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松柏中学 361012
【摘要】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不断改革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需要教师去思考的。文章以平行四边形为例分析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训练他们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提出了以下可操作策略:
一、设置思维发散点,提供学习支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发散点,也就是从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命题变换,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而灵活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同化性迁移的目的,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教学中,可以设置如下例题。
例题1:如图,在□ABCD中,
①若∠A=135°,则∠B=°,
∠C=°,∠D=°;
②若∠A-∠B=40°,则∠C=°,∠B=°;
变式1.连接对角线AC,BD交于点O,
①若AO=6,BO=5,则CO=,BD=.
②若CO=3cm,△ABC的周长为15cm,则□ABCD的周长为cm.
通过一题多变,不仅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命题,并上台展示,说明命题的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后续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里也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在复杂题目中抽离出基本的模型,联想到熟悉的知识点。
二、巧设问题情境,助力思维发散
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一连串富有启迪思维而又层层递进的问题,有的放矢。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质疑,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启迪思维发散,在探究中体会数学乐趣,在合作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探究中,将平行四边形的边或角特殊化,小组合作探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跟角和边有关,若将角特殊化,例如将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变为30°或45°或60°或90°,此时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探究。
学生探究完角特殊化,教师再追问还可以探究什么?边的特殊化。
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思维多样化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求知,找寻问题答案,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和分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性质时,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准备几组互相全等三角形(任意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拼出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四边形定义的理解。让学生度量边、角、对角线,观察探究四边形的性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交流,引出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不仅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数学知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得到提高。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探究总结研究思路,让学生先自主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也可以利用研究思路探索“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可将探究其余四边形的题型放在课后作业里,让学生课下进行探究,为后续学习其他四边形提供研究思路和学习方法。
四、构建知识体系,明晰思维条理
复习课教师常常将知识碎片化,没有形成体系,学生很难在问题中找到清晰的条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复习课,将碎片化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将知识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呈现可以是教师设置好思维导图,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各个部分知识中的概念、公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自主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耳听不如眼看,眼看不如手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助推思维扩散
一题多解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模式,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助力于思维的发展。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分享,培养思维多向性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点,.请你猜想:AE与CF有什么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容易猜想得到AE∥CF,AE=CF。
解法1:边、角相等联想到三角形全等,故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ABE全等于三角形CDF,再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到AE=CF及角相等,进而证明AE∥CF。
解法2:本章主要讲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故连接AF、CE、AC,利用平行四边形ABCD得到的条件,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AE∥CF,AE=CF。
通过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总结做题方法。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科学设置问题发散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鼓励一题多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涛 . 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2018(11):96.
[2] 毕建华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 新课程 · 中学,2018(04):180.
[3]吴利辉.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0(2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