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3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思考

潘道友 ,谭代代 ,李涛 ,钱伶敏 ,王小琴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41002  

摘要: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培养面向基层卫生医疗单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并利于学生职业发展。本文从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针灸推拿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针灸推拿;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全国开设针灸推拿专业高职高专的学校有将近80所,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够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业技能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指引下构建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重视针灸推拿核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中医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指导、职业持续发展指导等方面缺失过多。因此,需要结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等文件精神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状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锚定培养目标,组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培养具有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具备运用原理、方法、方剂、药物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能力和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够满足医疗、预防、保健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锚定这个培养目标,需要通过院校一体、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又具备精湛专业技能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队伍,来夯实学生理论、强化技能培养。可以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合作企业师资力量,协调好教学和医疗、康复保健之间关系,认真梳理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康复保健岗位实际需求的关系,使学生技能培养能够学以致用。通过院校融合,实施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为主线的双师素质团队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督促专业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实践。[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PBL等教学方法引入到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针灸推拿临床常见疾病诊疗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工作过程,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进而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基于能力培养,构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境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受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制约,部分技能训练不能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进行,因而,构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2.1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传统的针刺、推拿、中医临床诊疗等实践类课程教学中,以教师示范操作为主,学生分组模拟操作练习。但部分项目存在不能反复操作、或操作可视化不强、或考核评价无客观量化标准等情况,如针刺角度深度、推拿手法力度及效能。可以借助经络腧穴教学解剖平台、针刺VR训练系统、针刺手法测定仪、推拿手法测定仪、中医思维训练系统等现代教学设备和软件,实现学生反复训练,多次考核。在不断训练和考核中发现技能不足,并逐步强化技能掌握。

2.2开展实施模拟化诊疗项目,推动学生技能巩固

中医技能实训中心、针灸推拿实训中心为基础,校内开展多个模拟化诊疗项目,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指导学生校内积极开展模拟诊疗以提升技能。通过建设针灸推拿模拟诊疗中心、小儿推拿治疗室、理疗实训室、保健调理实训室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专业技能校内外服务,一方面巩固强化学生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还可以强化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基地运营管理能力。

3丰富教学资源,探索开展多种方式教学活动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载体,进一步加大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力度,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能加快提升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化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1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实施混合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教学,保障了师生日常教学的有序进行。但对于网络资源来说,存在资源供给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甚至有部分资源和使用教材不配套情况。可以在现有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库或部分课程教学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优质原创网络教学资源。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建设数字化、共享型优质针灸推拿实践教学的资源[2] ,不仅能搭建学校教学过程向临床岗位实际过程的桥梁,便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同时能够培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巩固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岗位胜任力的目的。

3.2推动临床学院建设,深化医教协同

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必须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以提升专业学习效果,不断夯实理论、强化技能。可以依托附属医院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建立针灸推拿临床学院,探索实施院校一体的“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遴选临床学院导师、开展跟师学习,使中医师承教育落到实处。在跟师临证教学中,学生能快速的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并传承导师的学术经验与医德医风

[3],能有效提升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3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弥补教学需求

结合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状况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多岗位就业的需求,综合培养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防治兼备”系结合城乡基层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中医防治的优势, 不仅注重应用针灸推拿技能治疗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力的培养, 也突出应用针灸推拿技能开展中医保健服务能力的培养。[4]尤其应结合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岗位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养生保健工作项目的实训教材,如《针灸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推拿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保健调理综合实训》《灸疗养生保健》等,弥补专业教学需求,培养懂医理、能治疗、会保健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4对标考核标准,强化学生核心职业技能掌握

在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必须时刻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抓手,以学生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标准、细化方案,切实提高学生核心职业技能掌握程度。

4.1对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从事医疗工作的准入门槛,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适时根据大纲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微调。并且对标对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还需通过历届毕业生考试通过情况,进行成绩分析调研,查补薄弱环节,在专业教学中“固本培元”,切实提高学生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培养合格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4.2对标中医学类专业水平测试标准

目前,全国有10多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的中医学类专业(专科)水平测试实证研究,考试分计算机化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目的形成第三方考试评价,促进教学改革,实现医教考协同发展,提升基层中医师服务能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作为中医学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在实习上岗前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专科阶段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对照测试大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师资配备、巩固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证研究的热情。结合检验结果,能够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标准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3对标针灸推拿职业技能大赛方案

2011年起,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医药职业院校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已经举办3届,吸引20多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队参加。

在“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推动下,针灸推拿技能大赛项目开展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进而设计出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5],包括“画经点穴”“针法灸法”“推拿手法”“保健按摩”“推拿功法”等项目。在各校选手同台竞技中,能够一定程度展现各校针灸推拿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课赛融合,通过对标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或中医临床技能大赛等方案及评判标准,细化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方案,开展以专业课程技能训练为主的职业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使各任课教师通过竞赛总结教学经验, 查找不足,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结合职业拓展,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

此外,应该深入分析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及职业拓展需求,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模拟实践。《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医养生保健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能够提供个性化养生保健服务的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是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去向之一,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相应的保健服务操作技能,更需要学生能有扎根行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潜能。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改变中医健康服务数量较少, 产业链较短, 服务面窄, 开展项目不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 不能凸显完整的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项目这一现状,共同推动中医药健康规范健康发展。

当然,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可以提升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还需综合施策,制定符合本校针灸推拿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明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讨[J].  2021,19(02),191-192.

[2]胡蓉,楼天晓 ,唐森,等. 医教协同理念下基于工作过程针灸推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湖南中医杂志 2020,36(10),113-114.

[3]方伟,赵静,程素利,等.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现代师承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 2020,34(08).

[4] 张训浩,苏绪林. 基于基层中医养生之高职针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5(17),10-12.

[5刘茜,潘道友, 强刚.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技能大赛助推针灸推拿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5,(43),48-49

基金项目:2022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针灸推拿特色高水平专业(2022tsgsp042);2021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库(2021zyjxzyk020)

作者简介:潘道友,男,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保健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