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引领下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大思政”格局引领下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研究

李晶晶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为了增强思政课的社会生活内涵,拓展思政课的教育资源,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途径。在大思政格局下,我国高校应该注重思政教育对原有教育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领会到思政教育的育人性,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大思政格局下,开展高校育人政策时还有部分内容尚待完善。因此,本文提出大思政格局下建设高校思政育人新路径的对策。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高校思政育人;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新的目标和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围绕高校思政育人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

1.1广泛性

思政教育工作本身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具有人员参与的广泛性。确保大思政教育格局构建,助力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能提升实践育人价值与作用,助力各组织与各部门携手共同发挥育人职责,构建圆心式教育格局。现阶段,高校正在为构建大思政布局,不断扩充思政教育队伍,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从传统思政理论教师、辅导员队伍到现阶段成立的专业思政教育部门,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更多师资力量加入思政教育队伍,有利于完善思政教育格局,凸显人员参与的广泛性特点,也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虽然现结段思政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高校正在积极健全育人格局,为强化师资力量做出多元努力,期望以此突出高校思政教育的广泛性特点,引导更多教育人才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并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人本性

思政教育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构建有利于占领教育主阵地,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会积极完善思政教育格局,强化对学生的系统性关怀。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发展需要,强化对多元教育主体的有效关怀,能依据政治诉求,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又能始终围绕大学生展开多元化思政教育工作,避免大学生在多元化网络思想侵蚀下丧失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为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发展时会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关怀,这既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尊重,也能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

2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2.1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强调校企合作,高校也在适当增加实践教育比例,但目前思政教育中仍存在侧重理论教学的现象,习惯向学生讲述多元化政策方针。思政教育中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不利于大学生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因此很难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长时记忆,这也是导致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主因,许多教师在教育创新与改革过程中开始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互动,但由于课堂时间较少,因此一般课堂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理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实践教育比例也相对较低,这是思政教育质量一直未有效提升的主因,不利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

2.2忽略学习者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与革新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优化,但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重视和关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发现教育改革过程中缺少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关注,各类高校积极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期望为行业发展与进步培养多元化人才。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更不利于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例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对时事政治以及人文文化等方面的融入,缺少多元化融入,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更不利于学生加强实践思考,虽然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会尽量理解理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但由于缺少综合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优化与创新,也不利于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展开多元化教学,忽略学生主体性说明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加强系统性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助力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早日形成,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受到限制。

3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完善

3.1认真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首先要实现全员育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高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通过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的全员育人作用,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其次,要实现全过程育人。高等学校所有的课程均具有育人功能,要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再次,要实现全方位育人。要构建立体化思政育人体系,做好课堂内外思政育人和校园内外思政育人有效衔接,把思政小课堂(理论)与社会大课堂(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独立思考,边学边悟,以思政理论塑造价值品行,以社会实践锤炼坚韧性格。

3.2推动高校思政育人绿色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要解决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创设思政育人的生态系统,构建高校思政育人的双边平台,把学生与学校、师资队伍、家庭、实习就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链接于平台之上,通过育人平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协同治理,集约使用育人资源,降低育人协调成本,在简约而浓厚的育人氛围中实现德育与智育双重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此外,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无论思政课程育人资源还是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必须包含绿色发展的内容。可以通过绿色发展政策变迁、党的十八大前后绿色发展成果比较、未来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展望等内容的分析,为思政育人框定一个绿色的发展框架,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扎根于同学们心中,成为指导其言行的规范。

3.3推动高校思政育人开放发展

开放主要解决育人系统内外沟通和联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而言,通过校内开放,在不同部门和教师之间形成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思政育人氛围,构建校内思政育人开放共同体。通过校外开放,则既要“引进来”,把其他高校成功的思政育人理念和经验吸纳进本校的思政育人计划并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之中,也要“走出去”,通过各种会议、论坛、考察活动、座谈交流活动等,发现本校思政育人的优势和不足所在。通过校内外的沟通交流,构建校外思政育人开放共同体。从微观层面而言,要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各类育人主体必须敞开心扉,与学生坦诚相对,在真正理解、尊重、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走入学生内心,实现心灵与心灵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当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

结束语

“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为高校思政育人理清了思路、整合了资源、搭建了平台。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校思政育人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反思高校思政育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理念,以有效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晶.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分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9),110-112.

[2]张家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6),146-152.

[3]李仙娥.“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论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1),106-110.

[4]吴磊.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及构建思路探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