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设院(山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双碳、绿色、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建筑师,另一方面需要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建筑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队伍。为此,本文对建筑学的产业困境与教育变革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学;困境;教育改革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应用技术型课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中的重点内容。为从根本上提高房屋建筑教学质量,应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对房屋建筑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筑学的产业困境
1.1产业困境引发教学困境
建筑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建筑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筑学主要面向工程及艺术实践领域,难以根据基础学科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拨款、资金支持等方式并不可取。所以,建筑学以为建筑相关行业培养优秀型人才为根本教学目标。从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工作实践领域也是大部分建筑学学生的就业选择,这也是建筑学科运行发展的根本。如果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难以胜任日常设计工作,进入企业工作后还需要接受更多的专业技能及时间操作培训。高职院校课堂教育没有充分重视实践所需的许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法律法规、施工图纸和施工、经济成本及营销等。
1.2传统规划设计的产业困境
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经济持续下滑,导致我国GDP增长也持续下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随之而来,我国各区域政府对供给侧改革尤为关注。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来看基本持平,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占设计市场最大份额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征用及销售总面积有所下降,由此可以判断,全国大规模快速建设将基本达到高峰。随之而来的是规划设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表现在设计项目准入越来越困难,设计费用持续下滑,恶性低成本竞争盛行,设计行业生存难度加大,员工收入下降等。
也正因如此,互联网媒体上继续出现大量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悲观评论,如今高职院校学生转学转业现象迅速增加,高素质人才不断向外流失,建筑企业招聘也愈发困难。由于建筑行业在过去20年大规模扩招,致使建筑业的低端产能明显过剩。即便如今高端产能依然短缺不足,但受高端市场规模小且发展不稳定影响,难以对中短期内行业市场不足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因此,须等待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不久的将来,应尽可能取消低端产能,并在高端产能扩张阶段给予高度重视。
1.3学术研究人才发展困境
长久以来,建筑学本科定位在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偏重专业技能训练,且始终保留着师徒传授、匠人手工、人文艺术修养等浓厚的中古时代色彩,本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厚基础的工程知识结构和综合思考分析能力,科学素养严重不足,进而导致硕士、博士学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出现基础性缺陷。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建筑工程问题日趋复杂,建筑学科和建筑产业亟待突破升级,硕、博阶段学术型人才创新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此外,我国建筑院校基本都是在以理工科大学为主导的评价体系背景下开办的。长久以来,建筑学被简单地等同于其他工科类专业,教师准入条件也被设定为需要取得相应的博士学位。由于缺乏博士层次对应的专业学位,学术型博士人才成为专业教育的主力军,不得不承担大量专业教学任务。同时,部分专业型硕士毕业生转到学术型博士队伍中,往往因不擅长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而不能按期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即便他们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难以适应以学术成果为评价导向的晋升要求,人才成长受到严重阻碍。
2建筑学的教育改革
2.1考核方法改革
建筑学的成绩评定由原来的单一期末测试转变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定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后线上作业、阶段性线上测试、课后实践调查作业。课后线上作业在每节课后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给学生,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学生作业量不大,但能及时回顾课程上的知识点,教师也能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习进展,以便查缺补漏。阶段性线上测试是每学完1~3章,对前期章节内容进行测试。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绘图题、简答题等。课后实践调查作业是学生实践调研后整理排版的图文并茂的图纸。期末测试采用开卷形式,着重考核建筑法律法规知识点的应用,不侧重知识点的记忆,题型丰富,包括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判断、简答、综合应用等。
2.2教学方式改革
2.2.1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改革探索中,注重选取合适案例,通过案例将枯燥的法理生动化,激发学生产生兴趣,能够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点。例如在绪论中讲授本课程学习目的和意义时,选取某本科毕业不久的助理工程师因设计不当获刑入狱的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在讲授住宅设计规范中,教师选取住宅低窗发生儿童坠落,造成意外伤亡的典型案例,通过描述事件,对照规范条文,分析责任,使学生认识低窗防护的必要性和违反规范的严重后果。在实践教学中,案例教学是重要环节,具有互动性、实践性、启发性等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将能力发展与知识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
2.2.2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主体,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还应用了分组讨论法。例如在学习第二章民用建筑统一标准过程中,有一系列容易混淆的术语,民用建筑与居住建筑、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及建筑控制线、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建筑净高与层高、地下室与半地下室等,以往教学中,采用单方面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授课效果不佳,学生缺少思考及参与积极性,对知识点的理解似懂非懂,不能举一反三。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上课时,将这些易混淆的术语展示给学生,并提供一些典型的多层、高层住宅小区的案例,先不过多讲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留出适当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最初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准确,但深入交流后能走出理解误区。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分析和归纳,引导学生找术语核心。
2.2.3实践调查法
建筑学是对理论性规范法规进行知识点讲授,最终教学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建筑设计中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使建筑设计方案满足规范法规的相关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引入课后实践调查。布置课后作业,例如生活中的“违规”建筑小调查。需要学生提交A2图幅彩色排版作业,图文并茂,收集8~10张实地拍摄或网上资料图片,每张图片配简短文字,说明所违反规范的名称、编号、内容以及违规的危害或后果等。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从找问题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周边的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发现违规问题。
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专业定位与关注点存在差异。为达到预期教学成绩,应努力使课程教学适应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除应用必要课堂教学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外,应对实践环节给予重视,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兴趣,对高职学生来说非常关键,是实现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宗旨的主要路径,是推动应用型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我国教育事业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清.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装配式建筑教学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砖瓦,2021,51(8):67-68.
[2]赖德铭.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安徽建筑,2021,48(7):134-135.
[3]宋红玲,卜松.思政教育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的体现[J].住宅与房地产,2021(21):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