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

晏绪娜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延安市 716000

摘要: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的爆发性上升,自闭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由于难以用药物治愈,持续终身,自闭症已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密切关注的焦点。自闭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言语发展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本文论述了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希望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有所帮助,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关爱。

关键词:自闭症;临床表现;干预措施

自闭症儿童犹如天上的星星, 一人一世界, 有视力不与你对视, 有听力却充耳不闻, 有言语不愿交流……他们将自己封锁起来, 在自己的世界独自闪烁。近几年,随着自闭症发病率的爆发性上升,自闭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根据美国自闭症和发育障碍疾病监控中心的数据统计,在过去二十年中,自闭症的确诊率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2020年ADDM最新公布的数据,自闭症的发病率达到1/54(Maenner et al.,00),目前国内在自闭症发病率的统计上还比较缺乏权威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资料,但是综合部分地区和相关从业者的调查结果,国内自闭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处于比较严峻的状态。2013年相关研究者根据文献搜索和统计结果报告(Feng et al., 2013),中国大陆的自闭症患病率为2.38/10000,但这一结果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2015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称,国内自闭症患病率高达1%,中国自闭症群体超过1000万,14岁以下的患者人数预估超过200万(张莉,2021)。

1.自闭症的定义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儿童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婴儿期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Kanner教授在1938年首次观察到自闭症,1943年首次正式报道了11例具有共同症状表现的患儿,将其命名为早发性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1997年,国内陶国泰首次介绍了自闭症的相关研究。但是很多患者未必在每个方面都具有缺陷,属于不典型的自闭症患者,因此引入了“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个概念。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男孩多见。根据美国8岁儿童的数据,从2012年到2020年孤独症患病率由1/68升高到1/54。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 儿童占0 ~ 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

  1. 自闭症的诊断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主要还是做CT排除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部分患儿在 CT上可以看到小脑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大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通过收集全面详细的生长发育史、病史和精神检查结果,如果发现患者在3岁之前,逐步出现了言语发育与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将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 Asperger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和 Rett综合征等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排除掉之后,就可以做出儿童自闭症的诊断。

  1.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

自闭症儿童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言语发展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在这三方面发生的同时会伴随着情绪及行为异常和认知发展不平衡,例如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部分患儿音乐、机械记忆 (尤其文字记忆) 、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

3.1言语发展障碍

语言发育异常是孤独症患儿最显著的临床症状,也是孤独症患儿诊断的主要依据。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语义的理解能力受损、语言的表达发育迟缓或不发育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受损三个方面,其次还会出现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孤独症儿童在语意上主要表现在:当别人向他们提出对话时,他们没有回应;或是谈话内容太少,很难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沟通;在社交和交际中,很难理解别人的意图,情绪和行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发育迟缓通常表现为:讲话单调、没有口语的表达,语调没有高低起伏,表达方式快速且是间断式,给人一种机械僵硬的感觉。经常会出现人称代名词的倒置、“你”与“我”的混乱、极少以“我”表示自我的情况;一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有着更好的机械性记忆力,他们会不停地重复他们所听过的话,他们会“鹦鹉学舌”地说出他们所说的话。自闭症儿童语言应用能力受损表现为:患儿语言表达方式以平铺直叙为主,很少用情绪性词语来强调自己的意思,多有节律障碍,很少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

3.2社会人际交往障碍

每个人的生命中并不只有自己一个人,社交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

症的孩子在社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表现在自闭症儿童不愿意与人接触、交流和沟通,就算是和自己非常亲近的人,他们也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玩耍,比如说他的父母与他进行沟通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不闻不问,所以对于孤独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朋友的;其次,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爱好单一,他们对于正常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只会在特殊情况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一定的社会互动,例如在孤独症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手上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之类的,他才会主动的伸手去拿;另外,自闭症儿童对他人有严重的抵触心理,因为言语沟通不流畅,也不能很好的交流,所以他们很少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并难以与同龄正常儿童建立伙伴关系,导致自闭症儿童很少有自己的朋友;最后,自闭症儿童在感情理解和互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不懂得"察言观色",不能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更加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会使患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脱离社会,越来越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

3.3重复刻板行为

对于自闭症儿童,第三个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们的重复刻板行为。他们十分抗拒周围的环境忽然产生变化,行为十分的固着重复。自闭症儿童行为的重复、刻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刻板性、拒绝变化和持续性。首先刻板性:有些自闭症儿童进餐前需要特定的餐具摆布,一旦缺少这些步骤,患儿就会拒绝进食在他们看来这是餐前的一种固定仪式。还有一些患儿他们会设定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例如在摆放卡片时,必须要按照他所认为的正确的方式进行摆放,不允许别人打破或调整他的摆放方式;其次是拒绝变化:如果出现了与平日生活不同的变化,这种改变对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们拒绝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极度缺少安全感,他们只有在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感觉到安全感;最后是持续性,重复、刻板的持续过度会妨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的生活,例如,一名患儿执着于涂色,而且重复性的局部涂,结果可能在一小时之内用完半盒水彩笔,而且涂完的纸张到处乱扔,这给家庭造成了不少的额外开支和负担。重复刻板行为是最难克服的一类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交学习,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发育。一些家长甚至觉得,这种行为对于儿童而言是最难以忍受的,因为这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有效干预措施

4.1言语发展障碍干预

而在自闭症儿童中,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存在功能性语言问题。功能性语言是指一个人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能将他的想法或感受传达给其他人,并使别人理解其意思的能力。根据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自闭症儿童应拥有足够的自然语言或书写技能,以满足日常沟通的需要。通过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发现,想要解决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问题,就必须要改进他们的语言康复训练,同时也要找到"第一语言"的替代方案,以减轻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基于生活化原则和反复训练原则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科学,更加连贯,并突出了对自闭症患儿的培训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求父母和教师不断地给予帮助。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孤独症儿童中有一部分从不张嘴说话,不懂语言,因此,当前图片或手势交流系统将成为孤独症儿童交流的主要手段。学会手势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儿童无法完全理解所教的符号,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儿童都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符号,而且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培训。如果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所学知识,再经过几年的练习,他们就可以用手语来表达较长的句子(张悦,2013)。

4.2社会人际交往障碍干预

对于自闭症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方法有催产素药物治疗、应用行为分析法以及针灸治疗。催产素在诸如学习记忆和社会交往等多种生理现象中,都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催产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其进行调节。应用行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 ABA) 是自闭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指人们在尝试理解、解释、描述和预测行为的基础上,运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方法对行为进行干预,使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过程。行为分析法采用强化正性、消退负性技术矫正患儿的异常行为模式并促进基础能力发展,行为分析法主要包括:回合操作教学法和关键技能训练法。前者用于提高患者掌握学习的技能,后者用于改善患儿的语言能力,从而提高患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传统的行为治疗相比较,应用行为分析的方法更加注重个体化,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刺激和强化策略。最近几年,也有很多关于针灸治疗自闭症的研究,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证实了针灸治疗自闭症是有效的。

4.3重复刻板行为干预

在干预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重复刻板行为。所以在干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孩子不同的重复刻板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在现实生活中多采用行为干预的方式来降低自闭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主要包括前奏事件的干预和行为结果的干预两种方式。

首先,前置事件干预是指在孤独症患儿产生重复规律性行为前,消除或调整导致这种行为的所有因素,从而降低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规律性行为的发生。(贺晓旭,2017)。比如,有自闭症的孩子在闲暇的时候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所以干预者和父母要尽量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无聊的时候,给孩子做一些事情,让孩子们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做重复的事情,如果自闭症孩子对某个不期望的东西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刻板物提前隐藏起来。

其次,行为结果干预包含消退法、区别强化、惩罚和积极的干预四个方面。“消退”方法基于“消退”原理,通过“消退”的方式,将“增强”的行为从“增强”中剔除,使得“增强”的行为在“增强”过程中逐步减弱。区分强化是建立在行为强化和行为消失这两个原理的基础上,让希望的行为因为加强而持续增长,而不希望的行为因为没有加强而持续降低。所谓惩罚,就是在某个行为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一个行为人不喜欢的结果,使得前一个行为不断减少,当孤独症儿童出现重复刻板行为时,干预者用一定的方法使儿童得到了一个他不喜欢或厌恶的结果,儿童在每次行为之后都得到这个厌恶的结果,从而使其重复刻板行为变得越来越少。积极的干预着重于对个体所呈现出的问题行为展开功能分析与评估,运用到自闭症儿童身上,则着重于对儿童的重复刻板性行为进行功能判断,因此能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证据。


4.4综合干预措施

近几年,除了以上的几种干预措施之外,我国对自闭症的干预出现了综合干预的趋势,并且,通过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单一模式的干预。比如,陈强(2013)对6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自我干预和自我干预的对比研究,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了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关系发展干预、融合的综合干预等方法,结果显示,经过综合干预,孤独症儿童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适应性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3岁之前进行干预的孤独症儿童,他们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综合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症的症状,并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

5.结束语

由于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及时地进行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好。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国家和社会应该多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重视,除此之外,家庭也是自闭症儿童最坚强的后盾,我们应该一起努力,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关爱,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一定会更早取得更大的突破。在我国的自闭症儿童研究领域,所涉及的还是相对较少,但是在一些干预研究中依旧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更多地集中在治疗的方式上,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治疗的实际操作上。总而言之,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早期干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辛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悦.(2013).手势沟通干预方案对增进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成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401&filename=1013305109.nh

[2]贺晓旭.(2017).自闭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研究综述.绥化学院学报(04),84-87.

[3]陈强,曾淑萍,周翔,等.(2013).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43 - 45.

[4]张莉.(2021).面孔信息对自闭症幼儿注意定向过程影响的眼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DFDLAST2022&filename=1021656417.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