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01197806090716
摘要:在 “十四五”开局之际,切实分析过去 10 年海南省热带农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对我国热带高效农 业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 DEA 模型以 2011—2020 年 10 年海南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分析海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南省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整体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成基本平缓持平趋势。结合海南农业科技创新 发展的现状,提出未来优化海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提升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加强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 保障海南农业科技研究项目支持力度; 着力推进海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体系建设; 创新海南农 业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构建面向全球农业产业链。
关键词:海南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研究;探讨
引言
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基础。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历来受 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要想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快我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回顾这几年的中央 济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力度和推进种业自主创新被多次提到。由此可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是要在种业科学技术方面加强研究,鼓励育种原始创新,保护植物 新品种权。
1海南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基础、有优势
发展“土特产”,是指依托农业 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 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海南发展“土特产”具有扎实基础和特殊优势。
2主要措施及成效
2.1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品牌农业标准示范基地,带动县域农业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海南持续加大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和产业扶持力度,通过加强与热科院、农科院、高校展开合作,初步建立 了“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在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构建了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治、光驱避绿色防控系统建设、飞防植保作业、水肥一体化建设、专家技术咨询指导等多领域、多范围的基础研究,并取得成果。在产业扶持方面,形成了以乡村振 兴投资开发公司为依托的产业发展模式,乡村振兴公司作为农村开发建设主体,持续整合撂荒地,引进优质农业项目,成片开发种植火龙果、百香果、斑兰等优势农 产品。
2.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检验检测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鼓励各市县农产品经营主体探索控药减肥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做好种前消毒、种植防治、种后总结的过程农事记录,大力推广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农药,切实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二是严格“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严格实行备案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应急处理制度机制,及时处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2.3多渠道做好农产品宣传文章,切实做好产销对接
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 挖掘典型案例,讲好品牌故事。先后制作《遇见——海南“三品一标”》《海南农产品 地理标志》等宣传片发布于主流媒体。开 设农业品牌网站、成立互联网小镇,拓宽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策划产地直播带货,引导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高知名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加强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
研究表明,海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行主要由于技术人才投入的连年减少。农业科技人才作为载体,是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因素之一。培育海南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保障。而目前海南农业科技人才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情况,农业科技人才的减少不利于科技创新 的发展,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热带农业发展技术等平台,凭借海南近年来大力推进的科技计划,奉行多策并举、人事结合、分类推进的策略,打造出兼具创新性、专业性、行业引领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进而最大化、最优化地提升农业科技效率。与此同时,切实根据海南热带农业优势的发展需求,逐步优化对于科研人员管理的机制,激发其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需齐头并进,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培养合适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服务型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发挥充足的科技创新内在动力,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效果。
3.2保障海南农业科技研究项目支持力度
海南农业科技研究项目支持是科学研究开展的根本,从目前投入分析看来,海南省科学研究科技投入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与热点导向趋势。而对于热带农 业研究而言,科研成果的产出得益于常年的投入、积累与监测,涉及到动植物生长周期及相关实验的开展,无法一蹴而就。因而有必要在整体策略导向上,兼顾热点相关、政策导向项目与长期艰苦研究项目的支持。热点项目必然值得关注,由此才能紧随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顺应该阶段社会经济的需求。但同时 也不能忽视那些研究周期长、投入高的长期艰苦科学研究项目。此类科学研究项目的开展更加需要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倡导。应当鼓励科研工作者安心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科研工作,以保障我国热带高效农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并且应当合理平衡各农业研究类别项目分配比例。
3.3着力推进海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体系建设
海南农业科技成果专利就数量而言在 2019年后已有明显提升,而海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农业发展中应用的诸多方面相联系,在之后的时间应借助海 南国际自贸港建设的便利,重点研究对于成果转化技术体系的构建。具体包括热带动植物种质资源创制、种子与种苗繁育与市场推广; 作物高效安全种植与畜 禽规模化养殖技术; 高效植物调节剂、环保地膜、新型农药、节水灌溉、高效环保肥料、生态栽培基质等农用物资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农业智能信息化技术以 及服务网络构建; 动植物疾病防治技术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控技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设计以及政策研究等。
3.4创新海南农业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构建面向全球农业产业链
本研究是针对海南省内10年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内部比较分析,而对于 “十四五”开局之际着眼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海南岛而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应当充分发挥海南着眼于国际化优势,依托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在国际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加强对于国际农业科技的合作。提高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的交流深度,开拓海南农业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市场,加强海南农业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应致力于将海南岛构建为面向全球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贸易决策中加大农业产业部门的工作力度,提升其话语权,进而使农业贸易政策同国内、国际农业发展政策协调统一。
结语
积极宣讲我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政策和体制机制,逐渐消除国外育种主体对进入我国种业市场的顾虑,利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优势,建立全球植物种质资源 库,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分子检测实验室、种质安全实验室、综合测试实验室和中转暂存库等,开展种质资源存储保护、身份管理、综合测试评价和利用共享等业务,并形成数字化业务,从而促进国外育种主体与中国开展育种合作。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际性会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经验、育种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动中国植物新品种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解沛, 宋子涵, 熊明民.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22, 41(1): 9-12.
[2] 邓伟, 崔野韩.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发展的研究[J]. 中国种业, 2020(11): 1-7.
[3] 王海阳.《民法典》视角下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制[J].中国种业, 2021(4):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