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要: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俄乌战争爆发,国际形势不断变化,随之引发我国的“军 事热”、“国防热”,全国很多城市都开始谋划建设军事主题公园。但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 军事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提出“馆园一体”的规划思路,并在武汉市 中山舰军事主题公园中进行实践。文章以军事主题为切入点,围绕“博物馆”和“主题公 园”如何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进而形成合力等方面开展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馆园联动,军事主题, 主题公园
1 “馆园一体化”的概念
1.1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的概念
通过百度搜索,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的定义如下。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
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 社会公众开放, 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以符合道德
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 并在社区的参与下, 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 共享提供多种体验,是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的文化教育机构,具有非营利性。主 题公园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兴建的, 占地、投资达到一定规模, 实行封闭管理, 具
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 为游客有偿提供休闲体验、文化娱乐产品或服 务的园区,是现代人创造的娱乐形式[1]。
1.2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历程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建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从发展历程看, 已经历了四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以移植和模仿为主。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新的思潮与游乐方式的涌入,开始了机械游乐项目 的兴起,在中国许多大城市都兴建了机械类游乐园,如广州东方乐园、成都国防 乐园等;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末), 以深圳锦绣中华为代表的静态陈列观 光型[2];第三阶段 (21世纪 10 年代),以深圳世界之窗为代表, 静态陈列观光加 表演型; 第四阶段 (21世纪 10 年代至今),以深圳欢乐谷为代表, 主题游乐型。 其特征是高科技加娱乐, 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为游客提供现代游乐的体验。同时
当前强调国家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主题公园逐渐呈现出综合化发展趋 势,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及地方文化主题的融合, 关注休闲娱乐功能的多元化以 及休闲娱乐项目的参与性,同时强调娱乐与教育并重。
1.3“馆园一体化”的概念
经历了以上发展历程,在文化底蕴的挖掘与娱乐体验功能的高度融合诉求
下, 近年来, 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博物馆与主题公园混合化运营的、被称作“博物 馆公园” (museopark)的新概念。博物馆公园吸收主题公园的娱乐性因素来提 升观众的体验, 以社会教育为目的, 同时肩负起传统意义上博物馆的保存和管理 藏品的任务。与博物馆的传统呆板的、说教式的社会教育方式不同, 博物馆公园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在具有激励性的环境中从而实现让观众积极主 动学习的目的。这种新的融合模式更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将博物馆与主题公 园合二为一, 相互融合,相得益彰[3]。
2. “馆园分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山舰博物馆是以独立的博物馆形式存在,典型的“馆园分离”模式, 虽然在当前全国人民爱国主义热情高涨的今天,仍然存在因形式单一、功能单一、 空间单一而难以为继的问题。
2.1形式单一,缺乏持续动力
目前中山舰博物馆作为武汉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 年游客量约为 60 万人,在全国的展览式博物馆的客流量中处于前列。但与武汉欢乐谷这种体 验式主题公园 2800 万人的年客流量的差别较大。归根结底原因在于,中山舰博 物馆以展览式、陈列式为主,通过影视、参观、说教等形式为主, 形式过于单一, 缺乏体验感和感受性项目,游客以学生研学、党员主题教育、军迷军事研究等为 主, 游客来了一次之后,缺乏再游的动力,博物馆发展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
2.2功能单一,缺乏多元活力
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目前中山舰博物馆以静态观光式功能为
主,有少量纪念品购买功能。在“游娱”方面,缺乏体验式功能,同时“吃住” 等相关服务功能相对缺乏, 导致虽拥有临山、滨江滨湖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及旅游 资源,但缺乏资源和功能的整合,活力单一, 无法实现人气互借和多元流量带动。
2.3空间单一,缺乏环境融合
目前中山舰博物馆以室内展品陈列、警示教育片展示、武器展览,室外纪念 碑、纪念广场等相对单一的呈现形式。空间上仅停留在博物馆本身及其周边的纪 念碑、纪念广场, 缺乏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缺乏与最新科学技术的联动,缺乏对 军事文化多层面、多层次的挖掘也缺乏军事文化在空间层面的进一步延展, 导致 体验感不足。
3. “馆园一体化”的规划实践
3.1 合理确定选址,保障游客市场
区域选址对主题公园的成功影响很大。根据英国旅游局的研究, 主题公园的
理想位置必须具备的条件:2 小时车程范围内有 1200 万以上的居民;必须临近 2 个商业广告密集区以满足促销的需要;最好与其它主题公园相毗邻;距交通主干
道在 15 分钟的车程范围,突出交通因素对区位选址的作用[2]。
图(1)项目区位图
本次中山舰主题公园选址临近中山舰博物馆,有利于通过“馆园一体”模式, 充分实现馆园互促发展。主题公园临近武汉市四环线, 通过 102 省道到达四环线 (高速公路) 互通约 10 钟, 依托四环线 1 小时内可达到武汉市所有城区;通过 四环线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体系 2 小时车程可覆盖咸宁、 黄石等城市的约 2400 万人,可提供坚实的市场人群。
表 (1) 涉及城市人口一览表 单位: 万人
城市 | 武汉 | 咸宁 | 黄石 | 黄冈 | 孝感 |
总人口 | 1374 | 262 | 244 | 580 | 418 |
2 小时覆 盖圈人口 | 1374 | 262 | 244 | 290 | 209 |
合计 | 2379 |
3.2多元项目策划,突出军事文化
为突出文化主题,规划围绕军事题材, 承接中山舰博物馆文化氛围, 依托良 好的自然资源,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武器军械, 再现我近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重 要战役, 介绍传播国防及军事知识, 开展参与性强、 互动性强的拓展训练和军事 游戏,以“一个钢铁战士是怎样炼成的”为脉络,提出“识、练、战、憩”设计 理念,策划多元活动项目,打造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图(2)概念示意图
“识”以国防知识、军械展示、经典战役讲解和军事博览等为主题, 通过声 光电等现代科技仿真模拟技术, 进行军事知识介绍,使之具有直观性。“练”模 仿军事训练的项目, 设置网阵、雷阵、栈桥、天梯、拓展训练等场地,通过对这 些项目的合理搭配组织, 让游客亲身体验训练过程的艰辛, 以磨练意志, 强化体 能。“战”承接“练”这一环节, 设置 “战”。该项目主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结合模拟的历史战争场面设置野战游戏, 使游客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运用在“识” 中的知识和在“练”中的技能融入到“战”中。结合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发展历程, 在“战”区设置北伐攻城战(巷战)、中原大战(对抗战)、四渡赤水(抢滩战)、 武汉会战(保卫战)、新四军反击战(反击战)、反清剿战役(突击战)、孟良崮 战役(阻击战)、剿匪战 (抢旗战) 八大主题项目。“憩”在基地西部借助临江
优势, 设置舰船展览、沙滩球类竞技、风筝放飞等游乐休闲项目; 在基地西南区 域结合现状山体和水域布置船模竞赛、战争纪念广场和纪念碑等场所, 同时布置
适量的住宿、餐饮、休闲设施,为中山舰主题公园服务。
图(3)规划总平面图
图(4)总体鸟瞰图
3.3强调空间融合,强化主题氛围
落实“识”、“练”、“战”、“憩”的设计理念, 规划系列景观节点及功能节点, 形成功能与趣味兼具的“4L”空间结构骨架,强化军事文化氛围。“L1”(识 Learning),承接上位规划中山舰核心景区中纵向景观轴线和园区入口处的横向 拓展轴线,布局军事展示馆结合中山舰博物馆, 形成园北部的“L 型综合驱动轴”, 作为军事文化、军事知识展示轴。“L2”( 练 Limit practice),根据功能区划
的铺陈与景观节点的节奏趋势, 布局军事教学楼、作战指挥部、军营和军训广场 等功能,自西北向东南形成“L 型功能拓展轴”。“L3”( 战making-Like battle), 挖掘现有地形地貌条件、综合考虑功能与景观走向, 布局拓展训练区和野战游戏 区,在中部及东部, 自北向南、部构建贯穿性“L 型功能延伸轴”。“L4”( 憩 Leisure),在西部及西南区域设置滨水娱乐及山体游览设施, 形成“L 型游憩休
闲轴”。
图(5)规划结构图
3.4注重环境融合,提升体验感受
营造良好的环境是游客静心游览、感受文化、体验项目的关键前提。通过软 硬环境结合, 打造“观馆、游园及沉浸式体验项目”于一体的军事主题公园。 从 与现状环境融合、与现代科技环境融合两个方面,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一是强 调与现状环境要素融合。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地貌, 充分借助依山滨江临湖的自然 环境优势, 采取场馆与周边环境整体打造、一体化设计, 形成生态化、休闲化、 主题化、个性化的文化载体。 利用现状已废弃的高压走廊、现状部队搬迁后留下 的仓库、山体植被、中部小岛等特色环境要素,设置网阵训练、巷战、丛林战、 抢滩战等体验项目,提升体验的真实感。二是强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军事博物馆 运用多媒体展示和声、光、电模拟演示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性的再现战争历史; 野战游戏区结合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发展历程设置了若干游线场地,通过声、光、 电等现代技术手段模拟战场实景效果, 强化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增强游戏的刺 激性和趣味性。
图(9)功能分区图
4 结束语
在新冠疫情后西方国家去中国化的影响下,以及军事主题影视作品的热映,
我国民众爱国热情被点燃, 国防科教基地、军事主题公园及其它红色主题公园迎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仅提出主题公园设计的一种初步思路供参考,抱砖引玉。 期待大家对主题公园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以便推动主题公园规划设 计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及规划设计方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百度关键词搜索,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的定义.
[2]孙大江,动植物保护类主题公园规划理论体系研究— 以大熊猫生态公园为例,硕士 论文.
[3]张楠,郭琪,“馆园结合”模式下的军事文化主题公园规划实践, 2020/2021 中国 城市规划年会暨 2021 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