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刘文娜

联勤保障部队第928医院 关节骨病科   海南 海口

摘要:目的 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观察预防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筛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分设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6例。按照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较,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针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老年人由于其年龄的增长,骨骼当中的钙质容易发生流失,再加之其活动能力的降低,所以常会因跌倒等原因造成骨折。对于部分骨折相对严重的老年患者,以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直接、确切的疗效,尽可能恢复其骨折之前的功能,而且随着如今骨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不过老年人的术后恢复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并且其心血管等身体机能也有所退化,因此发生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较大[1]。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骨科术后并发症,不仅会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还可能直接造成患者死亡。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重视并切实加强对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通过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来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健康、安全。本研究通过对46例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收治的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受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骨折部位包括股骨颈、股骨干骨、盆骨以及髋骨等,经筛选排除多发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恶性病变者。根据研究需要分设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6例。分组后,常规护理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2例、24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7.52±1.23)岁。预见性护理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1例、25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7.69±1.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可比性充分(P>0.05)。

1.2 方法

按照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遵医用药、告知注意事项和对症护理等。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 病情观察与个体评估

加强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尤其是要时刻注意手术部位的肤色和肿胀变化情况,采用VAS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定时进行体温测量、白细胞计数检验,记录患者每天的液体出入量,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形成栓塞。结合患者既往的身体健康情况、病历,尤其是其他基础疾病,对患者发生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提高个体护理的针对性,更好的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1.2.2 体位护理

骨折术后均需要一段时间的卧床修养,由于老年患者的恢复速度较慢,因此其所需要的卧床时间相对更长,这是引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个高危因素。为此,需要在预见性护理中,对患者做好体位护理工作,如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的不同,可以适当指导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位运动,包括屈伸肢体、提高下肢、保持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屈曲,这能够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对预防血栓形成具有很大作用。同时要对患肢的末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温度较低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影响正常的血流速度[2]

1.2.3 饮食护理

饮食对于人体血液的粘稠度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同样是引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个高危因素。在预见性护理中,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精心调理,不仅要满足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当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引起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和血液高凝状态[3]。如应当保持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适当提高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在饮食的口味上,要尽量的清淡、易消化。

1.2.4 康复运动护理

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对于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预见性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人身体素质、恢复情况、活动能力等,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指导他们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

[4]。不过期间一定要注意对手术部位、手术切口的保护,而且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让患者过于劳累。

1.2.5 抗凝护理

部分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和血凝可能相对较高,此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抗凝护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何羟乙基淀粉等。不过在用药之后,需要对患者做好严密的受药情况观察,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也要防止异常出血。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发生率。

(2)分别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由患者对护理工作打分,最低0分,最高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工具采用SPSS 21.0,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进行检验,以P值进行统计学意义判断,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对比

在分组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对比

n

发生例数

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组

46

1

2.17%

常规护理组

46

5

10.86%

X2

/

/

4.62

P

/

/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观察发现,常规护理组患者给出的评分为(83.43±2.93)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出的评分为(95.24±1.26)分。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5)。

3 讨论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并造成骨折。通过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较好的恢复患者功能,但是在术后的这一段时间当中,其却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5-6]。如静脉血栓栓塞症便是骨折术后最为常见,危险性也最高的并发症之一,这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并给患者带来新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做好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7-8]

所谓的预见性护理,指的是通过经验总结以及对护理对象的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而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通过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见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者的疗效和健康保障,以及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值得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长松,曾宪发,王海龙.老年下肢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07):1056-1059.

[2]李伟娟.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1):5815-5818.

[3]陈修佳,冷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测模型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05):65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