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聋儿丰富有效的集训活动——名师进课堂带给我的专业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给予聋儿丰富有效的集训活动——名师进课堂带给我的专业成长

黄恺儿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528000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学校给予了我参加“名师进课堂”的机会,七次主题课后,终于感觉开展课堂活动其实并不是最苦的事情了,之前的备课、制作活动教具,还有课后的课堂实录、写课堂反思、专家和名师点评的记录才是最苦最重要的,也是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好平台。长时间待在特殊教育行业,常常看不到自己教学上的缺点,经过四轮的专家指导,三次的实践导师指导,丰富了我幼儿教育的理念,引领着我如何把普幼教育融入到聋儿语训中来。对我开展的教学活动做了详细、科学的指导让我受益颇多。活动接近尾声,我对自己近一年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总结反思。

针对语训班一直以来都是简单死板的对聋儿进行词语、句式的教学,本次的“名师进课堂”活动,我选择了科目“故事教学”,希望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句式学习,让聋儿在丰富的故事语言,滑稽的故事画面,还有有趣的故事环节中发展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我一直注重语训班孩子混龄上课的特点,会把语训班九个孩子分成三个层次,确定三个学习目标,期望在课堂活动中发挥不同层次孩子的特长,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前两轮的故事学习目标我都确立在句式的学习上,但是经过课堂实践,才发现故事的教学不只是语言句式的学习,故事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不固定的句式,使用故事时不要太单一,不要只用在语言康复上来。在后两轮的教学设计上我更注重给聋儿提供开放式的说话平台,毕竟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不同,他们对于观察同一画面是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我就在他们自由发挥所思所想时,帮助聋儿矫正语音,引导说出连贯话语就好了。教学设计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一个依据,但绝对不是一个标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当时的情境,孩子的反应,孩子的变化如何来利用它,可以在实践当中不断去修改,丰富。

当了多年的老师,第一次要求写“课堂实录”,说实在的,写这个东西真是让人煎熬,由于不熟练,刚开始要一分一秒的去记录,后来慢慢熟练了,才能自如应付。写课堂实录最好的功能就是反思自己的课堂语言了,重温了自己和学生交流的语言。语训班有一部分的孩子对于日常用语的理解能力还不错,能做到有问有答,但是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问句,或者比较抽象的问句,常常是答非所问,不知所措。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妥当的就是碰到学生回答不上来,总是急急忙忙的转移话题,或者是直接说出故事中所表达。这样的做法常常对是对孩子过多的输入,他们的思路也受巩固了,以致后面的自由说话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了。另外,以前上课要不就是忘记了前面的孩子是听障的,语速过快;要不就是担心聋儿听不清楚,把一句话反复的说呀说,自己的课堂语言变得啰啰嗦嗦的,过多的语句反而影响了他们的理解,混乱了思维。每次的故事教学,总是涵盖了好多的知识点,有表情的变化,有心理的变化,语句的加长等,对于生活认知水平都不高的语训班学生,要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前的预知。有了认知基础,对于理解画面内容,说出长句等就显得容易了。所以在后两轮的活动中,我也注重了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认识新的内容,所有的问句都在大部分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去提问,那么,很多学生就能根据已知去讨论,寻求答案。

在整个“名师进课堂”活动中,每个专家都给我带来了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让我找到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教育的明显差异。毫无疑问“故事教学”是培养孩子情感、语言的重要手段,在语训中我们也设置了这个课程,无非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聋儿的语言能力。但是如何能更好地利用故事这个教育的载体呢。是为了教故事而授课吗?我想这一点,我一直以来都混乱了,总把“故事活动”变成了“语文课”,总是在规规矩矩的教词语,教发音,教句式,忽略了故事本来的教育功能。可以利用故事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故事有感染人的地方,非常容易打动人,这个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通过故事、绘本激发孩子情感呀、培养孩子智慧、感恩呀、勇敢呀太多太多,不是仅仅故事本事,故事的寓意很重要。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听和说,至于故事本身寓意和理解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故事有语言康复的功能,故事、绘本能挖掘好多的东西,本身有内容、情节、寓意。寓意很重要,用好了寓意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科学教育、情感教育。如何把这个载体延伸到孩子的实际生活中。我想这些都是以后语言活动中要注意的,要从正常儿童的角度出发,故事教学也要以正常孩子学故事的目标去指导。另外,语训班也要像正常幼儿园一样,在环境设置上能充分刺激聋儿的感官,都加入声响、影像的刺激,补偿聋儿的感官缺陷。同时我们的课堂也尝试普幼的教学给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合作。

课后反思也是促进我下一步成长的基石,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开展,每一次课总能找到自己进步或者不足的地方。每一节课都会给我留下感慨,这次课我可能从课堂语言上总完整详细的总结;那节课我会从课堂环节的设置,目标的达成做分析。反复的实践,我总能在下次课上沿用上次的优点,但又总会出现新的不足。反正每次的反思总在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些,要加入某些。但是最重要的以前的我总是关注自己的课堂开展,如何能更好流畅地完成一节课,现在我更多关注一节课的开展对于学生刺激。不能说一节课能带给学生实际的收获,但是我也学习着如何通过一节课去观察学生对我提供信息的兴趣,能够从我提供的信息中联系前后想象结果。我想这也是写反思的目的吧。

这一年的课例实践,除了对某个课例的课堂评价,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能有效的开展聋儿语训的集体课,是一如既往的听说读?还是与普通幼儿教育接轨,给予聋儿更多的时间、空间、提供足够的材料让聋儿在活动中发展语言,还有其它的能力呢?当然,对于语训班的孩子确实不能照搬普幼的课程设置,要保持我们语训的特色,集训活动上我们要满足小朋友好奇的需求,我们可以设置一种环境,设置一种模式,满足每个孩子都在做他们喜欢的事情,都在探索他想要探索的东西,然后各自按照自己的成长发展。这样的话,老师就会变得很轻松一些。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喜欢自己被强迫在做事情的,以前一直要求3岁多的孩子坐着上完30分钟的一节课,实在有些难为他们了。可以把环境改变一下,放多一点可以玩的东西,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每天回到学校都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玩的东西。老师给他一个环境,给他一些材料,给他一种信任,给他一种习惯(回来之后先要做什么,要如何做好),可能孩子们也会给我们一种惊喜,老师会变得更轻松一些。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这个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成长的不止是孩子,在“名师进课堂”活动中,我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成长,感谢一年来以来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所有辛苦换来的是丰硕收获。当然感谢在活动中指导我的各位专家领导,感谢在活动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同事,是你们的指引让我顺利的完成一年的课例研修。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带给聋儿们更多的收获!