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

和昌美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人民医院  云南 福贡 673499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负性情绪、预后质量情况。方法:本组观察开始时间为2021年9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将52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全程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全程组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治疗时间、满意度、情绪状态、预后质量等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全程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满意度对照中,普通组急诊治疗时间为62.18±8.69(分钟)、全程组为46.53±5.11(分钟),普通组满意度为76.38±3.44(分)、全程组为93.15±3.06(分),(t=13.223,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全程组情绪状态和住院时间对照中,普通组情绪状态为57.12±3.07(分)、全程组为43.29±3.66(分),普通组住院时间为14.19±3.22(天)、全程组为8.73±2.14(天),(t=13.315,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3)普通组和全程组预后情况对照中,普通组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轻度残疾数例均高于全程组,恢复良好数例低于全程组,(x2=10.533,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临床效果;负性情绪;预后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该种病症患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者持续性缺血造成的心肌组织坏死,由于病情发展较快,对临床救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该种模式更关注其救治效果,但是长久观察发现,一般护理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患者发生不良情绪几率较高,预后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就需要采用更加优化的护理方式来保证患者的救治效果。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负性情绪、预后质量情况,现报告如下[1]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中将52例患者进行分组和对比,其中普通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为26例,年龄最小为43岁,最大为79岁,均数为56.17±3.28岁;在26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14例,女性占据人数为12例。全程组纳入组员人数与普通组数据相同,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78岁,均数为55.76±3.61岁;在26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15例,女性占据人数为11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可进行组间对比。

1.2方法

1.2.1普通组

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为:对体征和意识正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病症及医嘱进行用药干预和吸氧护理等,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急救环境。

1.2.2全程组

在普通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主要涵盖为:

心理疏导:患者由于病情发生紧急,很容易出现紧张、悲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时沟通,通过理解、安慰、鼓励的话语与患者交流,树立患者了良好的心态。向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来建立治疗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采用亲情感化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被重视。

术后指导护理:对患者手术治疗完成后,将其送至ICU,探后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每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查看患者是否有胸闷和心悸等症状,对患者血压水平观察评估,及时开展对症干预。检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并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找到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肌供血情况,对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如果患者实施了支架手术,需要告知患者手术侧肢体在24小时内不能屈伸和挤压,采取平卧位的姿势。如果患者为股动脉穿刺,需要保证手术侧身体平伸,采用沙袋压力止血5小时以上并制动干预10小时以上。观察患者穿部位,如果有皮下肿胀和渗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干预并上报。鼓励患者术后加强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送至普通病房[2]

术后7天内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其开展适宜的体育运动,通过散步、爬楼梯、太极、瑜伽等方式来开展体育锻炼,采用运动指导来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心肌功能。饮食中需要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减少胆固醇和盐分的摄入量,避免摄入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加强新鲜蔬果蔬菜以及水份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出现便秘加重心脏负担,必要时可以使用导泻药物进行干预。

出院前指导:首先指导患者日常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告知其良好心情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减少情绪波动。日常中需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定期复查,日常中一旦有不适需要马上就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3]。

1.3观察指标

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进行两组分析对比。

情绪状态:采用情绪自评表进行对比观察。

预后状态: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1.4统计学

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统一为(n,%)、计量资料统一为(IMG_256),采用P值进行检测,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满意度情况

普通组和全程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满意度对照在表1呈现:

表1 两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满意度对比

组别

数例

急诊治疗时间

满意度

普通组

26(例)

62.18±8.69(分钟)

76.38±3.44(分)

全程组

26(例)

46.53±5.11(分钟)

93.15±3.06(分)

t

--

11.055

15.391

p

--

0.017

0.013

2.2两组情绪状态和住院时间情况

普通组和全程组情绪状态和住院时间对照在表2呈现:

表2 两组情绪状态和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数例

情绪状态

住院时间

普通组

26(例)

57.12±3.07(分)

14.19±3.22(天)

全程组

26(例)

43.29±3.66(分)

8.73±2.14(天)

t

--

14.198

12.433

p

--

0.012

0.010

2.3两组预后状态情况

普通组和全程组预后情况对照在表3呈现:

表3 两组预后状态对比

组别

数例

死亡

植物生存

重度残疾

轻度残疾

恢复良好

普通组

26(例)

1(例)3.84%

1(例)3.84%

3(例)11.53%

7(例)26.92%

14(例)53.84%

全程组

26(例)

0(例)0.00%

1(例)3.84%

1(例)3.84%

6(例)23.07%

18(例)69.23%

X2

--

6.394

8.116

9.034

11.188

17.937

p

--

0.022

0.020

0.019

0.017

0.01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就会造成心功能的损伤,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就要及时地进行抢救和干预,将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是一种将计划性和预见性融为一体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接诊、急救和交接术后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化的护理干预操作,在保证患者抢救效果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干预使其治疗配合度大大提升。而后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开展康复计划、饮食和运动指导、出院前开展生活指导和宣教,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4]

在上文中,通过表1和表2、表3的数据结果也能够直观地发现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优势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全文总结能够的得出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和预后质量更高,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野,孙晓文.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1):147-150.

[2]蒋小燕,赵莺柳,林玉环,彭玉霞,李艳芳.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3):160-162.

[3]戴金珠.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5):35-36+39.

[4]王妍.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