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的检验和使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的检验和使用的探讨

徐红

南昌三三四医院   江西南昌市  330024

摘要:疾病是人类体质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在人类与疾病不断做斗争的过程中,我国医疗水平与医学技术优劣重大发展与进步,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正是医疗领域发展进步的真实体现,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前提,是药物必须具备应有效用和保证药物正确使用,但是要想明确药物品质,就需要开展高水平的药物质量检验,基于此下文针对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基本构成与主要类别,及其质量检测和具体使用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检验使用

引言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不可避免的罹患一些疾病,及时就医、正确诊断与治疗是人们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唯一办法,在不断的医学技术与治疗药物研究中,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逐渐出现并得到推广应用,在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要想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应有作用有效发挥,还需要在对其进行有效检验,确保其质量可靠性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核医学放射性药物使用方法,可见开展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检验和使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放射性药物的组成及分类

放射性药物指的是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它的基本结构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负责发出射线的放射性核素、负责靶向性的各种配体、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谓的放射性核素,它的同位素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会发生衰变,释放出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该元素的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也会衰变为其它元素的原子核数目,这种性质就被称为“放射性”,这一类的元素就被称为“放射性元素”。配体部分的作用范围非常广,与放射性元素偶联之后,它仍然可以维持自己的靶向性,是一种可以将药物输送到特定部位的重要成分。它的类型非常丰富,包括了抗体、多肽、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基因碎片等。而所谓的连接部分,就是将配体与核素耦联起来的部分,有些放射性核素不能用配体进行直接的标记,就需要使用双功能的螯合剂等来将它们耦合在一起。由于其本身的作用性质,所含的元素种类、能量及半衰期均有一定的差异,同时还需具备无菌、低化学毒性等特性。

放射性药品分为很多种。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三种,即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可以发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等。根据核素的差异,可以将放射性药物分成α核素、β核素和γ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根据应用对象的差异,可以将放射性药物划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其中,体外放射性药物是指包含放射性的体外诊断制剂。体内的放射性药物有两种,一种用于诊断,一种用于治疗。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基本原则是:将一种特殊的药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并将它用作显像剂,再使用SPECT、PET等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成像,以此来展现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时空分布,并根据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药物的差异,来对某一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用的放射药物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核素与目标配体连接,然后将其输送到特定的、需要消灭的病变细胞附近,进而对病变细胞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杀死,最终达到消灭病变细胞、治疗疾病的目的。

2核医学放射药物的质量检测

在检查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核素靶材等原料,二是检查与之配套的药物包装。

2.1原料检查

99mTc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及药箱均为核医学放射性药品会用到的原料。在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查时,应先检查其是否使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可选择的核素发生器。目前,我国卫生部门准许生产99mTc发生器的单位仅有3家。其次,加强对核辐射原料的检验,确保原料达到核辐射生产规范要求;对原料采取防腐蚀、防湿等措施,以避免原料流失。因此,在对原料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先对其批准文号进行检查,再对原料的品质和储存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放射性药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2.2配套药盒的检验

在国内,核辐射产生装置与配套药盒是分别制造的。为了确保核辐射产生装置与配套药盒的质量与安全,必须对辅助装置进行检测。首先检查配制的药盒有没有潮湿,因为潮湿会使亚锡发生氧化反应,使99mTcO4-的还原反应失去作用。用0.5mL的氯化钠将药盒倒入配制的药盒中,等待溶解后,将一滴药盒中的溶液滴在一张磷钼酸铵试纸上,如果试纸变成了蓝色,就说明亚锡还有一定的还原反应,配制的药盒就满足要求,否则就是不满足要求。

3核医放射性药品的使用

3.1PET显像技术中放射性药物的应用

PET成像技术是当前最具空间分辨能力的一种新显像技术,同时也是目前能在活体中观察到生物体内代谢、受体和神经递质活性的一种新的显像技术。PET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机体生命代谢所需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等)与一些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元素(如18F,11C等)作为载体,将其注射到机体中,放射性药物中的核素将会在短期之内进行放射衰减,并会释放出正电子。当它们移动到很小的范围之后,就会与另一个电子相遇,两者碰撞,进而发生泯灭,形成一对相互相对的光子。当这些光子被身体外部的高灵敏度的摄像机所捕获后,通过对这些不同的正电子进行同样的分析和处理,再通过电脑模拟出该物质在机体内部聚集状态的3D影像,反应出生命代谢活动的状态,进而实现对疾病的诊断。PET影像技术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ET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活体显像及高安全性等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2放射性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临床上放射性药物主要是针对肿瘤的,通常称之为“靶向放疗”,指通过多种靶向配体(如抗体、多肽等)将放射性核素输送至肿瘤细胞,提高其产生的辐射强度(如:alpha、beta)。这些辐射所产生的辐射对肿瘤细胞产生的能量可以破坏DNA分子中的氢键,造成DNA破坏,最终造成细胞的死亡,达到对肿瘤的有效治疗。α核素因其效用大、能量沉积快、毒性低等优势,在癌症的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与β核素相比,α核素具有较多的DNA双链损伤、较少的旁观者效应、较少的非直接损伤,且不依赖放疗剂量和氧气含量,临床应用范围更广。

3.3放射性药物在SPECT显像技术中的应用

SPECT显像技术价格低廉、显像部位多、适应范围广,已经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影像手段之一。SPECT的基本原理是:病人服用具有一定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在载体分子的引导下,药物通过辐射衰减,从断层中发射出单光子,然后通过外界的设备,在接受到γ射线的信号后,通过计算机进行重建。

结束语:总之现阶段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已经在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广为应用,并体现出非常理想的使用效果,从而实现了我国医疗领域长足发展,但是各相关方面仍需要深刻意识到核医学放射性药物的检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合理分析如何做好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原材料及其配套药盒检验,并探讨核医学放射性药品在SPECT 成像、PET 成像及临床治疗方面的具体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强.关于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临床调查研究与分析[J].健康之友, 2019, 000(008):78-79.

[2] 张锦明,田嘉禾.关注小分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及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6, 36(2):3.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6.02.002.

[3] 余飞.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临床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7(1):2.DOI:10.19435/j.1672-1721.2017.0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