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郑州,450008
摘要:【目的】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生存困境,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迫在眉睫。【方法】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将目标成本法应用到企业管理体系,以达到成本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结果】通过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从生产领域转移到研发前端,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结论】制造业企业运用目标成本法,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夯实成本核算基础、建立跨部门合作团队、提高全员素质入手,优化企业研发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营销阶段和考核阶段的成本,达到成本控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利润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如需求端增长乏力、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及人口红利消失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成本控制,从各个方面挖掘潜力降本增收,成了制造业企业的重中之重。目标成本法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手段,通过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1 目标成本概述
目标成本法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价格决定成本,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以及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的确定首先应考虑产品销量以及价格,确定销售价格,估算出预计成本。其次依据战略规划确定目标成本预算,将成本差异作为成本控制对象。最后,目标成本分解为材料采购阶段成本、材料生产加工阶段成本、售后服务阶段成本,运用价值工程进行产品分析,考虑哪些功能是客户必要的,哪些是剩余功能,以此寻找成本降低的空间。实践证明,目标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企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目标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产品研发、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与全局性的企业管理活动配合,针对性管控,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优化产品设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等,及时了解控制各时期企业实际资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节省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目标成本全过程控制,保证了企业资金资产安全,有效地降低了企业风险。最后,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成本法首先考虑市场竞争环境,根据市场环境需求设定价格,既保证价格合适,又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客户,达到客户预期,实现增加现有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现状
2.1企业各环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研发、生产阶段
制造业企业多是以粗放型经济方式实现增长,在研发生产阶段成本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显性成本,轻视隐性成本。企业对隐性成本例如人力资源利用率、机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员工工作懈怠以及员工离职造成的招聘、培训、岗位衔接等造成的成本增加不够重视,只看得见直观能见到的材料是否多用或者少用。二是重产品生产过程成本控制,轻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控制,认为只有生产过程产生的成本才是产品成本,不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其他的各种成本,导致企业无法获得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三是重性能轻成本。如有的设计人员为创新产品,加大产品新功能、新技术的开发投入,却忽视了原有功能的承接和市场需求情况的调研。如果盲目更新设计导致成本骤增,价格上涨,则会导致原有市场份额流失。[2]
2.1.2 采购阶段
一是采购计划不合理,采购人员不明确采购物资的关键事项,导致采购物资不足或过多,进而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使采购成本因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而进一步增加,或者是采购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浪费;二是供应商选择不当,或采购方式不合理,或缺乏完善的招投标制度、采购授权制度,因此可能会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从而导致企业采购的物资质次价高;三是采购验收付款阶段,质量把关不严,付款审核不严格、不及时,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2.1.3 营销阶段
企业售前售后齐抓并进缺失,忽略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只注重产品的营销方式,未将售后服务费用纳入成本控制范围,投入售后较少从而导致客源流失。
2.1.4 考核阶段
一是没有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成本考核机制,导致员工对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有懒散懈怠情绪,更不会有什么创新。二是重视过程管理、忽视结果应用,将实际成本不超出目标成本作为最终目标,而没有根据结果反馈,发挥查缺补漏的作用。
2.2成本管理基础不完善
制造业企业多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财务人员专注于在办公室记账算账,生产车间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同财务衔接,会产生基层车间中的现场管理缺失、产品成本定额数据无法获取、相应的财务制度跟生产经营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财务人员很难对物流、资金流进行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基础数据信息不能由各部门共享,造成基础数据的重复录入,信息流通不顺畅,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导致成本上升,影响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3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优化各环节的成本管理
3.1.1 研发阶段
研发能力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是关键的制胜点。产品更新速度快,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开发能力较为关键,研发人员需考虑市场走向,进行必要的创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积极与供应商合作。企业通过研发阶段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规划,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研发阶段具体优化措施如下:一可以通过更改产品尺寸、材料替代、减轻重量等方式减少原材料。二是在满足功能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新技术,将新的廉价的材料或者其它规格材料替代原有材料来降低材料成本。三是为达到大批量采购降价的效果,可以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减少零部件品种数。四是保留那些成本低,但消费者感知价值高的功能,去除性价比低、消费者感知功能低的配置来降低成本。
3.1.2 采购阶段
制造业企业在采购阶段,需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制度,具体可参照以下几点:其一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挑选综合能力突出、稳定的供应商,在挑选供应商时不仅关注价格还要着重分析其持续经营能力,分析质量、质保、技术、规模以及资质等;其二建立采购计划,确定合理的采购数量,采购批次、价格区间、账期和运输成本,对于量大从优的商品合理确定数量和价格的关系,尽量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减少库存积压;其三建立采购质量评价标准,降价采购的同时要兼顾采购质量,采购入库的材料要经过质检员的检验,确定入库合格率,并在年终评估确定采购负责人绩效。四是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通过设计减少零件品种,通过提高采购数量要求供应商降价,降低材料价格的同时也降低了采购管理成本。
3.1.3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目标成本的达成,主要通过一下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技术部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精心操作,加强生产装置物耗、能耗和加工损失的管理,减少不合格品,提高产量和产出率。二是减少材料消耗,按目标成本确定的产品材料定额、人工费定额为依据,合理计算发料额度和配备工人,对节约材料和提前完工的部门或个人予以奖励,对浪费材料和延迟完工的部门或个人予以惩罚;对存在的边角料,尽量充分利用,以降低成本。三是加强对存货的盘点与管理,通过盘点制度确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四是尽可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在投入相同人工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产品,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五是通过对设备的精心操作、日常维护保养和提高大修质量,确保设备的长周期运转,统筹减少制造费用中的修理支出。
3.1.4 营销阶段
在营销阶段,制造业企业需要完善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将售后服务费用加入到目标成本管理中,制定售后服务体系,依据成本效益等原则预测售后服务成本,既能提高企业信誉促使企业提高销量,又能控制售后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
3.1.5 考核阶段
与目标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绩效考核,制造业企业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成本考核制度,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按月或按年对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让各个责任中心以及被考核人明确业绩与奖惩之间的关系,重视成本结果的应用,通过薪酬建立、绩效建立、升职奖励等机制使管理者加强目标成本管理,落实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整体生产成本的降低。[3]
3.2 夯实目标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3.2.1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成本核算基础
制造业企业是基层员工很多,如果各按各的招数来,就很混乱,应注重顶层设计,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提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利用ERP会计信息系统,以财务核算为基础,同时支持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三大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内基础数据的共享。集财务、业务、研发生产于一体,实现各种信息一次录入永久可用,一人录入多人可用的共享要求。同时应保证录入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基础数据包括客户资料及编码、供应商资料及编码、物料档案及物料代码和计量单位、固定资产清单等。使用完善的监督核算体系,发挥数据技术的作用,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以及数据分析,为成本管理创造稳定基础[4]。扎实做好基础信息管理工作,建立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团队,完善信息化工作规范,建立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匹配的的网络环境。
在ERP环境下,企业应有效整合研发、销售、采购、生产以及成本核算等流程,多角度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进行监督,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实现成本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对实际成本数据进行获取[5],确保数据输入输出的准确、及时。通过完善成本核算,优化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3.2.2 建立跨部门合作团队
建立目标成本管理跨部门合作团队,团队应由研发、销售、生产、财务、售后等人员组成,根据授权协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3.2.3 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
企业应从上到下齐抓并进,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反对浪费,并争取为节约企业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加强认识、学习、组织培训等方式,加强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技术、文化等培训,结合目标成本管理开展专项培训活动,管理层应鼓励职工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升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认识,并督促企业内部职工加强沟通、优势互补。倡导提高效率是节约的一种途径,少干错事亦然,在上行下效的同时,也应让企业员工享受到为成本节约做贡献的好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为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应从上到下齐抓并进,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运用好目标成本法,以合理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以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微利时代。
参 考 文 献
[1]李倩倩.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目标成本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3(02):88-90.
[2]骆李佳.目标成本管理下的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浅探[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10):49-51.
[3]黄俊怡.基于目标成本法企业生产制造费用的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23(01):68-71.
[4]柴壮.ERP环境下制造业成本核算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2(07):161-163.
[5]徐菊芳.制造业成本核算的难点及解决路径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6):180-181.
作者简介:秦记荣(1975-),女,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