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入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全程优质护理),各5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普及。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动脉瘤、动脉硬化患者中。这类患者的血液中存在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者从外界进入的栓子,伴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远端,阻塞动脉血流,导致肢体缺血乃至坏死。该疾病起病急,在临床上表现为下肢突发性剧烈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肤色苍白、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的4~6h患肢即坏死,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中应及时对其予以治疗。由于病情凶险,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较大,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树立紧急抢救意识、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求,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此次试验将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旨在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患者50例,包括男27例,女23例,最低年龄41岁,最高年龄82岁,平均年龄(66.5±1.4)岁。观察组共计患者50例,包括男病患28例,女病患22例,最低年龄42岁,最高年龄83岁,平均年龄(67.3±1.2)岁。对比显示,两组患者信息相似度较高(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巡视患者病情,遵医嘱用药,做好并发症的处理等工作。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实施过程为:(1) 在患者术后完全清醒时开展面对面沟通护理,评估其具体心理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在沟通时还需了解其认知能力,并为患者介绍下肢动脉栓塞发生的原因、手术治疗方法的好处、预期效果等,以稳定其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进展和其恢复情况,通过逐渐好转的各类指标数据,直观地展示护理效果,从而促进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升,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进展。(2)术后需严格保证病房内温度,需控制在26℃至28℃之间,严格避免双侧下肢手冷。术后24h同时还需严密观察患侧下肢皮肤变化,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如皮肤颜色逐渐转为红润、表面温度持续上升,且患者主观感受麻木感下降,则说明动脉血液循环已经逐渐恢复,还可用手探触足背部动脉,如感觉有明显搏动情况则表明正常;如发生与上述状况相反的情况需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3)患者休息时应适当抬高床头,使患侧下肢位于心脏水平面以下,床头最高可抬升20cm,可提升心脏动脉血液与患侧下肢动脉的流动效率。如需进行体位更换,则需在患侧制动的情况下进行,以防止造成疼痛。另外禁止任何形式的患侧热敷和冷敷,其均会导致皮下血管状态变化,容易引发术后血管内膜损伤,也不利于创口愈合,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利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4)术后需对各类并发症进行预防,包括压疮、出血和血栓复发。其中压疮的预防可利用定时体位更换实现,在更换体位时还可结合局部皮肤按摩,进一步促进皮下血液循环。出血的发生与肝素使用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实际给药时必须严密监看患者创口、牙龈、鼻粘膜、皮肤等是否出现渗血症状,创口部位还可选择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式。血栓复发的预防可通过早期下肢功能锻炼实现,需选择以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的模式,重点锻炼小腿腓肠肌,从而促进下肢动脉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达,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达,行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 例数 | 护理工作质量评分 |
观察组 | 50 | 90.23±5.01 |
对照组 | 50 | 71.24±10.38 |
t | 10.272 | |
P | 0.001 |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观察组 | 50 | 33(66.00) | 13(26.00) | 4(8.00) | 46(92.00) |
对照组 | 50 | 19(38.00) | 18(36.00) | 13(26.00) | 37(74.00) |
X2 | 9.142 | ||||
P | 0.000 |
3 讨论
在临床疾病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属于多发且常见症,其病症特点以疾病危重、症状发展快和并发症多等为主,一旦患者被确诊或病情发作,则会提高肢体坏死的发生,严重者还需截肢,从而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伴随近几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一定程度增加动脉栓塞的发生。临床治疗中,为防止影响患者预后,采取相应治疗的同时,及早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既有助于治疗疗效的提升,同时还能保证工作开展的顺利性。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归纳总结,并结合所得结果得出,开展全程优质护理,能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促进机体康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通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开展优质护理,其目的是让患者感受到优质护理质量,缓解不良心态,提高护理配合度。其中,术前及早对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及早掌握及熟悉医院环境,从而能改善不良心态,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能有效确保手术开展的顺利。术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术中负性心态的改善,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及时予以针对性干预。术后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通过协助患者翻身,加强保暖患肢等,能使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如压疮等;经予以饮食和镇痛干预,能使患者疼痛感减轻,加快其机体恢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让更多的患者或其家属满意。
参考文献
[1]兰恩西.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10(3):87-89.
[2]蒋红梅,贾慧茹.身心化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1):175.
[3]刘海勇,张小明,张韬,等.不同腔内血栓减容技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结果[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1,36(8):600-603.
[4]吴立刚,曾汉强.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凝血功能复发和截肢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4):594-597.
[5]李春民,任华亮,冷瑞,等.机械血栓清除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支架内再狭窄和动脉血栓形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5):38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