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1

浅谈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喻进

南平镇中心小学校,重庆市南川区 408400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还可以发挥其德育功能,与德育教育融合。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所具有的优势,有效实现美育与德育同步进行,达到促进学生加深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践行能力的目标。教师要以美术教学为载体,实现学生道德培养,为学生未来做准备,为社会及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融德育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就是在美术教学中以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过程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特点,以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及融合为手段,根据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学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致力德育渗透,在提升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有机融入德育。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及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小学生好比一张白纸,需要教师以多彩的画笔,画出绚丽多姿的图画;小学生又像璞玉,需要教师用心去雕琢与修饰,帮助学生绽放人生光彩,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具有可塑性,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心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美术教师要发挥好“领路人”的作用,通过德育价值的引领,使学生认识到道德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美术教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对渗透于美术作品中的德育元素理解得更加深化。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一)忽视德育渗透

    美术学科长期以来被视为副科,小学教学过度关注语、数、英学科教学,并将其定义为主科。而处于副科地位的小学美术却受到忽视与冷落。部分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了解,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照本宣科,依据教材进行理论性讲解,进行示范绘画,谈不上融德育于美术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缺乏实践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才能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但是目前的美术教学通常局限于课堂,美术教学的道德渗透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不能通过与自然对话,领悟审美的真谛。教师总是注重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学生缺乏实践探索的机会,感觉美术理论很难理解,美术技法深奥难懂,美术中蕴含的德育内容难于体会,降低了美术教学的德育功能。

三、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注重美术欣赏,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的审美功能,借助美术教材中画面优美、德育内容丰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与体验作品的德育内涵。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不但学习作者的表现技法,还要重点体味作者通过画面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融入画面情境中,与作品及作者进行近距离对话。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透过画面的表层,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在欣赏与了解过程中自觉接受精神与情感的陶冶。

(二)提高学生创作动力,在创作中接受德育

    教师要不断更新美术教学方法与模式,使小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新鲜感与趣味性,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思考与感悟,对于情感因素的理解及道德认知达到深入与升华的程度,并主动思考如何将这种感受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美术创作成为学生道德认知与情感表达的平台,教师要以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美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以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美术作品进行表达。在此期间,学生不仅情感得以加深,还要思考美术的表现技巧,可谓美育德育齐头并进,融为一体,使美术教育依托下的德育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让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身对于道德的认知与情感。美术创作活动,是学生在积累了相应美术知识后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抓住创作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对自然、对社会的体验与感悟,有效达成德育目标。

(三)优化评价机制,有效渗透德育

    德育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最深层的心理需求是得到老师与同伴的鼓励与认可。而评价要发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良好表现进行肯定的作用,从正面分析学生进步,从正面鼓励学生进步。评价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进行强化。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优点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学生会在教师的强调与强化中,深切感知自身的长处,并继续发扬。这是一种价值性引领,能不断促进学生固化自己的优点。而这对是非观念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正面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不仅要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强化美术创作技巧,也要对其表现出的优势进行肯定评价,从而鼓励学生发扬长处,改正不足。除了在美术评价内容上进行优化,还要用多元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道德良知。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注重美术欣赏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动力,在创作中接受德育,优化评价机制,有效渗透德育,促进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把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作为实践探索课题,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更加有效的德育渗透路径,关注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多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同时,美术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是多元化的,教师要根据德育主题,整合德育素材内容,抓住德育渗透环节,使德育渗透于无形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