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理用于PICC并发症预防的价值。方法 择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至我院儿科就诊的危重症患儿共计11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5例,专科护理),将两组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分别为96.36%与83.6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与23.64%,P<0.05。结论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便于有效防范危重症患儿PICC并发症,降低发生率,提高护理依从性,值得采纳。
【关键词】静脉治疗;专科护理;PICC并发症;预防
危重症患儿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临床上需帮助患儿反复多次输液,易导致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加强预防措施意义重大。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常见的预防措施,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较多的并发症,不利于身体的早日恢复[1]。常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较难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静疗专科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引进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于预防PICC并发症的效果显著。为了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收治110例危重症患儿,详情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择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至我院儿科就诊的危重症患儿共计110例,所有患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需要PICC置管,无相关的置管禁忌证,凝血功能正常。
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55例。对照组:男女之比为30/25,年龄3-13岁,平均(8.63±1.25)岁;实验组:男女之比为29/26,年龄3-11岁,平均(8.52±1.33)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PICC置管,给予4F三向瓣膜PICC导管,在B超引导下进行置管。对照组常规护理,置管前同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置管操作的不足、意义等,加强健康宣教,给予生命体征观察等。实验组给予静疗专科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创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专科护士等,要求输液经验丰富,至少达到5年的护理经验;之后护理人员利用万方、知网等知识库搜集专科护理的相关资料,护士长负责对组内成员加强培训工作,针对PICC置管的步骤、常见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方面重点讲解,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开展组内讨论会议,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护理疑难点进行商讨并及时解决。
(2)建立患儿档案: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建立完善的病历档案,对患儿的基本信息准确填写,保证记录无误,同时备注好导管的相关信息,包括导管名称、规格、长度、置管时间、冲管次数、穿刺部位、导管外露长度、导管尖端到达部位、维护人员信息、并发症等。
(3)专人维护导管:选派专科护理人员对导管进行维护,依据患儿实际病情,选用相应规格的敷料、固定方式等,帮助患儿有效固定创口,预防相关的并发症情况;每隔6h进行1次脉冲式冲管。
(4)专科查房:护理人员每日进行严格查房,对PICC导管的置管质量进行检查,观察置管后是否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等患儿苏醒后,仔细询问是否存在不适症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一旦发生置管不佳,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表示对疾病诊疗完全接受,包括定时定量给药、按时复诊、无抵触情绪等;部分依从表示较好接受疾病诊疗,无法按时复诊;不依从表示无法遵医嘱给药等[2]。依从性为完全依从性与部分依从性之和。
对比两组PICC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若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依从性
见下表1。实验组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表1 两组依从性分析[n(%)]
分组 |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性 |
实验组(n=55) | 46(83.64) | 7(12.73) | 2(3.64) | 53(96.36) |
对照组(n=55) | 38(69.09) | 8(14.55) | 9(16.36) | 46(83.64) |
X2 | 4.950 0.026 | |||
P |
2.2 并发症
见下表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分析[n(%)]
分组 | 导管堵塞 | 导管感染 | 导管位移 | 导静脉炎 | 总发生率 |
实验组(n=55) | 2(3.64) | 1(1.82) | 2(3.64) | 0(0.00) | 5(9.09) |
对照组(n=55) | 5(9.09) | 3(5.45) | 3(5.45) | 2(3.64) | 13(23.64) |
X2 | 4.251 0.039 | ||||
P |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危重症就诊次数的递增,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类患儿的各项身体机能较差,需及时采取对症干预措施,从而促进生命体征的好转,提高生存质量。危重症患儿需长时间输液,若血管穿刺次数较多,导致患儿不良刺激加大,需采取合理的措施置管
[3]。PICC置管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推崇的一类置管模式,便于缓解反复穿刺引发的疼痛感,操作步骤简便,易于接受。但是经过多项临床案例探究得知,PICC置管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易导致穿刺点渗血、感染等情况,引发相关的并发症[4]。为此,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严格进行规范操作,通常选择贵要静脉作为首选穿刺血管部位,对肘关节以上进行穿刺,以防肘部活动导致导管牵拉,出现静脉炎等病变,若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则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取专科护理干预模式,是近些年来新型护理干预方案,旨在提高PICC置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给予全面的PICC导管护理,有效预防导管并发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通过组建专科护理小组,建立患儿档案,记录患儿基本信息与导管护理要点,每日按实查房,加强冲管,妥善固定导管,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加强导管维护与指导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果,对患儿给予良好的照护。结果得知,实验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专科护理干预充分尊重患儿的个人需求,严格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妥善固定,具有预见性护理特点,对导管加强维护与指导,利于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发生率;通过小组培训,保证了护理干预的规范性与专业性特征,从而提供更佳的专业护理技能[5]。
综上可知,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切实可行,利于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莹,张智卿,刘丹. 专科护理人员导向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策略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病人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2,20(12):1688-1690.
[2] 皮凌月. 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白血病PICC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2):2249-2252.
[3] 赵林芳,蔡志云,樊小朋,等.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不同尖端位置的效果比较[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5):517-524.
[4] 史晓琼,杜丽红. 专科护理门诊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895-897.
[5] 赵路,王兵,段丽娟,等. 基于"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在静疗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7):83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