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噎食评估方法及防范措施探究

/ 2

精神科噎食评估方法及防范措施探究

张燕芸,杨群*

南充市身心医院 四川 南充637700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识别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噎食情况的发生。

方法:筛选本院从2017年10月~2022年10月住院期间被评估为噎食高风险的住院精神患者220例,以及其中发生过噎食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以及进行噎食的原因分析。

结果:在220例评估为噎食风险的住院精神病人中,仅有9例是评估为存在噎食风险的患者发生噎食,发生噎食的主要原因与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年龄,疾病特点以及部分功能的缺失存在较大的影响因素。

结论:精神科住院病房应加强医务工作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评定认识,选用多方吞咽功能评估测定方法提升吞咽功能判断的准确性,助力减轻一线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强病区医务工作人员对噎食的前期预防指导,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疾病 噎食 评估方法

概述

噎食是一种以进食突然停止,呼吸被迫暂停,面色发绀,出现意识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异物堵塞咽喉或误入气管,严重情况下导致死亡的突发性疾病。噎食与吞咽功能减退存在密切联系,可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功能性吞咽功能减退和器质性吞咽功能减退。精神类疾病患者因存在行为怪异,意识障碍等问题,以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划分问题上,将此类人群化为噎食的高风险人群。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吞咽功能的减退与噎食的发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被评定为吞咽高风险人群,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为预防噎食的发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为此在患者入院以及病情变化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应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显得极为重要。本次论述就将如何提升噎食风险判断的准确性进行阐述,旨在进行交流学习,为减少可避免发生的噎食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期间经洼田饮水实验判断为可疑阳性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153例。累计发生噎食的不良事件有9起,在9起不良事件中,抢救成功有9例。较高的成功率与本院长期坚持学习和考核噎食病人的抢救流程有密切联系。

1.2一般方法

对220例可疑阳性患者进行因素分析,入院时吞咽功能测定率为100%,该220例研究对象按医院流程规范每七日进行重新测评,查阅大量测评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进食较为稀薄食物时会产生刺激性呛咳,而在进食黏度较稠的食物时不产生刺激性呛咳。

2.结果

在220名患者中,由于精神症状被评估为可疑噎食风险的患者有60例。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可疑噎食风险患者为117例。其他因素引起的可疑噎食风险患者为43例。为提升吞咽功能评定的准确性,排除假阳性,减少护理工作人员后续测评工作量。仅依据洼田饮水试验不足以进行吞咽功能受损的准确评定。

3.讨论

3.1精神科住院患者易发生噎食风险的因素分析

3.1.1.住院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存在极度兴奋,抢食,暴饮暴食等行为,导致发生因进食过多而导致食物滞留于口腔,咽喉部或误入气管引起噎食的风险。[1]

3.1.2.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药物影响下出现椎体外系反应及唾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吞咽功能,肌肉运动不协调或抑制吞咽反射而导致的噎食。

3.1.3.患者因本身躯体功能的缺失,如牙齿缺失,四肢功能减退导致的长期卧床。肺部疾病引起的长期呛咳的影响下,咀嚼功能的退化。在进食食物过于粗糙时引起的噎食。

4.对策

因我院噎食病人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可疑噎食患者病人较多,占比较高,应及时进行动态的吞咽功能评定,为提升吞咽功能评定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吞咽功能进行进一步探查,以提升吞咽功能评定的准确性,安全性。

4.1.对新入院患者及存在风险人群行反复唾液吞咽实验,通过观察30秒内吞咽启动的时间和吞咽次数喉结上抬幅度来进行吞咽功能的初步筛查,对于存在可疑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下一步探查。

4.2.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对初步筛查为可疑阳性的患者随即进行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使患者在坐位或者近视坐位的状态下分别进行1ml,3ml,5ml,30ml的水进行吞咽功能的评定。通过有无停顿及呛咳的情况确定吞咽功能。

4.3.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CV)

  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是一种通过改变食物年度不同容积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鉴别。它是一种敏感的鉴别方法,确定吞咽困难的患者是否存在误吸的可能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VVST-CV测试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护患者不发生误吸,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误吸导致的并发症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也可通过此测试,鉴别出对噎食风险的人群。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住院病房。在测试开始前需准备水杯四个用于盛装不同程度的测试剂,按操作流程摆放,分为中稠测试剂,低稠测试剂,水,高稠测试剂。在测试中,要进行吞咽安全性的测评。以中稠测试剂作为起始测试剂,以3ml,5ml,10ml的剂量分别观察患者吞咽情况,对其安全性作出判断。如发生安全性受损,下一步就进入高稠试剂的安全性测评,后期按噎食高风险患者进行进食的指导。如果并没有发生安全性受损的情况,则依次进行水,低稠,高稠测试剂的测验。直至测验结束。如在测试中对水的试剂产生安全性受损,则可在后期使用液体增稠剂增加其水的黏稠度,助力有效减少因药物副反应导致的噎食情况发生。

5.措施

经上述VVST-CV判断为吞咽障碍中低危人群者,我们在选择食物与调配食物时,应选择先易后难容易吞咽的食物,密度要均匀,并有适当的黏性不容易松散,不会在入口后产生形变,如酸奶,稀饭等。严格禁止患者食用汤圆,果冻等。如经测评判断为吞咽障碍高风险患者,我们应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必要时留置胃肠管,行鼻饲术以补充患者每日所需要能量。在行鼻饲时,我们尤其注意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它可以保持口腔处于舒适整洁的环境降低医院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也有助于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于存在吞咽风险的患者,我们及时给予康复的策略。指导患者采用护士呼吸,缩唇呼吸等主动呼吸,以提高呼吸系统反应性。提升呼吸系统排出分泌物和预防误吸的能力。如果患者发生误息,我们应立即先检查口腔。如见异物,立即清除。用吸引器或手清除患者口腔内容物,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冲击吸入义务者腹部及膈肌,促使异物排出,解除梗阻,如未解除,使用吸引器清除部位较深的噎食异物。如无法吸引出噎食异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可视性纤维支气管镜以取出异物,或进行环甲膜穿刺。随即行间断正压通气,如发生误吸时间较长,先行呼气末正压通气。促使肺泡的重新扩张。随即调整为间断正压通气。

6.小结

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问题的精神住院患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重点注意精神类疾病患者,本身精神类疾病就属于特殊疾病,在特殊疾病中的特殊人群,我们就应重点关注。我们可建立相关台账,详细进入患者的评估结果,并及时给予干预。对于存在风险的患者,我们也应及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的训练。通过共情等一系列护理沟通手段融入精神病患者群体,合理运用护理沟通技巧,运用正确的健康宣教方法方式,提高吞咽患者对吞咽器官的运动控制能力,强化肌肉的力量和肌群的协调性。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防止误吸和营养水分的供给。对于经过VVST-CV吞咽评估判断存在风险的患者,在进食期间,我们应安排噎食专座,派遣专人进行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如存在长期卧床的精神病患者,卧床进餐时,必须抬高床头,取半卧位,预防噎食的发生。对于行动不便的精神疾病患者,鼓励发动康复病人协助进食或由专人喂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积极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

*:通信作者:杨群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