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的研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的研析

颜昌静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民医院 财务科 云南彝良 657600

随着医改持续深入,DIP支付模式在医疗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医疗保险支付模式的改革对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DIP支付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的具体对策,为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的研析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全面推进,医保付费模式的改革更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部分。以科室成本管理、医疗项目激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绩效和成本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DIP支付方式下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必须将DIP支付方式与医院的绩效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医改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精细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提升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一、DIP支付方式

“区域点数”“总额预算”与“按分值支付”(DIP)是一种综合性的理念,包含统筹地区、“点数法”(统筹地区某个疾病的医疗费用总额)、“总额预算”(统筹地区医保基金总额)、“点值支付”(每一个疾病的1个分数对应的金额,即“费用”)四种理念。DIP指的是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构建出来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医保按病种分值确定付费标准,实行按病种付费。DIP技术具有适用性和扩展性,可以在制定门诊支付方式,以及对医院收费方式的改革中加以探讨。

二、DIP支付模式对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冲击

(一)对医院的内控工作产生的冲击

随着DIP支付模式的推行,传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对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流程和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医院要想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必须加强对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治疗方案进行持续的优化,在保证患者可以快速康复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医院盈利的目的。这就对医院的设备、物资、人员配备以及科室和病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给医院效益带来的冲击

DIP对当前医院收益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绩效管理,基本都是通过财务进行简单收减支进行独立核算,因此,医院运营管理工作中,医务、医保、信息和财务等主要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融合程度不高,临床业务科室的参与程度也不高。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医院财务部门更多地关注于事后反馈和监督,因此很难单独地渗透到医院运营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流程梳理和运营管理决策支持工作中去。对收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DIP是医保预付,它是以点值结算的,而现在的绩效核算是以粗犷的收减支绩效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对成本进行精细的核算,可能就会造成治疗的越多,损失得就越多。面对DIP支付方式改革,各地DIP支付政策规定,对于医保使用率计算支付系数,另有专门差异结算,医保使用率过低或医保使用率过高,还会打折结算。

三、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实行全面预算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在预算的编制上都是以增量和项目叠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而编制层次只有院、科两个层次。在实施 DIP支付制度后,医院要扩大预算的范围和深度,把病种费用、项目费用、服务项目费用等都纳入整体预算。具体内容有:第一,健全编制机构,要将医院运管、财务、物价、医保、病案、采购、药品、资产、装备、信息、医务、护理等部门都纳入其中,并对每个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责任进行明确,对诊断分组进行分析,对收费标准进行掌握,对收费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医疗质量,对费用进行控制。第二,对医院内外进行调查,对各个科室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科室和潜在科室,然后将所有的资源都分配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开发和挖掘自己的潜力科室。第三,要建立健全预算监督的反馈机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核,做到全面、全过程、全覆盖。

(二)加强费用管理

实行 DIP支付后,医院的成本控制目的并不在于减少费用金额,而在于选择最有效的费用控制方案,使患者的费用与分数增长的费用相匹配,使费用得到适当的补偿。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强成本观念,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利用信息技术,将医院的费用控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从而提升医院的费用管理水平;第二,建立一个费用调节机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病人的情况,以及预算的情况,找出影响费用控制的因素,并对其进行纠正和控制,从而减少费用管理的风险。第三,全面实施精细的全成本控制,包括药物采购和销售控制,低消耗定额管理,物料条形码跟踪管理,采购谈判压价控制费用,设备利润分析,节能型设备的应用等等。

(三)强化对卫生服务的质量控制

DIP的分类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证据,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全样本病例数据中形成每一个疾病与治疗方式组合的标化定位。要想在 DIP付费中取得更高的医疗费用,首先要提高数据质量,尤其是病案首页的编码质量,比如主要诊断、其他诊断和手术操作的名称和编码,都要规范地、完整地填写。第二,对医院进行绩效评价,包括三、四级手术的比例,危重病人的比例,低风险死亡率, CMI值, RW值等。第三,要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人的实际状况,对临床路径进行优化。第四,强化对患者住院服务效益的评估,主要是对同类型疾病的平均花费、平均治疗时间等进行评估。第五,从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和服务态度三个方面,强化了对患者的安全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医院的工作业绩相结合。另外,还能从病人那里得到对医疗技术、医德医风、工作态度、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

(四)推进工资体系的改革

目前,很多医院在绩效评价方面,都采取了“院科二级,医护统一分配”的评价方式,并采取了“平衡计分卡+医疗项目点值法”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考核制度,不能具体到各个小组,不能反映出每个小组之间的区别,不能有效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在 DIP付费的推行之后,政府对其的监督和考核得到了强化,因此,医院需要构建一个以 DIP付费为指导的,按照临床、医技、护理、医辅、行后不同序列,进行不同的考核方案的,将医生直接考核到医疗组的多维度绩效考核体系。在制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诸如 CMI值、科研执行数、四级手术率、低风险死亡率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确保医院的发展符合国家要求。

(五)推行精细作业管理

在 DIP付费实施之后,首先,医院应该对其内部管理进行提升,建立一个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包含了政策与质量监督、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病案统计与编码等部门以及部分临床专家的运营管理体系,对工作制度进行明确,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界定,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医疗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其次,强化学科建设,应用波士顿矩阵对科技和效益进行划分,明确“明星”科室,“问题”科室,“金牛”科室,“瘦狗”科室,并对其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问题”科室减,“瘦狗”科室控。第三,建立与 DIP支付相对应的医疗质量监督体系,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在此基础上,构建 DIP费用的预测和预警机制,获取真实可靠的费用数据,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商和谈判机制。

(六)有效引进DIP绩效评价体系

在成本评价中,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费用计算作为首要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的管理;在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消耗方面,要用一种合理、高效的分摊方式,将其精准地纳入到各成本核算对象中,这样就可以强化医院各个科室(部门)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提升节能减耗水平,进而降低医疗业务成本,提升科室绩效。二是医院将提升服务品质作为成本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绩效评价中引入了医疗品质的评价指标,实现了收入结构的优化。逐步降低药品和耗材的占比,增加医疗服务性收入的比例,以此来指导医务人员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认识,并建立以医疗质量为中心的成本考核长效机制。三是确定了医院的费用为全部费用,但是费用控制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不完整费用上,也就是直接费用和辅助费用。在成本控制方面,医院将临床和医技科室的直接成本(药品、耗材成本等)以及科室之间相互合作产生的支持成本,列为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强化对低值可收费耗材的控制,降低药占比和耗占比,并对人力成本进行引导和控制;同时医院的行政和后勤费用实行集中核算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反映出成本核算的重要原理,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为计算非直接费用而引起的临床意见,防止成本管理出现失控和失败。

结束语:

为了助力我国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高质量的绩效管理。病种支付方式的变革给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公立医院必须以病种支付改革为机遇,进一步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方式和流程等细节,建立标准化、流程化、常态化的绩效管理制度,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管理和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龙岳华,徐甜甜,李姗姗,欧阳明.基于RBRVS与DIP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1):82-85.

[2]尹明玉.医院DRG/DIP支付方式下的绩效改革[J].财会学习,2023(02):143-145.

[3]陆爱梅,范振宇.基于新型医疗付费方式的医院绩效管理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2(12):61-63.

作者简介:颜昌静 (1975年9月-)女 本科 经济师 云南彝良人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