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西藏阿里 859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患者抢救效果的临床效果,研究的临床可使用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为实验时间,选择在该阶段医院中登记为有效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过程中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及转诊时间(3.62±0.84)min和(36.47±5.1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7±1.54)min和(58.39±5.83)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总满意度为92.9%、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和78.6%(P<0.05)结论:在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其各方面效果要优于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和细胞死亡导致的心肌损伤疾病。AMI是冠心病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它的发生会引起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状态而出现坏死和纤维化,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造成心肌泵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AMI的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AMI患者需要尽早接受紧急治疗,以减少心肌损伤和预防严重后果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的临床效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时间段期间,我院数据库内就诊的28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信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名患者。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3名,女性患者为1名,患者年龄在32-87岁,平均年龄为(57.92±5.83)岁。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12名,女性患者为2名,患者年龄在31-86岁,平均年龄为(54.29±6.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均衡可比。
纳入标准:1.患者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患者的临床病例清晰完整;3.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其他重大身体疾病,如肝肾损害、恶性肿瘤等,不适合参与临床试验;2.患者存在意识模糊、认知功能严重障碍等情况;3.有急性加重的风险。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包括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心电图,进行术前准备,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等。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包括:1)快速确认AMI诊断:在患者到达急诊时,护士应该尽快评估患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并尽快进行心电图(ECG)检查。ECG检查是诊断AMI的关键,可以在短时间内确认AMI的存在和类型。2)迅速启动急诊治疗:一旦AMI诊断确认,护士应该立即启动急诊治疗流程。治疗包括静脉注射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肝素等药物。3)协调医疗资源:护士应该协调医疗资源,包括医生、技术人员和药品等,以确保AMI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在等待影像学检查结果期间,护士需要为患者及其家属开通绿色通道,迅速联系心内科医生进行接诊,协助医生开始急诊治疗,以尽快缓解患者症状。4)监测和支持:护士应该对AMI患者进行监测和支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等指标,以及提供呼吸支持等措施。护士还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5)定期复查和康复:护士应该定期复查AMI患者,包括心电图和心肌酶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护士还应该提供康复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士接诊时的分诊时间及转诊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护理流程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采用Excel表格进行记录,实验结束后由我院公共卫生组的专业统计人员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均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分诊时间及转诊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及转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且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分诊时间及转诊时间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分诊时间(min) | 转诊时间(min) |
对照组 | 14 | 5.27±1.54 | 58.39±5.83 |
观察组 | 14 | 3.62±0.84 | 36.47±5.17 |
t | 9.273 | 9.322 | |
P | <0.05 | <0.05 |
2.2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9%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8.6%,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53,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9%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7%,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3,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抢救成功率[n(%)] | 满意度[n(%)] |
对照组 | 14 | 12(85.7) | 11(78.6) |
观察组 | 14 | 13(92.9) | 13(92.9) |
t | 8.473 | 9.753 | |
P | <0.05 | <0.05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严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残疾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急诊护理效率,从而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的分诊及转诊时间分别为(5.27±1.54)min和(58.39±5.83)min;而观察组的分诊及转诊时间分别为(3.62±0.84)min和(36.47±5.17)min。可见急诊护理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对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价值。另外,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剧烈疼痛的疾病,及时进行抢救和止痛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缩短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疾病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最后,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使护理人员工作流程更加条理化、简明化,增强了急诊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提高整个医疗系统的效率。
综上所述,进行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及预后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提高急诊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丽霞,郑笙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J/OL].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3[2023-04-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2.1081.R.20230328.1719.018.html.
[2]王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0):110-111.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0.30.084.
[3]龙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1):113-117.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