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数学教学,落实减负提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聚焦小学数学教学,落实减负提质策略

罗耀辉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

“减负”的主旨在于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正所谓“减”是为了“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减负的主体是学生,而减负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着眼于“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既要在完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又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优化教学设计,切实落实减负提质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减负提质,教学设计,主体地位,作业设计

【正文】

落实“双减”政策不能流于形式,而首先要认真领悟“双减”的内涵,明确“双减”的实质。“减负”的主旨在于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正所谓“减”是为了“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明晰“减负的主体是学生,而减负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着眼于“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完善教育教学策略,努力向“40分钟”要效益,切实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然而,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减负提质”策略呢?

一、注重备课环节,完善教学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教学设计会为一节好课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一定要注重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忽视备课这一重要环节。

1.教学目标多元化

每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内涵都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知识生成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思想教育目标等等。有了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教师才可以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

另外,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外,还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利于将来正确地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2.方式方法多样化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实质上,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把本节课中每项知识的学习方法设计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多样化学习方法的呈现,要依学习内容而定。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要教导学生通过细看、熟读、能说、勤思、多议、善动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细看,即认真观察题目中的图形(有时需要学生自己画出图形,如线段图),结合题意分析解题思路。熟读,即读懂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尤其要找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能说,即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猜测、判断、设想等表达出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要以老师的“讲授”替代学生的“发言”。勤思,即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多议,即鼓励、引导学生多多参与研讨、交流,以弄清应用题中类似于“增加了、增加到、减少了、减少到”等关键词语的含义,这样才不至于把算式列错。善动,即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方式,引发思考,开启智慧,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3.数学学习生活化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生活中的数学”巧妙地引入课堂。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三角形结构的物体吗?请举出几个例子”、“此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的?这说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这样,学生会更加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再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如果教师单纯地讲授元、角、分相互间的换算关系,孩子们会感到枯燥无味,况且这样也不可能很快地掌握(知识)。因而在备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游戏”,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去掌握货币单位的相关知识,学习效率会倍增。

二、凸显主体地位,回归课堂本真

新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且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因而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基于此,教师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以讲授为主的讲堂”为“以探究为主的学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新知的生成。

1.注重创新发展,克服思维禁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不是目的,注重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让学生“会学”。所以,教师要关切学生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克服思维禁锢,培植学生创新的萌芽。

比如我们常常会遇见“一题多解”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违背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广开思路,寻求不同的解法,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如对于“把算式2+3+4直接写出得数”这个问题,学生甲的解答是:先计算2+3=5,再计算5+4=9;学生乙的解答是:先计算3+4=7,再计算2+7=9。这两种解法都正确,我予以了肯定。这时学生丙想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急忙示意该同学发言。“老师,如果先计算2+4=6,再计算3+6=9可以吗?”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同学。之后又有学生丁说出了不同的算法:“先计算2+3=5,再计算5+5=10,这样就多加了1,最后再用10减去1,结果也是9。”我为这个同学竖起了两个大拇指:“你真棒!都会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啦!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加油!”

我想,这个教学片段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且非常有利于孩子们创新精神的培养。

2.注重启发感悟,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上,对于重点、难点的突破,可以采用启发感悟法、妙解悬念法、提纲挈领法、归纳提取法等等。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把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找到一个点关于某一直线的对称点呢?”然后我启发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①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在直线的另一侧。②这两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相等。③这两个点的连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样,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

优化作业设计,旨在克服“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作业量大、耗时低效”等弊端,从而使作业设计科学化、合理化、精准化,这非常有利于“减负提质”策略的落实,非常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即在突出重点的框架内,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兼顾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提高。

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即作业设计题型新颖、趣味性强,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使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并在学习中尽享快乐。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即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在巩固知识的前提下着眼于创新与发展,如布置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挑战性作业等,从而启迪思考,开发智力,培养技能,提升素养。

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还要加强反馈、及时纠错,以确保作业的实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纠错是为了提高,纠错也是为了增效。

总之,“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其目标为“以‘减’促‘提’”,其主旨为打造高效课堂,其归宿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此,教师既要注重备课环节,在完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又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优化作业设计,切实落实减负提质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妍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上旬,XX(9):118.

2.王莹:“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平安校园,2022(07):40-43.

【作者简介】

罗耀辉(1977.01.03-):男,大学本科学历,副高级教师,工作单位是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及班级管理。

【附加信息】

刊物邮寄地址: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

收件人:张友

联系电话:13674384262

邮编: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