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市中医医院 433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医疗服务中,中医学开始在临床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效用,各种中医处方开始被应用于实际临床中,并取得了极为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更充分的健康保障。在中医处方中,细辛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中医处方中,细辛都是其中的主要药物构成。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将对中药细辛处方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在临床中真正实现对细辛处方的科学有效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细辛处方;临床应用
中医学中的药物处方具体可以分为经方与时方,在临床中应用的细辛处方是经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所谓的经方,目前医学界最普通的观点认为经方是东汉时期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处方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普、简、廉、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作为经方中的关键药物,一直以来临床中对于细辛的应用都有争议,使得能够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细辛处方难以在实际临床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在实际临床中,对于细辛处方的有效应用问题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实际临床中,有关细辛药物为主体的处方应用一直以来都存在极大的争议,而这种争议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细辛处方中的细辛用量与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规定的细辛药物在处方中的用量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首先,根据《药典》中的规定,临床中使用的细辛处方中,单剂处方中的细辛用量需要控制在1-3g。而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处方中,细辛处方共有17剂,在这17剂处方中,细辛的使用量最少为二分,最多为六两。而《伤寒杂病论》成书已经近两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度量衡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此使得经方中细辛药物的记载用量就出现了严重的争议[1]。目前相对主流的观点认为,《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处方中的一两用量对应现代的3g、13.92g或是15.625g。然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就能够发现,即使是根据其中最小的标准,《伤寒杂病论》中细辛处方中,只有3剂处方的细辛用量符合《药典》的规定,其余处方中的细辛用量都超出了《药典》规定的标准。而这一点就成为临床中细辛处方应用争论的焦点,也成为了细辛处方临床应用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药典》中对细辛处方中细辛药物应用有着严苛的规定,这是因为细辛药物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潜在的安全隐患。细辛处方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建立在充分明确细辛药物毒性的基础上。为此本次研究中将具体对细辛药物的毒性进行分析。
根据《药典》中对细辛的描述,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作用。该药物中富含马兜铃酸AA-Ⅳa物质。在相关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向小鼠体内注射马兜铃酸AA-Ⅳa物质,小鼠的肾脏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迹象,基于相关的实验结果可以认定,细辛中的主要成分马兜铃酸AA-Ⅳa并不具备显著的毒性。而细辛药物的制备方法对于细辛药物的毒性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水煎制备的药剂进行灌胃,单次灌胃的剂量相当于《药典》中规定用量的10-100倍,在灌胃六个月后,实验用小鼠仍未出现明显的毒理反应,而细辛散剂在实验中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毒理反应。而细辛药物挥发油有着一定的毒性,在相关的实验中,细辛药物挥发油中的富集黄樟醚组分、富集甲基丁香酚组分可引起小鼠抽搐、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毒性反应,一部分试验用小鼠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死亡[2-3]。
根据上述各项细辛药物的毒理分析内容能够发现,细辛中的主要成为马兜铃酸AA-Ⅳa并没有明显的毒性,药物毒性主要集中于挥发油物质中,而细辛水煎制剂中的细辛药物的毒性显著低于散剂,主要是因为水煎细辛处方中未添加能够析出细辛药物挥发油的成分,而细辛药物挥发油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非是主要药用成分。在这一点上来看,细辛处方在临床中的应用,需要重点控制细辛药物的使用方法。
从古代医学专著中记载的细辛处方制备方法上来看,绝大多数的细辛处方均为水煎药剂。其中,《伤寒杂病论》中的水煎细辛药剂具体有小青龙汤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这些方剂主要适用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的风寒表证以及阳虚外感的病症,按照现代医学中的分类,这一类疾病应划归到内科的范畴。而在《金贵要略》中也记载了大量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的细辛处方,其中采用水煎制备方法的细辛处方也主要应用于风寒湿邪类疾病的临床治疗。而在古代医书中记载的细辛处方中也包含一些散剂类的处方,这些散剂处方更多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在现代医学分类体系中应将这一类疾病划归到神经外科的范畴当中[4-5]。
针对上述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中就细辛处方的临床应用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细辛处方中细辛药物的安全性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结合对细辛药物的相关独立分析结果,在实际临床中,可以更多应用采用水煎方式制备的细辛处方。水煎制备而得的处方中,细辛药物中的毒性成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析出为人体所吸收,引发患者药物中毒的不良反应。因而可以在临床中更多使用水煎类型的处方,回避散剂处方的使用。
其次,在目前现有的细辛处方中,水煎药剂更多针对于内科类型疾病的治疗,而散剂细辛处方更多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基于这一点,本次研究中建议,在实际临床中对细辛处方的应用,内科诊室可以更多应用细辛处方,而神经外科诊室临床中建议要尽量回避细辛处方的应用,避免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6]。
结束语:细辛这种药材在中医学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细辛为主要药物的处方构建起中医学最基础的架构。时至今日,细辛处方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重点对细辛处方的临床应用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对细辛处方应用的争论焦点,细辛药物的毒理分析以及不同处方的制备方法分析结果,针对临床中的细辛处方应用提出以上两项对策建议。细辛处方中的细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是细辛能够入药说明了其药用价值是大于它的危害的,对于细辛处方的应用价值,不要轻易地否定,但也应该继续研究讨论,不能过于束缚临床医师用药,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不利。
参考文献:
[1]华新振,刘丛颖,贺梦媛,于小钧,高鹏,丛竹凤.细辛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3,54(12):4019-4035.
[2]俞雯雯,沈淼山,金李峰,倪观锋.我院2021年含细辛中药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05):51-52.
[3]刘美婷,王连嵋,孟晶,郑宝鑫,秦莎莎,梁爱华.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0):224-234.
[4]刘倩,梅全喜,刘金伟,张韶辉.1004张中药饮片处方中细辛的使用情况及其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01):104-107+111.
[5]肖佳娜.浅析细辛剂量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09-111.
[6]牟亭亭,严光俊,刘冲.基于数据挖掘的黄祥武老中医含细辛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30(03):69-71.
姓名:李培林,出生年月:1964年9月,性别:男,籍贯: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学历:大专,职称:副主任药师,职业:中药学,研究方向:中药鉴定,中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