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之协作精神的地位及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之协作精神的地位及培育

 程玲玲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第一中学 442200

摘要:现代教育是一个有系统的分工项目,要求学校和教师群体建立起新的道德关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共同完成教师的合作精神或专业精神的任务,不仅是集体道德价值观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专业化;师德建设;协作精神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学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学校的根本使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师德为本,以德育德,师德为先。师德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先导性工程,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带动学风校风、引领学生道德发展的示范性力量。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执行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政策文件,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文件,需要学校加以系统研究,并结合学校实际加以落实,从而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师德师风的内涵

教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教师的真心来唤醒学生的心,通过教师自己的理念来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指引,用教师自己的信仰以及爱来陪伴学生健康成长,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尚情操以及人格魅力,进而肩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所谓师德指的就是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中必须遵循的行业标准以及道德规范。作为师德的基本原则之一,敬业守则要求教师必须要爱岗敬业;爱生重教则是教师遵循师德要求的基础,完善自身则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对自身追求进行完善。而师风则指的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风气。

二、协作精神在师德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合作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合作精神在教育史上被广泛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它是教师在社会关系方面工作的关键保障,旧型的教师百科全书依靠个人创造教育奇迹,成为顺应当今时代要求的人发展的历史,其二,教师在教育中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为了使许多人在学校教育中从多方面、多方面实施全面的立体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和劳动者是多层次国家人才规范共同合作的结果,对教师合作的不同要求才能完成教师的基本任务。

三、师德建设过程中协作精神的培育

(一)实施文化管理,营造合作环境

教师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一个温暖可靠的环境来支持和保护学校,在文化管理水平上应该是良好的,并努力为教师的领导合作营造一个柔和的环境,以便在学校理念、目标、教师任务、与同事的关系等领域创造共同的价值观,学校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开放与和谐的氛围,教师可以在此对话与合作,以改善学校的教育方案; 我们必须提供物质和制度上的保护,确保教师的合作,提供适当的教师合作设备,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平台,特别是有助于确保教师合作的网络技术;最后,学校必须为需要专业支持的教师创造条件,与知名学校合作,派教师进行研究和沟通:积极邀请知名教育工作者到学校,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文化管理资源,以促进教师的合作。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对于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切实履行好教师的职责,要切实落实好《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制定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业规范,针对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热点时事问题划定最基本底线,这不单单只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也是对于教师的严管厚爱,更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内涵,也是造就在新时代下教学能力高超、业务能力精湛、思想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当教师最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一个眼神,一次次师生对话、互动中的灵光一现,就会给学生一定的启迪。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掘爱的过程,特别是此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形成,需要教师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教师的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以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

(三)师德师风建设应把握立德树人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教育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建设教师的师德问题,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促进全社会的尊师重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四种素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爱心。四个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道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就是要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实践结合起来;坚持“潜心求知”与“关心社会”的结合,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标准”的统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善于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廉洁从教,严于律己。没有道德的国家不会兴旺发达,没有道德的人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要树立一个学生的道德,首先要树立自己的道德。师道,也就是师之道,是师道复兴的灵魂与核心。师德既是指教师自身的品德,也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培养和自律。教师既是学生的楷模,又是学生品德的指导者,是他们今后生活道路上的领路人。特别是身为医护人员的他们,不但要传授同学们扎实的业务技能,更要做好榜样,引导他们构筑起思想、道德的防御。

结束语

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其“教书育人”的个人形象,也关系到大学生其个人的价值观与个性,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大学自身而言,如何强化师德与其自身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对于的发展也是成正比的,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精益求精,更要在道德品质上做到好的模范榜样,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队伍管理起到一个良好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晓.关于团结协作是教师与同事关系中的道德要求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杨金伟.谈团结协作在师德修养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3(2)

[3]沈毅构建学校合作文化引领教师合作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