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朱宇程

新镇中学西校区

摘要: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综合素养,对其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解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地理教学应充分应用地图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清晰直观地表达地理知识,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教学。作为地理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地图这一辅助工具,不仅做好地理知识的讲解,更要在实践中教会学生读懂地图、运用地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意义及要求

引言:地理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习难度较大,地理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不够,只能片面地理解知识行,无法形成立体的认知,借助地图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地理中的重点知识,表达复杂的地理问题,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地图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图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地理知识,包含丰富多彩的直观性图片。对于学生而言,图像的教学效果高于语言表达,因为其更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地图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积极性。在开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图吸引学生好奇心,发挥地图生动形象的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图辅助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基础地理知识教学上,更体现在学生面对图像所产生的逻辑思维上,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洋流变化,气候变化,地球公转自转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抽象,学习起来存在难度。借助地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全球洋流变化、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也能够更直观的描述地球公转自转知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逻辑链,将内容连接起来,通过图像展示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梳理和知识整合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减轻学生学习难度,同时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便于地理知识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地图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例如学习高原、盆地、峡谷等相关知识,这个应用能够直观地展示其位置,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信息,而且初中地理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新鲜事物,例如为何会形成珠江三角洲,需要学生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掌握,地图这一辅助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进而形成相互连贯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用图教学现状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科学、人文与社会、科技等三大领域,抽象的知识和概念较多,这也是地理学习存在困难的地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表达,是无声的老师,运用地图学习地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质量,且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地理学科是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山脉、河流、高原的学习,还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都能够借助地图开展教学。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地图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教师地图教学来看,地理教学普遍忽略了地图与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通常分开进行二者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了学生用图技巧和阅读方法,但形式单一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丧失探究的乐趣,降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学生自主绘制地图、运用地图的实践,目前教学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通常以地图演示或讲解的方式进行,为了更好地发挥地图运用效果,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读懂、分析地图,养成良好的习惯,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学习。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结合教学情况,提高绘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基础的地理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读懂地图,运用地图,进一步提高绘图能力。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概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采用图像文字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绘制地图的基本能力。地理试卷中很少会单一地考查文字知识,更多的是以地图形式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比如观察地图,运用地图解决某些问题,或者根据文字画出地图,这种考查内容增多,意味着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课堂的常态,因此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基本技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地图,加强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确保学生更系统地理解记忆,促进地理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再者,学生在绘制地图时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达到地理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日本”这一单元内容时,可借助日本的地形图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通过了解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解释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及分布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发挥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使学生绘制亚洲地图,说明中国与日本的地理关系,或者画出日本的整体地图,在绘制地图时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也能够进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

(二)利用地图,提高解读能力

地理中的各种现象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然而教材中呈现的地理知识过于繁琐和抽象,晦涩难懂,学生无法将文字与实际的场景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地图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晦涩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地图,提高学生地理知识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教授学生地图阅读方法,由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地理知识,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地理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详细地介绍地图的阅读方法,培养读图能力,了解地图的含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例如,运用地图图例计算两城市距离等问题,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三)结合生活,加强地理教学

教学来源于生活,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从生活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更便于学生接受,而且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来看,其内容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单一的文字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就是可以从生活中入手,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起初的牲畜运输到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以出行会选择哪种交通方式为题了解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借助中国高速铁路干线,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其次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教学可以从生活事例入手,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从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了解中国农业的分布情况和农作物分布情况,也正是因为农作物差异才导致了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教学时,也可以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家、学校等建筑,了解工业产业的发展,借此引入教学,通过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了解中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四)融入动画,规范地理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媒体动画教学是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电子地图,呈现动画效果,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为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地理课堂,也是地理教学的第一课,融入动画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的认知,使学生通过3D立体图像认识赤道、地轴、经纬线、极点等相关知识点,形成牢固的心理地图。

结束语: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直观地呈现和描述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就当前地理教学中地图运用现状来看,应充分结合当前教学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地图解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海芳.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1):1.DOI:CNKI:SUN:KXDH.0.2011-01-048.

[2] 魏庆芝.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8(3):1.DOI:CNKI:SUN:XWLL.0.2018-09-087.

[3] 朱智.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1):1.

[4] 石成英.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 2017(2):1.

朱宇程,1998.10,男,汉族,江苏昆山,新镇中学西校区,本科,未定级,地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