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数学(定向)212班 226300
摘要:“大生”取自《周易.系辞传》“天下之大德曰生”,意为天地间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清末南通本土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将实业与教育看做兴国之道,而“大德曰生”的“大生思想”既是他实业救国的根本宗旨与精神动力,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与源泉。探究与挖掘张謇先生的大生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基础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将从事基础数学教育的师范生而言,本文将立足于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教育见习经历,浅谈张謇先生大生教育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启示。
关键词:张謇;教育思想;大生思想;数学课堂
一.“大生思想”的源起
“大生”即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传》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天地间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这是古代哲学对于生命的礼赞。
张謇先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恪守“人地之信人为贵”的人本精神,主张“人是万物的灵长”。1895年,时中国列强横行、国事衰微张謇先生为实现“实业救国”理念,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营棉纺织企业,将其命名为“大生纱厂”,并为其题了一副对联:“秋毫太山,因所大而大;乐工兴事,厚其生而生”,“大生”二字,充分体现了他关怀苍生,造福民众的思想。
张謇先生将自己的救国主张形象的归结为“父教育,母实业”六个字,并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于新办教育事业。纵观张謇先生的教育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充满着“大生文化”的意蕴,成为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精神滋养。
二.以“大生思想”为核心的教育观
研读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其进行剖析、整理,将张謇先生教育思想中与“大生”有关的思想简要归结为以下5点。
(一)“陪护成才”思想——尊重孩童生命生长节律
张謇先生认为:“培护径寸之茎,使之盈尺及丈,成有用之才。[2]”在他眼中,孩子的成长好比一株幼苗从“径寸之茎”到“盈尺及丈”,教师好比辛勤的园丁,起着培育幼苗的作用,需根据孩童生命生长的节律,为其提供足够的阳光、土壤、水分,关注其生长过程并放大他们生命的无限可能。
(二)“适其所适”思想——倡导教育的因人而异
张謇先生说:“凡事必求其适。[3]”首先,教育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儿童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基础水平等展开不同的教育。其次,教育要倡导为儿童服务,以儿童为中心,适应儿童的发展阶段,配合儿童的当下学习需求。最后,教育要适宜成长,主张教育与爱相融合,培养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幸福的成长。
(三)“引向里去”思想——强调教育要把握本质、寻根究底
张謇先生说:“学问需引向里去,自厚薄责人不言而躬行皆引向里去之方法也。[5]”先生认为教学不能只是浮光掠影式的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去剖析知识的深层含义,不光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先生指出“引向里去”的方法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要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他人。
(四)“交换智识”思想——认为教育要共享交流
张謇先生认为:“缘今日乃以交换智识为贵时代”。他提出思想是需要交换相容的。他坚信“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共享交流的不仅有知识,更有智慧,在交流中将自身的知识进行升华,从而变成一种全新的智慧。
(五)“知要会通”思想——强调教育需要融会贯通
张謇先生有言:“比类而观,乃能知其要;参互以证,乃能会其通。[5]”“知要”与“会通”是教育的两种境界。他倡导不仅要知道要义,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重视迁移,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大生思想”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启示
作为近代教育的卓越先驱,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既立足近代,又昭示未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给予了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深刻的教育启发,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今天,重走张謇先生的教育之路,先生的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方向的定向师范生,基于对张謇先生的“大生思想”的研读,发现其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下将其归纳为三点。
(一)强调课堂知识要刨根究底,深化理解,把握内涵
数学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知识、原理的单一灌输,而应该去带领学生发现这个概念“从何而来”,“为何如此”以及“怎样应用”。倡导从原理入手,一步一步挖掘其本质与内涵,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框架。
近年来,小学数学中有关数学史的教学也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这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课时安排中除了讲述圆的定义、周长计算、面积计算等基本数学知识之外,还穿插了对圆周率历史的讲解,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到圆周率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鼓励交换智识,共享交流,推进课堂内小组合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机械式知识的获取,使得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出新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要安排好合作的各个方面。比方说小组成员间的分配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帮助其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合作交流之后需要安排小组汇报展示的过程,实现小组的成员与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活力。
(三)倡导“学必期于用”,重视课堂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建立知识迁移的能力”,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积极的利用迁移的规律,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带动新的知识经验的发展,并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交相融合,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出台,中小学掀起了跨学科学习的探索热潮。而跨学科融合,增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互通,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也恰好与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将这一思想广泛的应用与小学数学课堂,将数学与音乐、与历史、与诗词、与工程等融合性学习,即能够带动起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得学生学有所用,用其所长。
四.结语
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经过历史的积淀,在今天依然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给予了我们师范生无限的启迪与智慧。学习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重走先生的教育之路,赓续先生的教育之光,努力成为新时期的优秀教师,这是我们始终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教学变革:以文化的力量——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20(13):29-32.
[2]沈行恬.张謇教育文论选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张学蓉.张謇教育思想评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4(5):32.
[4]帅宁华.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内涵与实践[J].江苏教育,2022(82):24-26.
[5]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6]帅宁华.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再造[J].中小学德育,2016(6):24.
[7]王鸿芳.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