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四幼儿园 325000
一、研究背景及目标
现在我所在的班级是大班,大班是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整理是进入小学后重要的自我服务能力,因此,对接《指南》,我制定了班本课程的发展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物品特征比较迅速、有序地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2.能够掌握整理方法,主动整理自己的物品,保持园所与家庭环境整洁、有序。
3.对整理感兴趣,养成爱护物品和爱整洁的习惯。
从“整理抽屉”这一小习惯作为切入点,转换成我们的课程资源。
三、实践过程
在孩子们数落嘉骅小朋友抽屉很乱的时候,我和孩子们展开集体探讨,你们的抽屉是怎样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自己的抽屉展开评价,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开展“我给抽屉打个分”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抽屉的情况给自己的抽屉做评价,经过大家商量决定把标准最高定为3颗星,中等定为2颗星,最差的定为1颗星。看,这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评价表,上面有他们的名字,抽屉的物品以及他们对自己抽屉的星级评价。
分析:这是孩子们对自己抽屉的初评价,通过统计评价表我们能够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对自己的抽屉都不太满意,通过这一次的初评价,孩子们对自己的抽屉整洁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意识到自己平日里整理习惯的缺失,唤醒了他们的整理意识。
2.分析原因:“乱”的探秘之旅
关于整理,老师们在一直提醒,为什么“乱”这个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基于孩子们“乱”的共性问题,我们开展了关于“乱”的探秘之旅,以儿童的视角,用幼儿参与为主的微拍、微视、微说、微记的方法来收集幼儿参与评价的信息。
提取关键信息后,我们开展了专项行动。
(1)最美抽屉我来评
孩子们给自己的抽屉进行初评价以后,我们一起拿出抽屉和评价表比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很多小朋友打分不科学的现象,明明很乱很脏的抽屉可是也打了三颗星,利用圆桌对话形式,我们探讨决定要选出一个“最美抽屉”,那最美抽屉的标准是什么呢?孩子们通过“盲盒”游戏、集体对话、图画表征的形式制定出“整理这件事”的初级指标:1.物品整齐2.没有垃圾3.有分类4.物品整洁。根据指标我们设计了游戏评价表,“盲盒”游戏就是把全班小朋友的抽屉上的名字都用胶带遮挡住,然后每人随机分到一个抽屉,再根游戏表格,每小组选出小组“最美抽屉”,最终6个小组“最美抽屉”进行PK,诞生了全班“最美抽屉”。孩子们还自己设计了“最美抽屉”勋章奖励给抽屉小主人。
(2)断舍离我能行
撕开名字上面的胶带,“最美抽屉”的主人揭晓,原来是我们班——柳思辰,作为“最美抽屉”的获奖者,我们请他来分享她的经验与方法,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够获得“最美抽屉”的最大秘诀就是定期清理不需要的物品。结合日本的《断舍离》这本书方法,我和孩子们一起尝试对自己抽屉的物品进行“断舍离行动”,孩子们将自己抽屉的物品用自己设计的“断舍离表格”进行分类,孩子们根据物品的重要性将物品分为5颗星、3颗星和1颗星,根据表格孩子们给抽屉“瘦”了个身。瘦身前,瘦身后对比
(4)整理顺序最优解
由于给抽屉“瘦身”的时候,我们班的抽屉式一排一排连着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整理,出现了集体堵车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堵车现象,孩子们尝试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索合理的整理顺序并记录方法。
经过孩子们的尝试和记录,我们对每组的方法进行优缺点总结,最后第一小组的“从上至下”整理顺序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支持,从最上面的一排开始整理,整理完后再轮到第二排的小朋友,以此类推。但是第一排整理的时候,剩下的小朋友如何知道自己可以轮到去整理了呢,于是我们班的“轻拍”活动和“日整理打卡表”应运而生,当第一排的孩子整理完时会在“日整理打卡表”上做个标记然后轻轻拍一下他下面抽屉的主人,就这样,孩子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默契。
(5)整理时间大调查
孩子们都是在什么时候整理抽屉的?教师通过记录表统计了孩子的整理情况。
分析:通过统计,发现孩子没有固定的时间去整理抽屉,不过比较集中的喜欢在早晨来园、饭后、回家前这三个时间段来整理,于是我们班决定采用辩论法来对这三个时间段展开利弊辩论,经过辩论,大多数孩子站队时选择了饭后、点心后的自由时间,因为这个时间点充裕且自由时间多。
(6)抽屉整理大行动
确定了整理时间、整理顺序以及整理方法,孩子们变身为小小规划师,画下了自己抽屉的整理规划图,并贴在抽屉上,第二次的整理开始了,孩子们对照整理表开始整理自己的抽屉,整理评价表通过自评、互评让幼儿将整理规则内化于心,并对比整理前后的抽屉情况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分析: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看见孩子们通过相互交流、询问,感官感知、对整理柜子有了初步的意识,由此积累他们自主体验中的直接经验。
(7)最美抽屉勋章
人人都想做“最美抽屉”的主人,但35个人的抽屉也不能每天进行“盲盒”游戏,老师一个人如果要检查这么多个抽屉也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我们班一直有组长作为老师的小帮手,经过讨论决定每天由组长选出小组里一个“最美抽屉”,6个组长的抽屉由老师选出一个“最美抽屉”,最美勋章就是最好的奖励拉。
3.优化指标
(1)整理书包
随着孩子们对整理的意识增强,在走进小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又把整理的兴趣落到哪儿了呢?书包该怎么整理呢?第一次我放手让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整理书包,通过游戏“比比谁找快”,孩子们发现了第一次整理出现了许多问题:1.橡皮、铅笔等小物品被压在书下面拿不出来2.书包里的绳子会打结,勾住书本3.水杯会漏水4.书包立不住等问题。问题有很多,办法也很多,通过和孩子们的讨论之后我们决定来一场“我的整理方法最棒!
孩子们在小组讨论→组员代表分享→全体投票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整理经验,学习同伴的整理好方法,同时将整理指标再次细化产生了新的整理规则:1.整理时有小物品或者难以对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收纳袋或者收纳盒进行整理2.整理物品时要从大到小、前轻后重、正反统一3.有水的物品要单独存放4.根据书包布局整理物品
(2)幼儿园整理
孩子的整理能力不断上升,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整理小达人,他们把眼光放到了班级区角、园所环境里,通过设计标志、制作标志和提示牌再到集体整理,在园所整理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新的整理规则。1.有对应标志的整理物品可以保持更好2.整理应该根据物品的新旧、软硬、用途等特性分类3.要根据物品的功能、特性来规划空间。孩子们互相讨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物品整理的兴致。
(4)家园整理
幼儿园的整理得心应手,那么家里的整理呢?我们开展了与家庭互动的整理活动,通过我的东西我整理——家庭区域大调查——家庭整理打卡的系列活动,不仅巩固了孩子的整理方法,还从家园整理中学习到了新的整理方法,提升了幼儿的整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