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问题·评价表促进课堂有效学习 —以探究平面镜成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情境·问题·评价表促进课堂有效学习 —以探究平面镜成像为例

李鹏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二中学

摘要:问题是一堂课中教与学重要的桥梁。问题的解决也是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一堂课中有了精心设计的核心问题,再结合评价量表,可以很好的引导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以及利用评价表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提升核心能力。

关键词:课堂 核心问题 设计 评价表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关注情境创设,关注问题的提出;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总结反思与应用迁移[1],可以总结概括出图1的结构模型。

由此可见,不管是任务型的课堂,还是项目化主题的课堂,都是需要基于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思考与学习。为了发展学生课堂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引入评价的量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也可以进行过程评价,督促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笔者以科学教材七下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中探究平面镜成像为例,结合图1模型,谈谈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与评价达成的方法。

从目标出发,创设情境,提炼核心问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核心概念下,声音与光的传播中的学习内容。课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对这一内容提出的学业要求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平面镜成象的特征。从课标中分析发现:这节内容并不是简单的识记原理内容,而是需要建立光的反射路径模型,来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特征,需要培养学生用模型建构来解释现象的科学思维。

平面镜成像现象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也有生活的经验,比如成像是正立的,大小相等的,左右相反的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生活的观察,是一种定性的判定。那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就应该引导学生由定性的判定到用科学的证据证明这一科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情境的选择上,不应只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现象,这样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意愿。由此笔者从硬币时空穿越的魔术情境引入,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并由情境提出三个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的观点是什么?③你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呢?

三个问题的设计是基于我们认识世界的三个维度提出的。第一个维度是基于事实观察到的现象;第二个纬度是基于经验或科学知识;第三个维度是基于推理论证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也为整节课定下基本的基调:就是通过观察猜测、理论分析、寻找证据解释。

要解释硬币的时空穿越,需要平面镜成像的知识为支架,因此紧接着设计了任务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如下:①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②你可以通过实验中的什么现象证明你的猜测?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基于探究活动的要素维度来设计的。从生活经验中建立假设或猜想,然后到收集事实与证据来证明假设。

二、利用评价表自我监测,达成目标

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能让学生有目的、高效地完成探究过程,需要有明确的方向。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探究活动中既有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也有同伴间的合作学习。那就将评价表有效地嵌入探究活动,可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和改进的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这节课引入的评价表如下表:

平面镜成像 评价表

评价指标

A档(5分)

B档(3分)

C档(1分)

评分

指标一:

发现规律

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4个特点

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2-3个特点

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1个特点

指标二:

寻找的证据

能依据实验现象,找出所有对应特点的证据

能依据实验现象,找出2-3个对应特点的证据

能依据实验现象,找出1个对应特点的证据

表格中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对应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并寻找证据来证明,发展推理论证的思维。这样学生目标明确,有困难的地方也可进行小组同伴合作与讨论,达到深度学习,实现学习效果的自我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再通过评价表的自我展示:平面镜成像几个特征,有几个证据证明的说明。以及其他小组间的交流互评,有效地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实现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建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最后的环节,要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应用,需要尝试解决复杂情境中的问题,因此在最后环节设计了问题如下:①你能用光路图解释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吗?②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在纸上画出等比例的一盆花。这个两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结语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很多纬度展开,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可以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还可以从科学学科的特征等。课堂的达成评价也可以有很多维度,可以是任务完成的情况,也可以是评价表自评和互评的展示等,但不管哪个维度,最终我们都指向课堂的有效促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来统领课堂学习,以评价表为监测,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持续探究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值得我们去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蒋永贵 金京生 以评促探:基于标准的科学探究评价工具设计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3

[3]蔡呈腾 怀着“建构”上课堂:初中科学课堂组织的最大可能[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