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梁笑

          重庆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校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点工作,它对于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案,转化后进生的学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学生对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此检查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得并不多。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传统教学中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学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评价作业的方法千篇一律是打对错,缺乏人文性的激励,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剖析作业布置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学生这些不正常的作业心理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阻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此前不少老师一直都认为作业就是为学生的最终考试服务的,因此,总是不厌其烦的布置、批改。其中不乏重复性的作业,也不乏有填充时间的作业,以至于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有的学生为了不做作业选择了逃学旷课方式,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选择了抄袭答案或不看问题随便乱写答案的方式等等,结果学生做出的作业质量很差,严重违背了安排学生作业的初衷。

我们认为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的作业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穿,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尊重,使每位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本学期我校数学作业从层次性、针对性 、适度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创造性 、综合性 进行设计改革

(一)作业内容具有层次性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但今天的数学作业仍然是以传统的书本作业为主,导致学生作业繁琐,负担过重,作业效率较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单一作业布置形式,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1、口头作业:在学习了时间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口头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在一分钟内做事情,并在班级中说说一分钟内都做了什么事,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一分钟的长度,更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2、实践作业:在学习了七巧板后,让学生用七巧板平拼出好看的图案,并带到班级展览,结果学生拼出许多图案,小鸭、房子、树木…….通过这次作业学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3、调查作业:在学习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后,我让学生调查附近银行的利率,并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觉得与自己生活有关系,于是做作业的兴趣较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趣味作业:为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除了课堂教学上强化数学趣味性,还要强化作业的趣味性。如: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让学生之间用卡片(1-9)来做加减法,看谁算得快,赢了加一分,累计加分,最后,看谁的分数多。这样,学生在“玩”“乐”中获取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枯燥无味的计算题,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对计算作业有兴趣,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情境,寓计算训练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计算。学生做作业老师批改这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偶尔改变一下批改方式,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学习了小数的除法后,我布置了计算作业,但这次作业是让家长做题学生批改,学生兴趣十足,发现家长还真有不少错题,学生一一找出来并监督家长改正(当然家长的错题是故意而为之的)通过这一次作业,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懂得了做题时一定要细心﹑认真。真是一举两得。

(三)作业布置弹性化

  新课标指出,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在布置作业时千篇一律,人人一样,也就谈不上因材施教,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弹性布置作业,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布置难以不同的作业。如: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我分三个层次布置了作业,一部分学生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一部分学生达到熟记的程度,而另一部分学生达到只要顺利背出就可以了。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教师可以设计出基本题和提高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选择,这样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有体现了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总之,通过对数学作业的改革,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是自己时时刻刻都要用到的,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感到有事可做,学生热情高了,作业效率也高了,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