.91 | 68.64±5.90 | 62.86±4.05 | 60.94±9.28 |
观察组(n=30) | 65.84±5.20 | 64.91±6.94 | 67.36±6.18 | 63.41±4.75 | 61.58±9.37 | |
干预后 | 对照组(n=30) | 73.48± 6.94 | 71.24± 8.28 | 70.94± 8.64 | 70.25± 5.84 | 72.94± 3.59 |
观察组(n=30) | 86.41± 6.89 | 84.36± 8.06 | 81.84± 8.61 | 86.94± 5.47 | 84.87± 3.18 | |
t组间干预前 | 0.958 | -0.472 | 1.235 | -0.727 | -0.400 | |
P组间干预前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
t组间干预后 | -10.903 | -9.363 | -7.369 | -17.200 | -20.513 | |
P组间干预后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面部一侧的肌肉无法自主收缩,导致面部表情失调。这种疾病通常由于面神经(第七对脑神经)受损或受压造成。除此之外,周围性面瘫也可以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针刺、电刺激和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及时得到治疗,周围性面瘫大部分可以痊愈。阿昔洛韦具有抗病毒作用,也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促进神经营养
[4]。还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组织水肿,因此,它可以缓解疼痛,促进神经和经络的恢复。阿昔洛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还可以减少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5]。但由于该药副作用较大,不建议长期服用,每次剂量不应超过20毫克,否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而电针能够通过刺激穴位,加快血液循环营养神经,二者联合使用,效果优异。电针疗法是一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皮肤和周围的穴位来传递电刺激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起到缓解疼痛、镇静、调整身体机能的作用。近年来,电针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电针疗法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提高神经肌肉适应性,提高面部表情的活动度和灵活性,从而恢复患者的面部肌肉控制力和表情功能。同时,电针疗法还可以缓解面瘫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疾病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电针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符合临床治疗需要。
综上所述,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电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 崔佳丽,张巨平,崔翠,等. 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22,44(10):1665-1669,1711.
[2] 杨源锋,苏圣贤,解小丽. 喷昔洛韦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患者疼痛血清IL-2 IL-6水平变化研究[J]. 河北医学,2021,27(10):1719-1724.
[3] 方红军,胡文静,江志,等. 阿昔洛韦联合奥卡西平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0,23(4):345-349.
[4] 汤小芬,陆学成,李劲. 不同频率疏密波电针配合艾灸治疗面瘫恢复期的效果及对面神经肌电图与镫骨肌反射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1):104-107.
[5] 周宇璐,马昊,文辉才,等. 面瘫患者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后静态对称性的评估[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38(9):1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