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人民医院 629300
1、高血压的危害
血管危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形成血压。由于高血压影响,血的流动会加强对血管壁的冲刷。长期如此,血管会逐渐变得硬、缺乏弹性,使得传输到组织中的血流速度受到影响。血压太高,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会影响血管内膜,如果血管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
眼底出血。动脉分布于静脉上方,如果动脉被堵塞会压迫静脉。静脉中的血液被堵塞无法回流,会导致局部出血,部分静脉中堵塞的血液会转移到视网膜上,造成视网膜出血问题。若是出血量较多,进入眼睛玻璃体内,会出现眼底出血问题,患者感觉视力模糊,甚至 是失明。
脑卒中。若是患者血压升高,长期血压不稳定,没有积极的治疗,会提高脑梗死、脑出血概率。血压长期较高,容易出现脑卒中,若是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推迟发病年龄,甚至可以预防发病。
冠心病。血压值与心脏压力负荷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血压长期处于高位会让心肌肥厚,出现心脏病变。患者血压越高,对血管冲击力越强,会出现血管动脉硬化问题,引发冠心病。
肾功能衰竭。肾脏属于重要的排泄器官,血供丰富。若是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肾脏毛细血管长期得到较大的冲击,最终导致肾动脉硬化。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肾动脉硬化,会出现尿蛋白增加,最后致肾功能衰竭。
2、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在血压的控制方面,人们往往过于依赖药物,忽略了生活习惯以及运动对血压的控制所带来的益处。为了优化疾病治疗效果,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合理地进行运动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合理的锻炼,同时配合规律、规范的服药,能够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只服药,不监测血压。也是人们常常会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经常监测血压能够明确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药物的选择和调整剂量提供依据。部分患者服用药物,没有经常监测血压,只是依靠自身感觉对药物进行调整,不仅不利于血压控制,甚至会耽误病情。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为了降低血压而大量服药。相同类型的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一致,不适合联用。如果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影响降压效果。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为了快速的降低血压,随意联合用药,超出剂量用药,除了会增加副作用之外,还会因血压降低过快,出现不良反应,产生并发症。
血压正常后停药。一些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得到了缓解或逐渐消失,认为已经治愈,没有经过医生的同意随意停药。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需要终生服药。通过药物降低血压后,依然需要服药维持血压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以免影响血压稳定性,加大药物控制难度,损伤身体。
凭自己感觉服药,频繁换药。部分患者习惯结合自身症状,判断血压控制效果。部分患者觉得症状不明显,没有继续服用药物治疗。一些患者感觉有症状时就服用药物,没有症状时停止服药,容易引发并发症。高血压病本就不能治愈,需长时间规范、规律服药,保持血压在一定水平处于稳定状态,以延迟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部分患者存在错误的认知,随意停用和更换药物,这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是不利的。
害怕药物副作用。部分患者在治疗疾病时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随意停药或者减量服药。然而很多慢性疾病,本就需要长期服药,不能因为害怕副作用,而忽视疾病本身的危害。药物控制属于常见的治疗方式,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没有禁忌症,可以规范用药。
服药方法不合理。患者24小时内血压变化较大,降压药包括长效和短效,服药时间不同。然而部分患者在服药中忽视了峰、谷规律,没有依据药物半衰期长短,注意服药时间,影响了血压控制效果。
盲目服药。在疾病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情况,有针对的实施治疗。然而部分患者看见其他人用药就买什么药,甚至觉得越贵的药效果越好。盲目的用药,并未结合自身情况,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没有坚持用药。部分患者没有坚持用药,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问题,导致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睡前服药。另外,部分患者习惯睡前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药物一般都是白天服用,有的是晨起服1次,也有一天2-3次的,具体可根据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夜晚睡眠期间本身血压会降低,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话,可能会存在血压降低过多,而不能发现,导致患者出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