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

 谢琴   ,吉胡达林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镇江庙小学  6146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对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想破解这个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线的工作者需要千锤百炼,日积月累,需要经过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沉淀,才能破解。这篇论文的作者都有二十多年的民族地区农村一线教育教学经历,有着丰富的经验,此论文旨在破解这个难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阶段;写作教学

引言: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孩子因为有语言障碍,心中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法用语言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写作便成了他们学好语文的绊脚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少数民族学校的老师,应该采取哪些作文教学策略呢?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20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针对于孩子们不知道写些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从课余活动中找素材。下课时间组织孩子做他们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游戏或活动的乐趣,并及时引导孩子用汉语说话,再毫不吝啬地鼓励孩子们说完整的话,对说出优美词语和用上修辞手法的孩子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用此方法不但让孩子们有了亲身感受,还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从家务事中找素材。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家长监督和评价,并让孩子们各自谈自己所做家务的方法、步骤和感受。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一般对家务事都很熟悉,有了这个作业,孩子们都回家争着做家务,有孩子不会做的都会用心向家长学习做,都忙得不亦乐乎。作文课上孩子们不但有话说,还争着说,借此机会抓住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欲望,引导孩子们有顺序地说,并说出自己最深切的感受。都能说了,离写作还远吗?

(三)从生活和课本中找素材。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彰显人物品质。抓身边的人和事或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体会人物的品质。根据课本中的各种描写方法让孩子体会人物内心和各种描写方法的不同作用。根据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循循善诱,用上同样的描写方法仿写片段。并对写得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写得稍逊色孩子进行鼓励,激发其写作愿望。

二、从鼓励、赞美中激发写作兴趣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听鼓励、赞美的话。 尤其是本来就有汉语言障碍的孩子,还要写作,假如老师吝啬对孩子们的鼓励,那他们能有信心作文吗?想想看本来他们心中有话可说、想说,有事要讲,如果用他们的语言,他们是可以表达的。可是用对他们来讲较难得汉语来表达出,那就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跟赞赏。所以不管他们写的作文结构是否完整、用词是否优美、句子是否生动,我们老师都应该从孩子们的作文中找到闪光点,鼓励他们、赞赏他们、赏识他们,为他们鼓掌喝彩。让孩子们从老师的鼓励中获得作文的勇气和信心。如果你鼓励他的作文时词语或句子用好,他就会有信心积累好词佳句、作文时就会用心用遣词造句;如果你鼓励他的作文书写美观,以后作文时他就会自觉书写认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鼓励赞扬要适度、要有原则,更要瞅准时机。

也许老师对学生小小的心灵伤害,有可能会成为学生一辈子难以抹去阴影,老师的鼓励有可能会让他们在某方面有质的改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吝啬对孩子进行鼓励。

三、从课堂讲授中掌握写作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的技巧。”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渗透作文练习指导。为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我们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正确运用标点。说起标点符号,很多人会觉得它就是个不起眼的小标点。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符号作用,用错了会闹笑话,不用让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写作文时部分学生有这些现象,要么整篇文章都一逗号到底、要么一顿号到底,甚至整篇文章没两个标点符号。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对学生们进行标点使用的练习。例如我们在教学《要下雨了》一文时,文中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进行了重点训练: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主要是:读、找、勾画、悟等方法 。最终是要让学生知道句子意思没表达完需要停顿,就要用逗号。句子意思表达完了,如果是陈述的语气句末打“。”,如果是问的语气句末打“?”,如果是感叹的语气句末打“!”,如果内容省略就在句末打“、、、、、、”

(二)、品味好词佳句。每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句,品读起来很有一番风味,尽管每堂课的时间有限,但我们还是很注重抓文中重点词、句、段让学生品味感悟这一教学环节,课后还注重培养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的习惯。我们教这些班的语文常规其中一个就是摘抄课文中的好词6个,好句3句,好片段一段。并且鼓励他们背诵,还要运用到平时作文中去。只要这一常规能持之以恒,那么以后他们写作文时就不会难以动笔了。

(三)巧用修辞手法。课堂中指导阅读时,文章中的有些句子耐人寻味,让读者感受深刻。例如:《陀螺》一文中的一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的躲避”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完全赋予大陀螺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陀螺写“活”了,好像陀螺也有了思想和意识,将大陀螺耀武扬威的形象和大陀螺跟我的小陀螺交战时的场景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长时间的训练,如果学生们能在作文时灵巧运用修辞手法,那学生们的作文内容就不失生动、形象了。

四、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词汇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曾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萎了。”实际上这句话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要阅读,阅读好书,而且要广泛阅读好书。如果学生们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作文时就难以下笔,就算是绞尽脑汁写,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枯燥乏味。如果学生们有了阅读的习惯,书读得多,读的广了,好词佳句就积累的多。自己作文时就不会觉得词穷了,写出的作文就会形象生动,还会获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的惊喜。

区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意识较弱。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层:第一阶层家长的想法是“书本上的都还没读懂,没必要读课外书,于是不会给孩子买孩子喜欢读的课外书。”第二阶层家长的想法是“课外阅读是重要,好吧给孩子买吧,于是就给孩子买了,至于买了之后孩子是否真正阅读了他们就不过问了。

现在好了,因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读课外书就不用愁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了,老师要怎么样帮助学生们好好利用校园图书这块阵地、好好珍惜校园图书这块阵地呢?首先要支持鼓励他们去借阅图书,让他们他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其次要给他们阅读的时间,还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1、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学会摘抄好词好句及好片段。3、如果是自己的课外书要有批注的习惯。如果不是自己的课外书就可以写读书笔记或摘抄。

我们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做到了以上四点,学生学好语文路上的“绊脚石”就会不知不觉被搬掉的。渐渐地,他们就会爱上语文,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