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价值

赵启佩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治疗的8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家庭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ADQ评分(67.35±5.23)高于参照组(60.12±4.34),CARS评分(29.23±1.22)低于参照组(32.87±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综合护理可改善儿童孤独症患儿的适应能力和症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家庭综合护理;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较为常见,其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遗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最大,孤独症患儿由于心理障碍难以和他人正常交流,还会有肢体不协调、发育迟缓等表现,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疾病会伴随患儿的一生,对于其家庭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调查显示,如今我国的孤独症患儿占比较大,高达36.9%。因此如何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来减轻其症状,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式,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难以达到预期。研究表明,家庭综合护理可将亲情支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能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对此,本研究就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2022 年12月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80例,研究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在3岁-9岁,平均为(4.23±1.28)岁。参照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段在2岁-8岁,平均为(4.25±1.27)岁。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其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1)感官刺激康复训练。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辅助训练工具,如滑板、羊角球、脚步器等,1次训练20分钟,1周可进行5次训练。(2)语言训练。从发音到词句再到表达,鼓励患儿积极进行口语表达和模仿训练,1次训练20分钟,1周可进行5次训练。

研究组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1)训练指导。护理人员可结合患儿家属的认知情况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家庭康复的积极作用,提高家属的积极性,然后给其讲解训练方法,让其对语言和感官刺激等训练方式熟练掌握。可让家属先观看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康复训练过程,再由家属对患儿展开实践,护士在一旁做好及时引导,以此提升家属的实操技能[1]。(2)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或微信沟通等方式做好随访工作,询问家属训练进展,对其疑问耐心解答,提醒家属对患儿进行规范化的家庭康复训练,1天练习时间要超过3小时。同时,在保证正常治疗的基础上,依据患儿的训练情况,可考虑将其送到学校接受教育,这样便于和同伴交流,锻炼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3)视觉训练。家属可通过一些色彩艳丽的图片来激发患儿的兴趣,同时可移动图片,让其目光跟随图片的移动而转移,让其视觉功能得到锻炼[2]。(4)听力训练。孤独症患儿有着正常的听力,但是反应上和正常人相比较为迟钝,家属可通过有声音的玩具来增加患儿的声音体验,让其逐步学会分辨声音,并对声音来源进行积极寻找。(5)亲情支持。家属在对患儿进行训练时,也要注意加强和患儿的积极沟通,患儿的心理较为脆弱,需要得到关注和鼓励,家属在其表现好的时候可予以表扬,让其感受到快乐,提高其训练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适应能力和孤独症评分,适应能力用ADQ(适应能力商数)进行评估,分值和患儿的适应力成正比。孤独症评分用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表)进行评估,涉及15个项目,各项目为4分法计算,总分和孤独症症状成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分析后的数据结果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t值用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来检验计数资料,计数的相关数据使用[n(%)]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用P值来判定,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适应能力和孤独症评分对比

数据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ADQ评分与CA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适应能力和孤独症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ADQ评分

CAR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0

50.12±2.49

67.35±5.23

34.25±2.28

29.23±1.22

参照组

40

50.61±2.52

60.12±4.34

34.34±2.54

32.87±1.69

t值

-

0.293

6.247

0.063

7.645

P值

-

0.542

0.000

0.854

0.000

3.讨论

儿童孤独症的患病人数较多,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表明,遗传、社会环境等都属于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儿童孤独症患儿不爱和人交流,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和外界融入,这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对家庭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患儿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玩乐,其世界相对灰暗,面对家属的喊叫,其回应也较为缓慢,有肢体不协调的情况。随着儿童孤独症发病率的增加,如何对这类患儿进行有效干预,也成了临床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临床一般会通过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同时联合康复训练来强化其语言表达、视觉和听力等功能,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培养其自理能力,提高其社会交际能力。

然而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患儿每天在家庭中的时间最多,家庭因素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支持对其语言、多感官和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家庭可让患儿更有安全感,还可为患儿的康复提供更多的时间[3]。家庭康复也对家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家属对孤独症的认知不足,无法通过合理训练来改善患儿的症状,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本研究通过将家庭综合护理应用到儿童孤独症患儿中,结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ADQ评分和参照组相比较高,CARS评分和参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家庭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的适应能力,并减轻其孤独症症状,对于患儿的恢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分析原因在于:家庭综合护理在开展时,护理人员先对患儿家属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增强了家属的康复训练技能,提高了其对康复训练的认知,让其能积极参与到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中。其次,借助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和监督,为家属及时解答问题,还可监督其对患儿按时训练,了解患儿近期的恢复情况,然后对其训练方案及时调整。最后,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增进和患儿的交流,通过语言、听力、视觉等多方面的训练,可促进患儿各项功能的恢复[5]

综上所述,对儿童孤独症患儿采取家庭综合护理可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适应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盛井香,田冬至,顾甜甜,等.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5):56-59.

[2]黄菲.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方案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5):130-131.

[3]张红.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价值[J]. 心理月刊,2020,15(16):102.

[4]孔红梅,吴跃伟,陈箫洁. 孤独症患儿实施家庭综合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校医,2019,33(2):101-102,142.

[5]张鹤,李维佳,叶玉香. 家庭综合护理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应用价值[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90-91.

 作者简介:赵启佩,女,(1990.2-),本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